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工資上漲對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力的影響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王曉兵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農工資上漲對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力的影響研究
- 項目負責人:王曉兵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非農工資快速增長暗示在非農就業轉移的長期趨勢下,農業就業勞動力的機會成本將延續上漲趨勢。有關工資上調對工業和服務業的影響引發熱議,但是就非農工資的變化對農業技術進步、結構和生產力的影響研究卻尚為真空。本研究將更新已有的遼寧,陝西,湖北和四川農戶和村莊的大樣本隨機調研面板數據(2000和2008年)至2014年。該數據包括了勞動力就業和農業生產等內容。本研究擴展農戶理論模型,揭示非農工資上漲引致技術進步和要素替代機制;並推導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力影響的機理。基於面板數據,實證分析影響農村非農勞動力工資和供給的要素。根據生產模型,定量評估物質要素之間的替代關係,以及物質要素、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識別非農工資上漲對要素節約型技術的採用、農業生產結構和生產力的作用方向和程度。提出促進勞動力非農轉移、節約型技術推廣、最佳化生產結構以確保農業生產力增長的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本項研究的目標是定量評估工資趨勢變化,分析應對勞動力機會成本上升農戶和村莊所採取的技術選擇路線和要素替代關係;進一步研究工資上漲對農業生產結構和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機理、方向和程度,從而為促進非農就業、推廣要素節約型技術和最佳化生產結構,以確保糧食安全提供決策依據和政策建議。本項研究拓展了農業制度變遷的創新理論,即 (a)實際工資的增長誘導技術變遷以節省勞動力成本;(b)擴大經營規模以利於採用勞動力節約型技術;(c)農業生產收入與非農就業勞動力收入達到均衡。實證分析首先運用1982-2014年分省分作物的農產品成本收益數據,開展機械採用的多元要素和農業生產全要素生產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2003年以來農業工資呈指數形式增長,與之相對的是機械和農業勞動力的相對價格持續下降,這導致資本對勞動的替代關係變得更強。同期,分作物的TFP的年均增長率在0.75%-3.10%之間,較高的TFP主要由技術進步驅動。對農業生產主要要素而言,勞動力要素的產出彈性最大;Allen替代彈性大於1,表明主要農產品生產的機械對勞動力替代。其次,本研究構建了全國6省大規模農戶的勞動力和土地調研。運用差分分析法,研究表明農業工資和勞動力轉移增加則會引起農機服務的增加,並且在耕地面積相對較大的農戶中這種影響更加明顯。相反,機械投資並沒有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農業機械租賃和農機服務市場發展比較活躍。作物收入方程顯示擴大經營規模和農機服務在增加農業生產收入方面有明顯的互補性。土地流轉市場的擴大和農業機械服務兩者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效率。此外,農業專業化是農戶應對工資上升另一途徑。在非農就業增長更快的村莊,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更強。綜上所述,我們凝鍊如下政策建議:農業生產可通過擴大經營規模,但是區域間最優經營規模應有差異;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機制和經驗可以在農業生產的其他社會化環節借鑑;農業的專業化生產會使更安全農產品供應體系的效果凸顯,並有助於我國田間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