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璽在歷史中幾次變遷。在大韓帝國建立之前,大多數時間對中國朝廷的文書都是使用中國朝廷發布的印章。大韓帝國成立後,開始自己製造國璽。在政府成立了之後變化了五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國璽
- 外文名:국새
國璽歷史,古代時期,江華條約之後,政府成立後,
國璽歷史
古代時期
在韓國使用的第一枚國璽的《增補文獻備考》中有使用예왕지인(濊王之印)的記錄。新羅的《文武王》中記載的是用銅鑄的各個地區的關印,但是關於象徵國家的國璽並沒有直接的記錄。只是在新羅王宮的一部分東宮和月池湖裡出土了很多實物圖章。從高麗時代到朝鮮時代,使用了金、遼、元、明、清國製造的國印(統稱大印)。
李氏朝鮮時期對除中國外使用的外事印章 為政以德
中國明朝時賜的國璽 朝鮮國王之印 是龜鈕金印
女真滿洲賜的璽只有滿文,明朝的璽被收回,後來又賜滿漢雙篆的印
江華條約之後
從江華條約開始朝鮮被迫全面向各列強開放,為了使用新的國際形勢和對外公文的需求朝鮮鐫鑄了幾枚國寶,名單有:大朝鮮國主上之寶、大朝鮮國寶、大朝鮮君主寶、大朝鮮國大君主寶、大君主寶、君主御璽等。這些御寶或用於簽訂條約,或用於對外國書,或用於大使全權代表任命或用於與外國領導人通訊。凡此不一而足。
這個時期的朝鮮用於對外交往的國寶之所以如此多,且更換頻繁主要是受當時的國際環境影響。作為清朝的藩屬國朝鮮不敢貿然稱帝,又要按照列強的要求籤訂各種屈辱的條約。故而自稱“主上”或“君主”“大君主”。因而鐫鑄大朝鮮國主上之寶、大朝鮮國大君主寶等。
大朝鮮國寶 大朝鮮國主之上寶
大韓帝國成立後使用的兩枚外交國璽,一枚為“大韓國璽”,用於國書、條約批准書等重大文書。另外一枚則是“皇帝御璽”用於同外國元首通訊。1910年,強制合併時被日本掠奪,1945年光復時歸還,但在韓國戰爭中遺失。2014年4月25日,歐巴馬前總統向韓方歸還了大韓國璽。同時也歸還了朝鮮王朝第27代王、大韓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純宗為了其父親,即大韓帝國第一代皇帝高宗於1907年製作的“壽康太皇帝寶”;以及朝鮮朝廷用於任命官員和頒布諭旨的“諭書之寶”和“浚明之寶”;朝鮮憲宗用於鑑賞書畫作品的“香泉審定書畫之記”;朝鮮王室使用的“友天下士”;“雙螭”、“春華”、“硯香”。皇帝御璽於2008年12月由韓方購買回國。
歐巴馬前總統歸還的物件
政府成立後
政府成立後,1949年5月5號頒布了第83號總統令。之後的國璽根據其中有關國璽的規格、形態、材質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製作。
第一代國璽為“大韓民國國璽”,被認為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璽。在1960年左右流失。(國家記錄院推測,遺失時間大概在1965 ~ 1966年間。流失原因不清)
玉篆龍鈕
1963年製作了第二代國璽,開始使用韓字篆刻。銀鑄龜紐
此後在1999年2月,又新設了長、寬、高10.1厘米的國璽。國璽的印紐扣形狀像烏龜,但由於烏龜被用作諸侯國的玉璽,因此被視為品格較低,而且印在印面上的字是韓文篆體,但卻為了將韓文設計成和漢文篆體相似,而故意歪曲和歪曲了韓字,因此受到了批評。鳳印
2005年國璽出現裂痕,於是製作了第四代國璽,並從2008年2月開始使用。第4代國璽長、寬、高9.9厘米,扶手是鳳凰形狀、字型是訓民正音體。2010年,第4代國璽製作團長閔洪圭的製作腐敗案即韓國國璽造假門(閔洪圭聲稱自己知道國璽的傳統製作方法和地點,但是實際上為他捏造,並且涉嫌侵吞1.5公斤黃金和用黃金賄賂官員。)浮出水面後,第4代國璽被禁止使用。
第5代國璽通過普通公開招募,上面部分的銀元選定了傳統金屬工藝家韓相大的作品,下方部分的人文選定了書法藝術家權昌倫的作品。第五代國璽長、寬、高分別為10.4厘米,由金、銀、銅等金合金製成,並為防止裂縫加入銥。第五代的國璽上是無窮花,採取了直接在製作為一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