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遷都

韓國遷都

由於經濟、社會、政治一系列的發展變化,韓國希望透過遷都到中部地區,將新首都發展以輻射各方向的模式,令全國各地區均衡發展,和將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均,避免過分依賴首爾。為此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但是國內的反對聲音一直不斷。2010年6月底,韓國總理改遷都計畫遭國會否決擬向總統提辭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遷都
  • 依據法律:《地方分權特別法》
  • 原因經濟社會政治一系列發展變化
  • 意義:全國各地區均衡發展
遷都背景,遷都目的,遷都原因,地利漸失,惡象呈現,政治因素,爭議始末,世宗由來,利益之爭,黨派政治,候選地點,反對聲音,在野黨,國會否決,遷都國家,巴西,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德國,哈薩克斯坦,緬甸,

遷都背景

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建都漢城(於2005年更名為首爾),建國不久便經歷韓戰,戰時漢城一度被中國志願軍攻占。戰後韓國經濟不斷發展,首爾作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到2000年左右,首都圈(包括首爾、仁川及其他周邊衛星城鎮)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人口增長至2200萬。
韓國首爾韓國首爾

遷都目的

韓國希望通過遷都到中部地區,利用新首都的發展輻射周邊的作用,帶動中南部地區的發展,最後達到全國各地區均衡發展的目的。此外,將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離,可以減少對首爾的過分依賴。為此韓國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遷移,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和協調,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遷都原因

地利漸失

首爾位處韓國漢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的臨時軍事分界線(即三八線)只相距四十公里,朝鮮和韓國長期處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和對峙,甚至乎兩國是在作戰狀態。早在1970年代冷戰時期,首爾地理上的弱勢,促使當時大韓民國政府動議遷都。隨著近年駐韓美軍的戰略調整,從漢城周邊向南撤至中部道郡,令首爾軍事保障漸失,遷都“避戰”呼聲漸高。

惡象呈現

韓國在戰後的城市經濟發展著重於首爾,令到首都圈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的經濟力量,相對制約了其他地區的發展。同時,不均衡的城市發展令到首都出現人口密集、地價飛漲、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城市化惡象,阻礙可持續發展。

政治因素

已故總統盧武鉉(1946年9月1日至2009年5月23日)在2002年底總統大選期間將遷都作為競選口號之一,贏得中部選民的選票。而在野黨的總統候選人也因為反對遷都以致失去支持而在選舉失敗。盧武鉉當選,必須要履行承諾,亦證明遷都是得到朝野的支持。

爭議始末

“世宗”據說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賢明的一個國王,然而這個顯赫的稱號卻在韓國內部引起了長達8年的“遷都”之爭。
2010年1月11日,儘管韓國國務總理鄭雲燦在新公布的《世宗市建設規劃修正案》中,已經全面廢除了原計畫中遷移國家部委“九部二處二廳”的內容——這意味著未來的世宗市將不再是“新行政首都”,而成為一個以教育科學為中心的經濟城市,但關於新城建設的種種爭議仍然沒有停息。
韓國朝野各政黨的利益分野,以及該國南北地區發展不均衡的裂痕,在這場爭議中暴露無遺。

世宗由來

早在2002年,盧武鉉競選總統時,就打出遷都牌,即要將韓國首都從靠近南北方軍事分界三八線的首爾遷到中部地區——忠清南道。他宣稱遷都目的有二:讓首都遠離軍事分界線,首都應該在國家的中心地帶;再就是讓全國各地區經濟社會均衡發展。
當時首爾城市人口超過1200萬,加上仁川廣域市、京畿道的首都經濟圈集中了全韓國40%的人口,近一半的製造業和70%的GDP。其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與首都圈比有相當差距。因此,“遷都”的決定確實有根治首都圈過於嚴重的“人口爆炸、交通擁擠、環境污染重、房地產價格過高”等大城市病、實現地區間均衡發展的初衷。
但實際上,盧武鉉打出“遷都”牌不足為外人道的真實目的,卻是為了拉中部地區(忠清南道與忠清北道)的選票。因害怕丟失中部地區的選票,當時與盧武鉉共同參加競選的其他黨派候選人也不敢反對遷都,只得附和。
2003年,盧武鉉當上總統後,為兌現諾言開始力推落實遷都計畫。不想,這時最大的在野黨大國家黨出爾反爾堅決抵制。最後由韓國憲法法院釋憲,認為遷都計畫違法,遷都計畫隨後泡湯。
但盧武鉉政府退而求其次,將遷都計畫改為要在2012年前,在忠清南道建設一座“世宗行政城市”(以下簡稱原案)——將一部分國家部委(九部二廳二處)遷往將要建成的世宗市,還要遷入部分公營企事業單位。當時的如意算盤是,隨著國家部委、公營企事業單位遷入世宗市,很多民營企業也會隨之遷入,當地經濟發展會因之提升,據稱當時的17屆國會也通過了這個“原案”。
隨著盧武鉉時代的離去,“遷都”的折中方案注定無法擺脫,成為下一任政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利益之爭

