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鄉

鞏固鄉

鞏固鄉,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位於貴定縣西南部,東與、舊治鎮接壤,南與雲霧鎮、龍里縣羊場鎮相連,西與龍里縣龍山鎮、灣寨鄉毗鄰,北與沿山鎮相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48公里,全鄉土地總面積79.64平方公里,現轄12個行政村77個村民組55個自然村寨。全鄉總人口1.1萬人,農業人口1.04萬人,布依、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8%。全鄉建有移動基站1個,6個村全部通程控電話。

2014年4月撤鄉並鎮,併入貴定縣沿山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鞏固鄉
  • 別名:鞏固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貴定縣
  • 電話區號:0854
鄉村說明,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景點,

鄉村說明

鞏固鄉位於貴定縣西南部,東與昌明鎮、舊治鎮接壤,南與雲霧鎮、龍里縣羊場鎮相連,西與龍里縣龍山鎮、灣寨鄉毗鄰,北與沿山鎮相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48公里,全鄉土地總面積79.64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司頭村、石板村、龍山村、光輝村、大灣村、大脈地村、森山村、臘利村、邊沿村、鞏固村、楊柳村、岩腳村)77個村民組55個自然村寨。全鄉總人口1.1萬人,農業人口1.04萬人,布依、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8%。全鄉建有移動基站1座,6個村全部通程控電話。
鞏固鄉鞏固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煤礦為主,另有少量硫鐵礦和重晶石。已探明萬噸以上的煤礦點3個,即大脈地村的長沖,司頭村的水沖,森山村的頂耳山,由於交通運輸的限制只能小規模開採,經濟效益難以發揮。全鄉現有耕地9120畝,其中田6758畝,土2362畝,人均耕地0.72畝,另有大面積可開發性荒山荒坡、河灘等。本鄉林地面積83823畝(含灌木叢、林),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70%,森林覆蓋率為34%,成林主要是松樹、杉樹,有草坡草地面積1800多公頃。
鞏固鄉鞏固鄉
擺龍河貫穿全鄉而過,常年水流不斷,有柴房沖、涼水井、肖家灣3箇中小型水庫,另有山塘水窖多處,正常情況下年降雨量為1450ml。全鄉旅遊資源豐富,擺龍河、龍山九門洞、龍山營、河背威遠營、司頭工固牌坊、頂耳山森林—竹海—溶洞—草坪及民族村寨歌舞等,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經濟發展

鄉黨委、政府圍繞縣委縣府提出的“寫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項重點工作”的經濟發展思路,鎖定“農、工、商”三個主攻方向,“農”即:以“八角玉桂強鄉,畜牧水產富民”為目標,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全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工”即: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中心,加快該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商”即:以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提升集市功能,發展商品貿易,推動我鄉小城鎮建設。極大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鞏固鄉鞏固鄉
1、圍繞農民增收目標,積極推進八角低產林改造和種桑養蠶項目。全鄉完成八角低產林改造12000畝,占全鄉八角林面積46000畝的30%;種桑面積1500畝,年產值可達300萬元。
2、圍繞以工促農目標,積極招商引資。近年來共引進企業4個,總投資1142萬元。其中耘發木業有限公司、香料廠、音洞磚廠均實現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百合水電站在建。
3、圍繞小城鎮建設,積極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0萬元的百合街道過境油路;完成4條村級砂路56公里,6條屯級路32公里;完成投資80萬元的東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設,安置20戶87人;完成沼氣池建設2474座,入戶率達75%。
鞏固鄉地圖
4、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示範屯建設。那樂村那樂屯列為全縣第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場、文化活動室、涼亭等基礎設施建設,民房改建率達85%以上,沼氣池入戶率達100%。
5、圍繞和諧社會,積極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300萬元,完善中、國小校“八室一場”建設,促進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小學生入學率達99.41%,中學生入學率達95.66%;公共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百合衛生院通過一級甲等醫院評定,積極開展農村初保、母嬰安全等項目,孕產婦入院分娩率達75%;社會治安逐年好轉,兩案發生率逐年下降,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民族文化

