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鞍山賦》
- 作品別名:又名《百城賦之鞍山賦》
- 作者:馬寶和
背景資料,作品原文,文章注釋,作者簡介,
背景資料
1954年9月為遼寧省轄市。現轄海城市、台安縣、岫巖縣和鐵東、鐵西、立山、千山四個城區。面積9252平方公里,人口349萬。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和玉石、滑石、鎂砂產地。鞍山古代多民族、多文化相互流動,解放初大批各類人才支援鞍鋼,幾年後又將大量各類人才輸送全國,堪稱開放型、包容型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正由單一工業城市向綜合性城市發展,被命名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雙擁模範城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
作品原文
偉哉吾鄉,古為燕遼豪曠之地,乃悲歌慷慨之邦;今立遼寧城市之群,踞蓄能蓄勢之方;鐵路、公路吞吐南北,遼河、渾河融匯東西,煤田、油田睦為比鄰,空港、海港近在咫尺。巍巍乎大哉,鋼都;鬱郁乎文哉,玉都;蔥蔥乎秀哉,千山;汩汩乎滑哉,湯泉;蓬蓬乎勃哉,未來。鐵堅玉潤,山智泉仁,傳承汲納,爭優創新,此乃中國之鞍山,世界之鞍山也。
嗟夫,城市聞名有先後,文化彰顯分時空。鞍山,古雖少見經傳,今然日盈內涵。地靈凝紫氣天機不露:幾十億年“原始地貌”生洪荒之玄想①,數萬餘年“孤山洞人”留進化之遺存②;紅山文化雕琢史前之岫玉③,秦漢文明冶鑄農耕之斯鐵④;鞍山驛堡遞運古時四方之書信⑤,西柳市場集散當今六合之商賈⑥。人傑聚金煙事功飛揚:漢之鴻儒管寧避亂海城接官堡興學授業⑦,唐之驍將薛禮受命遼東古道關安營校兵⑧;王爾烈瓊島讀經終成嘉慶帝師⑨,葛月潭書畫孕道實為一代文羽;張學良台安蒙正兵諫亭記述千古志士,黃顯聲岫巖幼學渣滓洞書寫百代仁人;呂正操轉戰冀中大地禦寇建偉業,閻寶航周旋國共兩黨愛國立奇功;老孟泰愛工廠勝愛自家譽滿全中國,小雷鋒從鞍鋼走入軍營影響幾代人;陳璵“夜幕濱城”擂抗日戰鼓⑩,草明《乘風破浪》奏建設凱歌。
家珍悉數,氣象如虹。點石兮成金。黑色金屬,強國之骨,自古已然,於今尤矚。鞍山因鋼而立,因鋼而興。中國不能無工業,工業不能無東北,東北不能無鞍鋼。制鋼步履,雪泥近百年滄桑國史,誕生於屈辱,新生於解放;“三大工程”,拉開新中國工業序幕(11),不愧為“長子”,無異乎脊樑。出鋼材骨脈天下,出人才策援八方,出精神滋養城市,創冶金史奇蹟,老基地啟後,光榮常駐;抓改革除舊布新,抓開放匯金融銀,抓創新弄潮駕雲,樹新鋼鐵樣板,再振興承前,風采煥然。若非昔日鋼都搖籃之孵化,何來今朝鋼鐵大國之雄強?
美石兮名玉。盤古之髓,日月精華,君子之佩,吉祥靈雅。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城而萬民德。璞石未啟,六萬噸玉體瑞呈岫山,公認天下玉體之最;青璧琢磨,二百噸玉佛祥現鞍城,享譽世界玉佛第一。玉,養德、養文、養氣;佛,蘊戒、蘊定、蘊慧。玉有佛性,佛有玉性,靈光雅氣,禪月覺雲,長空萬古,佛玉圓融。岫玉命國石,鞍山名玉都,實乃吾域吾民之大福祉矣。
千山兮競秀。仙子繡千蓮,人間落千山。山之天秀,則奇石怪木,神工鬼斧;山之人秀,則古佛金典,心耕意耘。千華如丹青長卷,十步一自然之景,百步一人文之觀,儒、釋、道三教合璧,同源、同山、同濟;山、林、寺多景聯珠,入城、入巷、入心。天成彌勒,泰坐叢蓮,釋者見有,執者見無;寺觀絲竹(12),餘繞山谷,耳聞得耳,心聞得心。春賞梨花白,秋觀柞葉紅,夏避赤日暑,冬戲冰雪寒。粗悍藏乎珍袖,陽剛涵乎陰柔,出世亦乎入世,聖修即乎王修。景多誤以為山小,臨城方顯得路近。锺靈毓秀,蒼莽蔥蘢,果然東遼第一山也。
湯泉兮施仁。上善若水,大仁如湯,沐身浴德,天地瓊漿。鞍郡湯泉棋布,先民古已資用,唐皇東征洗塵,清帝巡遊浴身。沐浴湯泉具齋戒祭祀之儀,修德養道之禮,療疴去疾之效,強體健身之功。熱泉復德,大愛無疆,溫澤萬民,沾浴四方。暖崗吐潺淼,善地施仁德,是為亞洲第一溫泉,中國康復中心之所在。
蓄勢兮待發。改革八面興風,開放四處涌潮,鞍山造勢借勢,隆起恰逢其時。以“四論”為統領,曰科學論、曰和諧論、曰文化論、曰小康論,舉綱張目;繪“四化”之宏圖,曰工業化、曰城鎮化、曰市場化、曰國際化,興市惠民。科學之發展,重全面、重協調、重持續。精品鋼材求優求特,先聲奪人;裝備製造入鏈入圈,後來爭上;輕紡服飾,有品有牌,迎頭跨越;礦品加工,亦精亦深,獨領風騷。現代服務業亮在旅遊、文化;新農村建設熱在縣域、民營。和諧之構建,重民生、重民主、重民魂。經濟和社會雙輪齊飛,城市和農村二元一色;物質承載攜精神內涵俱進,設施環境融生活品質同行。
勝己者智,勝人者強。瞻前者標兵漸遠,顧後者追兵日近;發展終無競時,同志仍須努力。與強者為伍兮,兢兢以強;向發達看齊兮,仰仰以達;追求卓越兮,孜孜以越;再鑄輝煌兮,洋洋以煌。嗚乎興哉,負重之鞍山,希望之鞍山。
文章注釋
①原始地貌:地質學稱太古代“鞍山群”,變質時代約在30億―40億年前。
②孤山洞人:位於海城市孤山鎮東南的舊石器時代人類,距今約4萬餘年。
③紅山文化雕琢史前之岫玉:鐵紅山文化玉器多以岫玉為料。
④秦漢文明冶鑄農耕之斯鐵:鞍山冶鐵始於秦漢。
⑤鞍山驛堡:建於明代,為關外重要驛站。
⑥西柳市場:改革開放後興起的海城西柳服飾市場。
⑦管寧:東漢名儒,避董卓之亂來到海城。
⑧薛禮:唐名將,太宗稱白袍將軍。
⑨王爾烈:清內閣侍讀學士,嘉慶之師。
⑩“夜幕濱城”:鞍山作家陳璵所作《夜幕下的哈爾濱》。
⑾三大工程:1954年鞍鋼七號高爐、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建成,轟動中國乃至世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拉開新中國建設序幕》。
⑿寺觀絲竹:千山佛道音樂淵源久遠,曾多次到國內外展演,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
作者簡介
馬寶和,回族,1946年生。曾任中共鞍山市委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