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陽城焙面麵塑)

面花(陽城焙面麵塑)

面花(陽城焙面麵塑),山西省陽城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陽城焙面麵塑俗稱焙面娃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娘家都要給出嫁三年的女兒送焙面娃娃,後來,小孩滿月、老人祝壽也送焙面娃娃。由於獨特的焙烤方式,使得陽城焙面娃娃的造型別具一格,與蒸麵塑飽滿豐富、五顏六色的造型不同,它屬於薄面半浮雕式的工藝食品,顏色是比較單一的黃褐色,而且尺寸也相對較小,送給女兒的大約一尺多,給孩子捏著玩的也就三四寸左右。

2008年6月7日,陽城焙面麵塑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5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花(陽城焙面麵塑)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陽城縣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遺產編號:Ⅶ-53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製作過程,製作工具,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陽城焙面娃娃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文獻並無確切的記載。據傳承人璩繁星所說,焙面娃娃這種工藝在明朝就已存在,真正在民間盛行開來則到了解放前後。第一代傳承人馬貞元的女兒郭蕊生也回憶到,她姥姥是從其母親那裡學來,更早的就不得而知了。

文化特徵

陽城焙面麵塑也稱“焙面娃娃”,是流行於山西省陽城縣一帶的傳統民間食用塑作藝術。陽城麵塑樣式繁多,根據製作方法的不同而有生面、炸面、蒸面和焙面之分。焙面麵塑是陽城面花中的佼佼者,用特製的砂土套鍋烤制而成。焙面麵塑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以上好的麥面為主料,而以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和花椒子等為輔料,經捏塑後焙烤出的面花“形狀美,聞著香,吃著脆”,是陽城較具特點的麵食。陽城焙面麵塑內容豐富,傳說故事、戲曲人物乃至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都可以作為表現的對象。

製作工序

製作過程

陽城焙面麵塑的製作,首先要準備好相關的工具材料:包括杏仁水、上等小麥麵粉、糖稀搭色水、黑豆、花椒籽、大料、細針、剪刀、挨麵杖、梳子等等。因為製作焙面娃娃的一般都是家裡的女性,所以這些材料也大多取自生活中的常用物件。
這些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捏制了,具體步驟可分為四步,分別是:
面花(陽城焙面麵塑)
陽城焙面麵塑
1、和面:用杏仁水和面,杏仁水就是把杏仁核泡在水裡蛻皮,然後把它研磨,成粉末狀,然後用這個水和面,面要和的稍微硬一些,而且要很光滑,這樣方便造型。之所以用杏仁水和面是因為這樣和出來的面有光澤,而且在夏天也不容易裂開,在口感方面也比較脆一點。
2、捏制:焙面娃娃造型一般是人物為主,在捏人的時候,先取一塊大小適當的麵團,用手搓一個圓柱,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搓娃娃,然後分出頭部和身體的形狀,再捏五官,眉毛是用細針輕輕劃一道,眼睛用花椒籽或小黑豆,鼻子還是用細針戳兩個孔,然後直接用手捏出嘴巴和耳朵,腦袋的部分就完成了。身體部分是用糶麵杖將之前圓柱形的身體轡成平的薄片,再用剪刀剪出四肢和衣物的輪廓,手和腳的部分既可以另外取一點麵團捏好補上去,也可以直接在原來的麵團上捏出來,然後做衣物上面的花紋,一般是用大料直接印上去,出來就是五角形的花朵模樣,或者用其他的模具做不同的形狀,其他的衣飾和道具,比如腰帶、花籃之類的也要另取麵團捏制,然後蘸水粘上去。
3、上色:事先要熬制好糖稀搭色水,就是紅糖加少許水放鍋里熬製成粘稠的溶液,方言裡把這種溶液稱為“搭色”,然後把它均勻塗抹到捏好的娃娃上,但是臉部和手腳不需要塗,俗稱“留白”。雖然大多數的麵塑上色都是為了豐富造型,但焙面娃娃卻是為了更好的口感,從這點來講還是比較實用的。
4、烤焙:將上完色的娃娃放在加熱後的套鍋鰲上烤焙,一般會用菜葉遮住面部,避免烤黃,期間焙面娃娃不能隨意翻動,只靠上下兩口鍋來回切換加熱,一般火快的時候三兩分鐘即可成熟,火慢的話則要十幾分鐘,而且焙面娃娃的尺寸越大,時間就越久。因此對火候的把握很重要。