苗族蘆笙長鼓舞
鞏固苗族蘆笙長鼓舞,是生活在鞏固鄉的苗族(海葩苗)同胞在歡慶豐收、慶賀太平、祈福納財的民間舞蹈。表演時,苗家壯漢吹起自製的長約2米左右,重約10公斤的青銅大號,多名男青年雙手用力敲打長2米、重達100來斤的木製牛皮長鼓,幾十個小伙圍在表演場地有節奏地吹響手中的蘆笙,百餘名身著節日盛裝的苗家少女象一群群離巢的百靈鳥,歡呼著一行湧向場地中央,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前後左右用踏式的舞步跳動起來,號聲、鼓聲、笙聲、歌聲、歡呼聲響徹雲霄,場面相當壯觀。
苗族蘆笙長鼓舞在表演過程中,要用腰部和腳部的力量,在極為規範的舞步串連上,是群體力量的和諧釋放。整個表演,動作簡樸,大方有力,鼓點激越,號聲渾圓,蘆笙悠揚,舞姿奔放,被藝術界專家學者稱讚為雲霧山中的西部勁舞、中華民族舞蹈藝術中體現“狂歡”的活化石。現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鞏固鄉苗族鬥牛習俗
鬥牛是苗族民眾傳統的娛樂活動和風俗習慣,其歷史時間距今月有500餘年。苗族鬥牛一般選擇在每年的農曆9-11份(農閒)舉行,具體選擇在該月份的亥日(豬場天)進行,其它時候如有喜慶節日也會舉行鬥牛活動。鬥牛地點有專門的場所,鞏固鄉苗族鬥牛地點是鞏固新場鬥牛場。面積約25畝,是貴州省第二大古老鬥牛場。屬鞏固、沿山、昌明、雲霧、羊場等地苗族共有和管理使用。
米飯習俗
染花米飯是布衣人家過節的一種習俗,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這天,每戶布依人家都要用五顏六色的植物將糯米進行染色,做成香噴噴的花米飯,同時備足豐盛酒菜,邀請遠方客人或親戚朋友到家中做客慶祝,酒足飯飽後還要用花米飯贈送打發客人。布依人染花米飯過節的歷史據說有1000多年。
據說在宋朝時期,有位布依族首領,名叫佬官,因不滿遭受外族的欺辱,他率領族人不惜犧牲與異族鬥爭,最後因觸犯朝廷刑律被朝廷法辦入獄,在入獄期間,本族人每天送飯送物到獄中探視族領,但每次送飯都被獄管和獄頭霸分享用,族領得不到享用。為了不讓這位族領在獄中忍飢受渴,有個送飯的族人名叫阿哥,聰明伶俐,想出了個送飯的好辦法,他在四月初八這天將需要送入監獄的飯食,分別用不同樹葉及樹根熬成不同的顏料將米飯進行染色後再送入獄中給族領吃,因獄管從未見過染色的米飯,唯恐是用來毒害獄管的,即下令處決該送飯族人(阿哥),所送入的染色米飯全部送達族領享用,族領的命因而獲救,出獄後族領下令族人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這天,每家每戶都要染花米飯,以紀念這位英勇機智的送飯族人(阿哥)。從那以後,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這天也就成了布依族人自覺紀念阿哥的節日。

旅遊景點

頂耳山
頂耳山海拔1626米,屬黔南名山,位於貴定縣鞏固鄉森山村西面邊陲,距鄉政府13公里,與龍里縣龍山鎮及灣寨鄉接壤,山上為大片天然原始森林、山腳為茫茫竹海,各種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盛產野生蕨菜、竹菌、竹筍等,其中竹菌、竹筍是頂耳山的特色菜餚。每年3至5月間民眾從竹海里挖出竹筍,用柴火炕乾後與雞、狗、羊及其它野味一起燉後,清香無比,香脆可口,餘味無窮。頂耳山大多數人會編制竹椅、竹凳及其它竹木器具,特別是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造紙術,用牲畜拉磨磨漿,窯子發酵,其過程與明代農用科技書籍《天工開物》中描述的別無二樣。
山中有多處溶洞,形成了一個溶洞群,洞中有洞,環環相扣。洞中石鐘乳發育完全,像鳥、像獸、像塔,形狀各異,栩栩如生,姿態萬千。頂耳山山頂上是天然的大草原,方圓數十里,平坦遼闊,植被完好,綠草青青,牛羊成群,陣陣和風不時從草原刮過,可呈現天蒼蒼野莽莽,風吹草地現牛羊的詩意景色。可以說,頂耳山是由一幅立體自然景觀構成的,堪稱人間仙境。是廣大旅遊愛好者不可多得的休閒觀光避暑聖地。
鞏固古牌坊
坊工固古牌坊位於貴定縣鞏固鄉政府駐地西南面2公里工固寨田園小路中央,至今仍保留著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建立的一道貞節固牌坊—工固牌坊。此牌坊1982年被貴定縣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定迄今為止保存較好的唯一一道石牌坊。該牌坊依山傍水,群山連綿,綠樹常青,一條寬約十丈清澈的河水順前流過,古典與自然和諧並存,好一幅如詩如畫地,
據牌坊上文字及有關資料載,此牌坊系鞏固鄉鞏固村工固寨的羅達宗(布依族,字“豁亭”)為紀念其母貞節撫育之恩奉旨而立的一道石牌坊。羅宗達生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終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羅宗達幼年時其父逝世,其母和伯母(曾過房給其伯父家做續嗣,後伯父逝世)為撫育他,冰霜守節,羅宗達在兩位母親的撫育下,奮發讀書,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生員,顯貴州省巡撫部院進仕登仕郎彥,在民族地區頗有名氣和聲望。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羅宗達與平伐(今雲霧鎮)長司庭中壁、楊柳沖(今鞏固鄉楊柳村)楊筱齋(苗族)等奉旨在新司(今鞏固鄉政府所在地)寨後之龍山建城垣,時稱“龍山營”,並協心創辦龍山“忠義團”。現“龍山營”還保存部分城垣,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宗達為紀念其母貞節撫育之恩,於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奏章旌表貞節撫育之恩,清道光二十八(公元1847年)由貴州巡撫部院喬題;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龍灘年)皇旌恩表,清鹹豐元年十月一日(公元1851年)奉旨立此石牌坊。牌坊匾詞一面為“貞心一點”,另一面為“慶溢雙支”。此牌坊為三孔石坊,高約20米,分兩層,呈階梯形,純手工鑿石和雕刻建造而成,兩層頂部精鏨的瓦面,線條自然流暢,造型工藝精美,主體保存完好,石刻字跡清楚,是貴定縣民族地區唯一保存較好的古文物石牌坊。
九龍灘
鞏固九龍灘瀑布位於鞏固鄉新龍村錦牙山寨腳下,離鞏固鄉政府駐地6公里,瀑布高40米,寬20米,瀑布巍巍壯觀,是貴定縣未被開發利用的處女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