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族

靺鞨族簡介,遺址介紹,

靺鞨族簡介

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時期,是時,肅慎種族迤邐西進,在南者為勿吉,據夫余故地;在北者為黑水靺鞨據有北夫余故地。據夫余故地的勿吉,後同夫餘一部分融合,從而形成後來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與北大余——豆莫婁融合,從而形成後來的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是構成現代滿族的直接祖源。
從這時起,直至隋唐五代,在遼寧東部、吉林和黑龍江大部,通古斯人占了主導地位。這是這一時期東北民族的重大變化。生活在這一廣袤地域的室韋、豆莫婁、烏洛侯、肅慎勿吉諸族,不僅彼此相通,還各自結交中原,這是當時歷史發展的一個總的趨勢。同時,中原王朝對這些民族的分布情況和生活習俗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進而在這些地區先後設立了一系列行政機構,伴隨管理的加強和交往的密切,先進而豐富的以漢族為主的中原文化,給東北各族的歷史進程以重要而積極的影響。靺鞨族取代了勿吉族的地位,進而稱雄於黑龍江中下游和長白山以東以北地區的。至於勿吉族,依舊還分布在這一帶森林中,他們就是後來的那些窩集部人。
“靺鞨”之名,初見於《北齊書》。靺鞨,是貊貉同音詞,是貊族與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族名的類似情況,還有如真番族、滿番族、滿離族、黃頭室韋族、黃頭女真族、如者室韋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貊族與貉族,進入東北後逐漸結合成為新的民族。邑婁取代肅慎,勿吉取代邑婁,靺鞨取代勿吉,是一條較為清晰的演進軌跡。從總體來看,這一地區的絕大部分居民,無疑是肅慎族後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肅慎族後裔的這一結論,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書》說:“靺鞨即古之肅慎氏。”《唐書》也說:“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
在靺鞨族中,大的部落有七個:白山部,以長白山得名,分布在松花江發源處;粟末部,在長白山之北,分布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延邊;號室部,在拂涅之東,分布在綏芬河流域的黑龍江依蘭縣;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餘、榆樹縣、黑龍江雙城、五常市;安車骨部,與金代的“按出虎”為一音之轉,分布在阿什河流域;拂涅部,在伯咄之東,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寧安縣;黑水部,黑水即今黑龍江,分布在黑龍江中下游南北兩岸。他們之中,最具實力、最有影響的,是粟末部和黑水部。
總的說來,靺鞨諸部的分布區域,大致是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到了代,靺鞨最終形成兩大集團: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分別在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的管轄之下。
靺鞨族是在肅慎故地發展起來的,而靺鞨族分布區域又多肅慎居民,因而社會生產必有地域上傳承特點。靺鞨諸部落的社會經濟,與北魏時的勿吉大略相同。不過,由於靺鞨族部落眾多,分布極廣,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也不一樣。

遺址介紹

靺鞨文化遺址,廣泛分布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每一處遺址存在有諸多細微的差異,反映了靺鞨各部在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各自特徵。同時也反映了同一勿吉文化和夫余、沃沮之類不同文化的融合。
靺鞨的陶器極富特色,一般為泥質陶,也有夾砂陶,有手制,也有輪制,陶罐多敞口和侈口,短頸,斜壁深腹,平底,口沿上大多附加堆紋,在頸、肩部往往飾以篦點紋、凸弦紋和水波紋。
靺鞨人使用鐵器已很普遍,出土最多的是吉林大海猛遺址、黑龍江中游的靺鞨遺址。大量鐵制武器和生產工具的出土,反映了靺鞨工匠在金屬加工方面的高超技術,也說明靺鞨族是勤勞善戰的民族。不過,靺鞨人還沒有最終擺脫和排斥石器,在遺址中也零星出土了刮削器、石鏃、礪石。 在靺鞨人的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馬骨、豬骨。馬是靺鞨人的騎乘、運載和狩獵工具,豬是他們的重要衣食之源。這表明了靺鞨人的經濟生活,乃是畜牧、農耕和狩獵並存。這也是靺鞨文化所構成的一個基本特徵。
黑龍江下游兩岸的黑水靺鞨,仍以原始的漁獵經濟為主。有少量的農業,種植粟、麥、稞、還會用米釀酒。豬仍然是主要財富,是區分貧富的標誌。富人死後,要用上百頭豬祭祀,窮人只用幾頭豬了事。黑水靺鞨素以勁健剽悍著稱,習慣於編髮辮,頭上插有雉尾冠飾,綴野豬牙串於脖子和腰間;擅長於步戰,手持一尺二寸長的矢石礱,就是過去肅慎人的“(木苦)矢”遺制;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先挖一個地穴,穴頂支架起木頭,覆蓋上泥土,外形像一個墳丘,這就是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夏則出隨水草,冬則人處穴中。唐朝在黑水靺鞨設定勃利州、黑水軍、黑水都督府,類似於今天的民族區域自治的做法。
地處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適宜於農耕,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水平,比其他各部要發達得多。在中原王朝影響下,粟末靺鞨率先跨入階級社會,進而迅速封建化。社會內部的私有製取代了公有制,對鄰居的財富產生了強烈的貪占欲望,戰爭於是就成了他們的職業。有部分粟末靺鞨南遷,他們的酋帥做了唐朝的官員,而留居故地的大量粟末靺鞨,則成為後來後渤海國(唐渤海都督府)的主體民族。
契丹強盛,攻滅渤海,黑水靺鞨從遼,改稱五國部,成為遼朝監領下的鬆散的部落聯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