代表大國家黨競選的李明博2008年甫一上台,就多次流露出拋棄“原案”的念頭——儘管2007年競選總統時,同樣出於選票考慮,他許諾如當選會按“原案”推動世宗市建設。
到2009年9月,李明博政府換了一個新總理鄭雲燦,而這個新總理還沒上台就頻頻發言抨擊世宗市“原案”。他認為,原案是盧武鉉遷都計畫的延續,實質仍然是遷都。而這個“遷都”方案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沒有考慮到以後朝鮮半島南北方統一後的情況,因為到那時首爾處於朝鮮半島的中心,而擬建的世宗市則不是整個半島的中心。
鄭雲燦反對“原案”的理由還很多,比如將世宗市建設成一個靠國家注入資金(輸血)的政治城市,這樣的城市經濟造血功能(韓國媒體稱自給自足能力)低,不能吸引大量的企業進入,創造的工作崗位極為有限;以及世宗市與首爾市會形成兩個中心,勢必影響國家部委、機關辦事效率。更有甚者,他提出“提高國家競爭力水平比地區均衡發展更重要”這樣的觀點來為反對“原案”辯護。
李明博全力支持鄭雲燦的主張,其實上述觀點就是李明博自己的主張。他還針對維護原案的反對黨派要自己遵守競選諾言,不能出爾反爾的指責,表示自己可以為競選時說過的話道歉,但現在修改“原案”是以國家利益至上的。
鄭雲燦就任總理後,成立了直屬總理府的政策研究諮詢機構“世宗市建設官民設計委員會”。該委員會經過九次會議後,今年1月11日,鄭雲燦總理終於公布了韓國政府的《世宗市建設規劃修正案》(以下稱新案),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廢棄遷移九部二處二廳的原案,改為可以自給自足的一個綜合教育科學與經濟的城市”。

黨派政治

不出預料,新案出爐遭到了韓國內多方勢力的激烈反對。
首先就是在野黨,當然包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當年盧武鉉代表這個黨派競選總統並提出遷都計畫,後又提出建設“世宗行政城市”的原案,民主黨現在當然要最堅定地維護原案,反對新案。還有第二大在野黨自由先進黨,忠清地區是該黨的大本營,自由先進黨自然不願意失去這個大“票倉”。
對世宗市的態度,執政黨大國家黨並非鐵板一塊。大國家黨內部存在親李派(擁戴李明博)和親朴派(擁戴朴正熙的女兒朴瑾惠)。朴瑾惠曾經擔任過大國家黨黨魁,上屆總統選舉時,黨內預選時輸給李明博,之後兩人一直貌合神離,政見也多有不合之處。韓國媒體甚至稱親朴派為韓國的準反對黨。親朴派一直認為,對世宗市應該堅持原案,理由是政治家要信守承諾。
有意思的是,在新案公布後的幾天內,忠清地區各城市民眾集會,發起了譴責“世宗市白紙化陰謀(即讓原案泡湯)”的市民運動。到處都是諸如“死守原案,不得修改”、“違背承諾,不利於地區均衡”的抗議標語。抗議過程中,有些極端的民眾還不惜削髮——這種剃自己的光頭以羞辱對方的辦法,在韓國傳統中是非常嚴厲的抗議手段。
事實上,眼下韓國各種反對新案的力量正醞釀聯合行動,將正式提出“廢除世宗市新案,彈劾鄭雲燦總理”。韓國主流報紙之一的《中央日報》近日搞了一次民意調查,在全國1012名接受電話調查的成年人中,49.9%的人贊成政府的世宗市新方案,反對者占40%。
如按地區分,來自首都圈的首爾市、京畿道仁川市的受訪者贊成新案的比例最高(贊成率58%),然而最激烈反對新案的還不是忠清地區的受訪者(贊成率38%),而是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票倉”全羅南道、全羅北道和光州市受訪者(贊成率僅2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案與新案之爭是黨派政派利益之爭。
韓國輿論對世宗市原案與新案之爭提出各種化解之道,比如要求政府放下身段,向民眾宣講新案、或者要求國民投票等。但在新案宣布前,鄭雲燦曾4次去過忠清地區,屢屢遭到民眾西紅柿和雞蛋的“歡迎”,因此在眾多方式中,尤以“國民投票”解決原案與新案之爭的呼聲最高。
目前,世宗市新案還要提交國會討論。韓國國會共298個議席。其中執政的大國家黨占169席(57%),只要有150席贊成新案就能通過。但不要忘記,大國家黨的169議員中有52位是親朴派議員,誰能保證這些議員會不會棄“新”迎“舊”呢?因此,世宗市新案能否在國會通過尚屬難料。

