韓春旭,北京人。致公黨成員。大學文化。《工人日報》編輯,主任編輯。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常委。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背對命運的獨白》,散文集《唯美散步》、《生命之約》、《我的精神》,對話集《明天》等。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春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致公黨成員、作家
- 代表作品:《背對命運的獨白》
寫作特點,《我的精神》散文集,《韓春旭散文集》序,作品:《明天》,內容簡介,目錄,
寫作特點
韓春旭是近年來引起讀者關注的散文女作家。她的新人文散文將哲學思考與文學敘事、追求真理與抒發情感結合在一起,表達對人本質的思考。她的散文不僅充滿女性特有的柔婉清純,率真坦誠,而且思想深邃,極富哲理,不少篇目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發表。
《我的精神》散文集
2005年4月初,新華出版社“金薔薇散文名家新作文庫”推出她的新散文集《我的精神》。該書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簽名售書活動時,場面十分熱烈。據來自出版社方面的訊息稱,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本談精神的書出人意料地銷了5000冊,即將再版。
《韓春旭散文集》序
韓春旭的散文,使我由來已久的一種感覺忽然間更加清晰:尤其今天,要經常聽聽女人的聲音,因為,這個世界被男性的思考和命令弄得很有些顛三倒四不知所歸了。
我從小到大總相信真理在女人一邊。不是認為,是相信。這信心;可能是因為母親,也可能是因為愛情。無論因為母親還是因為愛情,總歸都是因為藝術。女人的心緒、情懷、和魂牽夢縈的眺望,本身就是藝術之所在。譬如,一個孩子落生時,一個疲憊的男人回家時,這時候,藝術的來路和歸途尤其見得清楚。
我想,這不是以男人為坐標來看藝術,這是在雄心勃勃的人類忽然墜入迷茫的圖景中發現了藝術。
因而與女人相反的,倒也不是男人,我說的是男性,是勃勃雄心之中對自然和家園的淡忘。我有時想起賈寶玉,很贊成他的悲哀,即對女人也會男性化的悲哀,其實呢,那是實際功利驅逐了美麗夢想時的悲哀,是呆板的規則湮滅痴心狂想時的悲哀。
真正的女人說什麼?她說:“我是一個愛慕男人的女人。”她說:“我甘願將靈魂和肉體全部奉獻給他,讓他在極樂中迷醉。”她說:“但我又是那么恨他們,恨他們有那么多的東西讓他們活下去……他們愛你,只是希望你活在他們的生命中,但他們從不希望為你而浪費自己的生命。”我想,這不是男人女人的問題,這是愛的問題,愛不是某一時空里的狂熱事件,她說愛“應該伴隨生命的每時每刻”。
真正的女人在想什麼?她想“尋找家園”。她“夢想了那么久,本以為那永遠是一種空幻。”她說:“使我讀到自然靈魂的,你想像不到,連我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境是茫茫戈壁灘上實在不起眼的駱駝草。”“夕陽將自己的旖戀繚繞在四面瀚海的戈壁灘上……那是互相纏綿產生的一種奇妙的藍色暮靄,十分甘願而一致地將這種情色,投射在生硬的鹽鹼地和崖壁上……”我想,這不單是愛的問題,她說這是“一個永不褪色的信念”,這是不屈的生命必要皈依的美的彼岸。
母親,對兒子說什麼?她說:“你去吧,去乾燥的原野上跑,讓你稚嫩的腳體驗沙礫的灼熱;去太陽照射的岩石邊,體驗岩石反射過來的悶人的熱氣;去瘋狂的大海,體驗那莊嚴的浪峰和呼嘯。”她說:“去吧去吧!將來你會有愛情,會有痛苦,會有孤獨,你會面帶微笑地把這一切都看成是體驗。”她說:“當我兩鬢斑白時,我相信站在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英俊的小伙:身材修長,肌肉結實,眼睛裡飽含著喜悅和生活的光芒。你給予人的是一種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心底的仁慈和寬厚使你溫情脈脈,智慧和坦然使你從容而瀟灑,敏銳和幽默輝映著你,使你全身心都顯得那么高雅。”這不僅僅是母親的囑咐,這是上帝的恩賞,是人類積澱千古的對生命的感悟;不僅僅是母親對兒子的期待,是亘古至今以至永遠,人類對完美的渴盼。
那么對生死,她怎么想呢?她說:“你凝望我,我凝望你。甘美而寧靜。”我不知道她這確鑿是說生,還是說死。很可能,生死在她看來不過是殊途同歸,或者是結伴而行,在天父和地母的懷抱里,在此岸和彼岸之間,“那是一顆沖走再沖回,起伏不倦,勇往直前,以更新的威力勃起的靈魂。”
那沖盪之間,宇宙必留下優美的聲音,任什麼也不能湮滅的聲音。永遠會有女人,把戰場或市場上的男人拉回她們身邊,指給他們聽這聲音。現在,此時此地,這個女人,名叫韓春旭。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九日
作品:《明天》
內容簡介
一九九九年是世紀之交的末的年,人類面對的是要重建人的家園,人類面對的是要選擇一條真正的生命平等和生命尊嚴的人類進化的道路。將要面臨一種全新的境界,從而開拓出新的科學、新的經濟、新的政治、新的教育、新的情感……將心靈深處走向毀滅的日程改變過來,開拓出與二十世紀完全不同的新的文明。/本書採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人性的研究。
目錄
致讀者
世界為什麼要有災難
宇宙為什麼要有人
人為什麼要有愛
人為什麼要有科學
人為什麼要有精神
人為什麼要有教育
人為什麼要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