製作工具

陽城自古以來就是冶鐵大縣,擁有相當成熟的生鐵冶鑄技術,因此陽城的鐵制食品加工工具種類豐富,樣式獨特,製作出來的食品具有地方特色,而製作焙面娃娃的特製工具砂土套鍋就是其中的典型。
砂土套鍋分為上下兩口平底鐵鍋,中間夾了一層鏊子,鐵鍋內壁塗有一層砂土泥漿,這樣有助於均勻受熱。製作焙面娃娃的時候先將兩口鍋預熱,然後將其中一個鍋倒扣在火上,上面(也就是鍋底)放一層鏊子,將捏制好的焙面娃娃放在鏊子上,再用另一口鍋倒扣上去,每隔一小會就要調換上下兩口鍋的位置,使中間的焙面娃娃能夠均勻吸收上下兩口鍋的熱量,直至烤熟。由於這種獨特的焙烤方式,使得焙面娃娃只能做成半浮雕式的樣式,整體厚度不能超過一厘米,而且在做胸部和腹部等突起的部位時,還要在下面墊個杏仁核,這樣才能全部熟透,也更加有立體感。

題材作品

焙面娃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傳統故事造型的有《八仙過海》《三仙姑下凡》《西遊記》《白蛇傳》《劉海戲蟾》《明月和尚戲柳翠》《嫦娥奔月》等,以戲劇人物造型的有《過江殺督》《武松打虎》《時遷偷雞》《打金枝》等,其他造型的有《浮水娃娃》《胖娃娃》《蛤蟆駝兔》《人首魚》《蛇盤兔》《荷葉臥子》《金蟾》《蝴蝶》《雙石榴》等五花八門,不下百種。這些造型,大者尺余,小者三四寸,追求神似,概括性強,過七月十五,娘家給女兒送焙面娃,左鄰右舍非常關注,多去觀賞,評頭論足,好壞巧拙代表著娘家一方的聲譽。無形中促進了焙面娃娃工藝食品的繁榮發展。馬貞榮捏的《麻姑進花》《梁祝姻緣》神韻感人;梁羽鳳捏的十二肖像,動態簡括、拙中見巧;白青蕙捏的《明月和尚戲柳翠》《嫦娥奔月》剪裁裝飾簡練,形體飽滿生動,抓住典型情節,使作品栩栩如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陽城焙面麵塑作為一種民俗造物,不但擁有考究的造型,也有著重要的民俗文化意義,在社會的交往與文化的傳播方面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張地域名片,焙面娃娃也與其他周邊地區的麵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中有異,異中存同。
除此之外,關於陽城焙面麵塑起源的傳說故事也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部分,雖然傳說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它所提到的旱災卻是真實存在的,當地也確實不斷遭受旱災的困擾,陽城焙面麵塑的流傳不僅能夠讓人們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使人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傳承狀況

受現代化進程的影響,陽城地區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焙面麵塑賴以生存的傳統習俗遭到巨大衝擊,加上一些掌握傳統塑作技藝的老人相繼去世,這種特殊的民間食用塑作藝術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加強保護措施。

傳承人物

張紅霞,女,漢族,山西省陽城縣,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面花(陽城焙面麵塑)。

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焙面娃娃受到了身為民眾文化工作者球鴻琪的重視,他先是尋找並拜訪民間會做焙面娃娃的老藝人們,然後收集老藝人們的作品去參加各種比賽。與此同時,陽城縣文化館為了搶救這門手工藝,也成立了以專家為指導,以文體局局長為組長,文化館館長為副組長的焙面娃娃工藝保護領導小組,建立了以文化館人員為主體的陽城焙面娃娃普查工作隊,由館長親自帶隊,全面細緻的開展普查工作,最終才把這項傳統工藝保留下來。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陽城縣文化館獲得“面花(陽城焙面麵塑)”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面花(陽城焙面麵塑)項目保護單位陽城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94年省文化廳舉辦的“山西省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陽城縣直機關選送的30餘件作品,一舉奪魁,同獲金獎,後又選送18件作品參加中國文化部“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獲得集體銀獎。
2006年,經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組論證,“陽城焙面麵塑”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手工藝品,被公布為“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6年 9 月 9 日,由晉城市農業委員會、中共陽城縣委、陽城縣政府主辦的首屆農業嘉年華在皇城相府景區開幕,包括陽城焙面娃娃在內的十幾件非遺項目均展演。
2020年9月22日,“擷彩大地·面中乾坤——山西麵塑藝術展”在太原美術館開展。

文化軼事

陽城剪紙與麵塑老藝人王玉環(已去世)曾經講過一個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清朝光緒初年,北方連年大旱,災情十分嚴重,近臣向小皇帝奏本說:“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飢餓,甚至鬧到人吃人的地步。"不諳世事的小皇帝說:“只要朝廷有糧吃,民間人吃人怕甚。”慈禧不悅,傳旨:“讓民間捏面娃娃食用,再不可人吃人造孽。”這道旨意傳到陽城,荒災大劫已過,十室九空,倖存的百姓正逢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就焙制面娃娃做紀念,之後延續成俗。事實上,當地早已流行有七月十五蒸老娃和蒸面羊獻地官爺的習俗,焙制娃娃恰巧與蒸老娃和蒸面羊獻地官爺的習俗巧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