候選地點

韓國國會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遷移行政首都奠定了法律基礎,(雖然首爾市議會通過了一項反對遷都的決議,當中質疑《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有否違憲)。2004年6月15日,新行政首都推進委員會公布了新都的4個候選地點:
3、忠清南道燕歧郡與公州市
4、公州市與論山郡的交界地帶
候選地點均占地超過7000萬平方米,可置人口50多萬。這些選址的現狀均為郊野和農地。其中兩處候選地點都涉及公州市,是指這兩地都有公州市的管轄地帶。
新首都的選址
2004年7月5日,韓國政府公布了新行政首都候選地綜合評價結果,燕歧-公州這個方案得分最高,達88.96分。如無意外,將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燕歧-公州獲選的因素包括:
1、有豐富的水資源(美湖川/錦江匯合處)
2、交通網路較佳(靠近高速鐵路和首爾-釜山高速公路)
3、較多未開發的土地
按照政府時間表,地區規劃設計會在2006年上半年內完成。由2007年起施工,2012年起政府部門遷入新址,分階段搬遷計畫直至2030年為止。據了解,被列入遷移計畫的國家機關總數為85個,其中包括74個行政機關和11個司法機關。需要遷移的工作人員約2.36萬人。

反對聲音

在野黨

反對遷都的聲音,主要是來自在野黨大國家黨﹑及在首爾和新首都選址的反對人士。多數的反對意見是認為建新首都花費巨大(初步估計建設和搬遷政府機關的費用達45.6萬億韓元(約391.7億美元),政府需要用民間籌資34.3萬億韓元,會令國家財政負擔加重。另外,首都由首爾撤走,令原本在首爾投資的投資者卻步,破壞首爾的國際地位和形象。
亦有民眾認為遷都關係到國家長遠發展,應以全民公投表決。

國會否決

韓國總理鄭雲燦6月30日表示,他將為《世宗市修正案》遭國會否決承擔責任,並計畫在7月3日向李明博總統提出辭職。
鄭雲燦6月30號在政府中央大樓發表《對國民談話》時說,韓國不應繼續出現民意分裂的情況,希望所有矛盾和糾紛也能就此結束。鄭雲燦說,雖經過努力,但卻未能向國民充分宣傳政府的政策,未能說服反對派人士。他表示將尊重國會的決定,根據《行政中心綜合城市法》的宗旨,為把世宗市發展成優秀城市盡一切努力。
韓國媒體指出,鄭雲燦此番言論表明,韓國政府將按照原有的方案把部分行政部門遷往世宗。預計搬遷計畫將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

遷都國家

在世界上,出於政治、經濟、人口、市政建設等各種原因考慮,將國家首都從一個城市遷往另一個城市或者乾脆新建一個首都的例子並不鮮見。二戰結束以來,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實施了遷都,還有10餘個國家已提出遷都動議。下面是幾個業已實施的例子:

巴西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
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
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奈及利亞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由於地理位置偏西,與其他地區聯繫不便,加上作為全國第一大港、工業中心長期發展的結果,人口過於稠密,城市交通擁擠,環境衛生問題日益增多,缺乏擴建空間。
1979年10月,尼政府正式批准了新首都阿布賈的設計方案。阿布賈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地,為尼日州、卡杜納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匯點,位於全國的地理中心。經過多年建設,阿布賈已成為一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美麗都市。

象牙海岸

阿比讓是西非最繁華的美麗城市之一,素有“西非巴黎”之稱。由於阿比讓是一個開放城市,鄰國僑民大批湧入,導致該城面臨人口“爆炸”的危機。
1983年3月10日,象牙海岸決定將政府行政機構由阿比讓遷至亞穆蘇克羅市,阿比讓仍作為經濟首都。亞穆蘇克羅位於阿比讓以北24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是繼大巴薩姆、班熱維爾和阿比讓之後,象牙海岸歷史上的第四個首都。

德國

1991年6月20日,德國決定將聯邦議院和政府所在地從波恩遷往柏林。1999年8月25日,德國總理施洛德按計畫搬入柏林的臨時總理府辦公。
對於統一後的大多數德國人來說,柏林是“德國惟一的世界都市”,是國家和民族統一的象徵。遷都柏林將德國的政治中心向東推移了600公里,使德國成為溝通東西歐的橋樑。此外,以柏林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推動了德國東部地區的發展。

哈薩克斯坦

1997年12月10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宣布以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作為哈永久首都。1998年5月,又將阿克莫拉更名為阿斯塔納。
阿斯塔納位於哈國家版圖的中部,從上世紀50年代起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哈北部重要的公路和鐵路樞紐。哈政府認為遷都的理由有:阿拉木圖市的發展接近極限,難以滿足作為首都建築用地的需求;城市生態環境惡化、大氣污染嚴重;地處南部邊界、遠離工業發達地區;處於地震活躍地帶,首都安全受到威脅。

緬甸

從仰光到內比都
2007年11月7日,緬甸新聞部長宣布,緬甸軍政府將把首都從仰光遷到中部平蠻鎮郊外的一個叫彬馬那的地方。覺山說:“自緬甸獨立以來,仰光一直是政府所在地,但因應環境變遷,緬甸要發展成現代國家,有必要把政府遷到地理位置更中心的地方。為了照顧公務員,政府做了一切必要安排,包括住宅、醫療和社會福利。”
對於緬甸的遷都,存在各種說法。“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風水說”則認為緬甸首都搬遷是遵從天象的安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