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斑雙鋸魚(鞍背小丑)

鞍斑雙鋸魚

鞍背小丑一般指本詞條

鞍斑雙鋸魚(Amphiprion polymnus),俗稱:黑武士、馬鞍公、鞍背小丑。是優質的觀賞魚品種。

鞍斑雙鋸魚(Amphiprion polymnus)又稱鞍背小丑,為鱸形目雀鯛科雙鋸魚屬一種熱帶海水魚類。鞍斑雙鋸魚分布於西太平洋中國海、琉球群島、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及索羅門群島等多地海域,活動於珊瑚礁區,覓食各類有機物碎屑及小型獵物,與海葵有著明顯的伴生關係,平日躲藏於海葵中。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addlebackclownfish
  • 別名:黑武士、馬鞍公、鞍背小丑
  • 中文學名:鞍斑雙鋸魚
  • 拉丁學名:Amphiprion polymn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 亞綱:真骨下綱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雀鯛科 Pomacentridae
  • :雙鋸魚屬 Amphiprion
  • :鞍斑雙鋸魚Amphiprion polymnus
  • 分布區域:分布於西太平洋區
簡介,地理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品種簡介,飼養方法,注意事項,

簡介

中文名:鞍斑雙鋸魚
學名: Amphiprion polymnus資源外文名: Saddleback clownfish
鞍斑雙鋸魚
鞍斑雙鋸魚
別名:小丑魚
原產地: 中國海南
水域環境: 海水
食性: 雜食性
底質類型:砂泥底
資源類型:野生
品種特性:其他
主要用途:觀賞魚
繁殖方式:卵生。
氣候帶:熱帶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領域性:中低
飼養難度:中低
水溫:27度
海水比重:1.020-1.025
Ph 值:pH 8.1-8.4
游泳能力:平均水平
護理:純魚缸或珊瑚、活石和海藻生態缸。最小缸容量300升水。
照明環境:中光。
性情:魚性粗暴
最小水族箱尺寸:150升
食性:雜食性 餌料以藻類和浮遊動物為主。
體長:可達13(厘米)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印尼、馬來西亞至索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我國見於南海。

形態特徵

魚體為黑褐色,背部及頭部有白斑。特別是背部的白斑,好象馬背上配了馬鞍似的。尾鰭邊緣為白色,顏色鮮明,成熟的雄魚下齶鮮紅色。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底質為沙地之潟湖及含沙地之礁區,棲息深度可達約30公尺。主要和生長在沙地的海葵行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Heteractis crispa及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一夫一妻制。雜食性,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品種簡介

鞍背小丑是一種個體很大的小丑,在我見過的本屬魚類中它是最大的。如果飼養在足夠大的水族箱中它們可以長到500px左右。這個小丑家族的巨人可以占據很大一片領地,驅逐任何冒犯者。在貿易中它們多半來自菲律賓,近幾年我國南海的觀賞魚採集者也有一定量的收穫。印尼海域產出的品種和菲律賓的有所不同,顏色是黑的,而且長不了那樣大。

飼養方法

它們喜歡地毯海葵,對其它海葵不是很感興趣,如果水族箱中沒有地毯海葵,它們可能不會將就住進其它品種。通常情況下,這種小丑魚很少在水族箱中到處亂游,它們喜歡依偎在一株海葵或一塊石頭旁邊,懶洋洋地搖頭擺尾。而且,它們幾乎從不豎立起背鰭,這讓它們看上去無精打采,很多人認為是該魚患了病,其實,它就那德行。
成年的鞍背小丑並不容易適應人工環境,建議你從小飼養。從一條幼魚飼養到能夠繁殖,大概需要2-3年的時間。在餌料營養不充分的時候需要的時間更長,甚至根本不繁殖。這種魚喜歡在夜晚打架,當我們把任意兩條鞍背小丑放在一起時,它們似乎都是相安無事,有些甚至鑽進了一個海葵里。不要以為它們是夫妻,如果水族箱很小,第二天早上你就要為其中一條收屍。

注意事項

硝酸鹽濃度和酸鹼度決定你飼養的案背小丑是否能展現出絢麗的顏色,當硝酸鹽高過50ppm時,這種魚的顏色會變淡,如果酸鹼度長時間處於8.0以下,那么它們會變的灰暗無光。當水族箱中擁有了一對鞍背小丑後,就無法再放入任何性別其它鞍背小丑。它們喜歡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不願意被更多的外人打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