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肌抽搐微血管減壓術
- 適應症狀:面肌抽搐發作頻繁而嚴重
- 分類:神經外科/顱神經疾病手術
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手術步驟,ICD編碼,治療方法介紹,麻醉和體位,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適應症
面肌抽搐微血管減壓術適用於:
1.面肌抽搐發作頻繁而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者。
2.本病經其他療法效果不理想,或減壓後又復發者。
禁忌症
1.症狀輕,發作不頻繁者。
2.意向性面肌抽搐,大多為兩側性。
3.合併嚴重高血壓和心、腎疾病,以及嚴重癲癇病人。
術前準備
1.女病人備皮可限於患側枕和枕下部。
2.術前向病人交待,術中應很好配合,反覆刺激面部,觀察面肌抽搐消失為止。
手術步驟
1.頭皮切口
耳後和橫竇下各1.5cm向內做橫切口(亦可做豎切口),切開枕下部肌肉直達枕骨鱗部骨質。
2.骨窗開顱
顱骨鑽孔後,以咬骨鉗擴大骨窗,顯露橫竇和乙狀竇緣,骨窗直徑3~4cm。
3.硬腦膜切開
瓣狀切開硬腦膜,基底連於乙狀竇側。
4.判斷面神經根與鄰近血管的關係
在手術顯微鏡下,以腦壓板牽開小腦半球,達內耳孔區,剪開增厚的蛛網膜,進一步牽開絨球小結葉,顯露腦橋背外側區和橋池段面神經和聽神經根。觀察面神經根與鄰近血管的關係。據統計,壓迫近腦幹面神經根的血管最多的是來自小腦下後動脈和小腦下前動脈,占全部壓迫血管的80%以上,少見的有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其他細小動脈以及橋腦背外側引流靜脈。而腦動靜脈畸形和動脈瘤則屬罕見。血管壓迫的類型大體分為:①單一血管袢壓迫,占75%~85%;②2條或2條以上多點血管壓迫占7%~16%;③血管穿通面神經壓迫的占1%~2%。
5.解除神經受壓
沿神經根與其壓迫血管的表面剪開增厚的蛛網膜、分離神經根與壓迫血管之間的纖維條索,輕輕牽開壓迫血管。在神經根與壓迫血管之間墊入適量的Teflon棉。以神經根不再受壓和血管不成角,兩者被隔開為宜。面神經充分減壓的標誌是神經根呈游離狀漂浮在腦橋的外側小腦腦橋角池中。術中約90%病人面骨痙攣消失,但10%左右的病人面肌仍在抽動。針對此種情況採用低輸出電流處理面神經根,同時讓病人反覆睜閉眼,直到造成面肌輕癱,但能閉眼,此時面抽大多完全消失。本法可以提高手術療效。
6.關顱
嚴密縫合硬腦膜,縫合枕下部肌肉和皮膚。
ICD編碼
04.9901
治療方法介紹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針對面神經乾或其周圍分支造成損傷灶,達到減輕或制止面肌抽搐的目的,但其支配的表情肌亦同時發生麻痹。此類方法包括面神經周圍支乙醇注射和面神經周圍支選擇性切斷等。近年來又相繼開展了莖乳孔處面神經乾乙醇注射和溫控射頻治療。對本病的發病機制大多認為是面神經在鄰近腦幹的神經根部遭受異位血管的壓迫所致。Campbell和Keedy 1947年曾在2例面肌抽搐的病人中發現了異位血管壓迫面神經。Gardner 1959年採用神經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抽搐,Jannetta等1966年使用手術顯微鏡行神經血管減壓術,在47例手術中治癒率達85.1%,指出有效的減壓區是在鄰近腦幹的面神經根處。松島(Matsushima)1990年通過20例屍檢資料,進一步支持Jannetta的論點。國內左煥宗1981年報導了此項手術,段雲平等1988年報導了233例小腦腦橋角區神經血管減壓術,其中面肌抽搐50例,術中發現許多病人在局麻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當剪開面神經表面增厚的蛛網膜時,病人的面肌抽搐立即消失(三叉神經痛病人的顏面疼痛也是這樣突然消失)。故認為此類疾病的病因除異位血管對神經的壓迫外,局部蛛網膜的增厚和粘連也是促成神經根受壓的另一重要因素。Kobata等(1995)認為,中老年病人多由於動脈硬化所引起;<30歲的年輕病人,大多由於蛛網膜增厚壓迫面神經而導致。這種減壓術既能消除致病的原因,又能保留原有的神經功能。因此,套用相當廣泛。國內外文獻的報導中,此法的有效率為87.5%~94.1%,復發率為5.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