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8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以後將繼續發展種植、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67戶,共有鄉村人口1154人,其中男性586人,女性568人。其中農業人口1076人,勞動力53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69人,彝族67人,其他民族8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20人,參合率58%;享受低保2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大水井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7公里,距離大水井鄉衛生院6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2戶,占農戶總數的0.7%。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革來完小,中學生就讀於大水井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8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0人,其中小學生73人,中學生27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策、村規民約、低保、收入、支出。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4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0760萬元(人均10元),一事一議籌勞4624個(勞均8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75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質弱,產品質量不優,產業化程度低,產銷矛盾突出。 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 3、人畜爭糧矛盾日益突出,勞動者科技素質低下,不能有效地進行科學飼養。 4、由於經濟落後,嚴重製約了文化娛樂場所的建設,文化活動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加強黨支部的民主政治建設,完善制度。 3、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 4、堅持科教興農的方針,制定完善的培訓制度,使科技成為發展的動力。 到2008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61元增加到2760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50.00畝(其中:田906.00畝,地2944.00畝),人均耕地0.00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305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4712.5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424戶飲用井水, 有82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9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2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43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3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58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68.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52.40萬元,畜牧業收入6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30頭,肉牛0頭,肉羊361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43.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2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52人 ,在省內務工494人,到省外務工2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