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花兒金》是2014年1月1日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韓春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花兒金
- 作者:韓春鳴
- 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7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05016009
- 類型:家居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圖書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花兒金》由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
序
前言
第一章“花兒金”歷史猜想
第一節“花兒金”家族史因何缺失
第二節第三代“花兒金”留下了什麼
第三節金玉林與清王室的因緣
第四節何時成為第四代“花兒金”
第二章“花兒金”為什麼這樣紅
第一節藝術常青的真諦
第二節執著一生
第三節絕活已絕
第四節功夫在詩外
第五節天才與天賦
第三章金玉林留下多少財富
第一節最值錢的遺產
第二節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第三節留給後人的啟示
第四章“花兒金”的絕活傳給了誰
第一節金玉林之後誰拔頭籌
第二節接班人為何姍姍來遲
第五章“花兒金”傳統手藝前程未卜
第一節“花兒金”手藝走向何處
第二節“花兒金”能否再鑄輝煌
第六章絹花手藝的奧秘
第一節北京絹花與京花稱謂的肇始
第二節絹花工藝流程簡介
第七章“花兒金”、精品賞析
第一節金玉林代表作品
第二節金鐵鈴代表作品
附錄
附錄一“花兒金”第四代傳人金玉林小傳
附錄二金玉林絹花藝術年譜
附錄三“花兒金”第五代傳人金鐵鈴小傳
附錄四金鐵鈴絹花藝術年譜
後記
作者簡介
圖書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花兒金》內容分為7章:第一章“花兒金”歷史猜想;第二章“花兒金”為什麼這樣紅;第三章金玉林留下多少財富;第四章“花兒金”的絕活傳給了誰;第五章“花兒金”傳統手藝前程未卜;第六章絹花手藝的奧秘;第七章“花兒金”、精品賞析。
後記
與金鐵鈴先生認識不算晚,大約是在20世紀90年代。那時,還沒有“非遺”和“傳承人”之說,但是已經有了民間藝術家之稱謂,有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我們的最初接觸和相識就是在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一次代表會議上。以後有了傳承人之說,聊起他的父親,我猛然記起兒時在前門大街東面的照相館見過他父親的大照片。那時的中學生大都有羨慕英雄的情結,勞動模範在孩子們心中是何等榮光啊,不禁在櫥窗前佇立片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事情發生在2011年春天的一次會議前,我恰恰與他座位相鄰,於是隨便聊上幾句。我問他忙什麼呢?他說社區要搞個展覽,請他幫忙,家門口的事兒,不便推辭。不待我問,身旁的李蒼彥插話:他們家的事情,值得大書一筆。蒼彥是《北京工藝美術志》的主筆,對這些民間藝術家的家底門兒清,於是本人多問了幾句。這時金鐵鈴掏出手機,給我看了幾張他們家祖上傳下來的老照片,一時引起我的興趣,以後,對他家的相關資料便留意起來。一段時間裡,報刊對“花兒金”絹花手藝的報導時有所見,本人與檔案業務多有接觸,無意間翻閱了1962年《前線》雜誌第15期發表的介紹金玉林技藝的文章,不禁讓筆者驚嘆,這不是中國的大師嗎!
事情往往是一旦進入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與金鐵鈴一家的交往中,逐步對這個家庭成員有了進一步了解和感觸,對歷史過程中一些模糊的史料有了剖析的欲望。於是與金鐵鈴一家進行多次深入的探討,同時也不斷引發對這些歷史事件的猜想和聯想。
國家檔案局的研究館員郭銀泉和張軍是經常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因而在筆者談及對絹花傳承人的想法後,張軍先生主動到北京市檔案局為筆者複印了有關史料,郭銀泉則與筆者一道前往東花市社區博物館參觀,並參加了對金鐵鈴一家的採訪和相關歷史資料的研究剖析。掩卷沉思,金家的傳承確實有著值得研究的話題,這就是:對於傳統手藝,應當給家族傳承一個什麼樣的環境?是任其自生自滅,還是給予精神與物質方面的支持、鼓勵和幫助?
“花兒金”手藝能夠延續至今,有它的必然性,但也有很多不能解答的問題。本書做了一些問題的推斷,但是推斷得出的答案還有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之處,或者說有一些未必正確的答案,還望在本書出版後列位讀者和方家給予指正。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向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的領導及相關同志表示感謝,向北京出版集團相關同志表示感謝,向為本書出版操心費力的各界朋友表示謝意,其中東城區民間藝術家協會李俊玲秘書長與筆者並不熟悉,可當得知筆者需要絹花製作環節照片時,亦迅速將其掌握的照片發到筆者信箱;更要感謝“花兒金”家族的鼎力相助,特別是金鐵鈴、金鐵華和三姐金佩榮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和照片。感謝的話要說的太多了,在此一併致以誠摯的深深一揖。
韓春嗚
序言
2005年,國務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發出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第一次提出“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明確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在北京市“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名錄體系逐步完善,傳承人保護逐步加強,宣傳展示不斷強化,保護手段豐富多樣,取得了顯著成績。
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中規定“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第八條中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為了達到上述要求,在市委宣傳部、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於2010年開始組織編輯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叢書的作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以及各文化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對本專業有深厚造詣的著名專家、學者。這套叢書的出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其編寫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內容真實可靠。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第一要素就是項目內容的原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諧價值、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之所以有這么高、這么多方面的價值,都源於項目內容的真實。這些項目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著形成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狀態以及思維方式、心理結構與審美觀念等。非遺項目是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基層工作者,通過走鄉串戶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材料,並對這些田野調查來的資料進行登記造冊,為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情況建立檔案。在此基礎上,各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進行代表作資格的初步審定,首先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並提供音像和相關實物佐證資料,然後經專家團科學認定,鑑別真偽,充分論證,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向各級政府推薦的名單。各級政府召開由各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對推薦名單進行審批,然後進行網上公示,無不同意見後方能列入縣、區、市以至國家級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中各本專著所記述的內容真實可靠,較完整地反映了這些項目的產生、發展、當前生存情況,因此有極高歷史認識價值。
第二,論證有理有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主要有三大標準:一是歷史認識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列入市級保護名錄的項目基本上要有百年傳承歷史,通過這些項目我們可以具體而生動地感受到歷史真實情況,是歷史文化的真實存在。二是文化藝術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性,反映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歷史,體現了北京市歷代人民獨特的創造力,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三是科學技術價值。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人們在當時所掌握的技術條件下創造出來的,直接反映著文物創造者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程度,反映著當時的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叢書通過作者有一定學術高度的論述,使讀者深刻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更多的是一種現存性,對體現本民族、群體的文化特徵具有真實的、承續的意義。
第三,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知識性與藝術性並重。叢書的作者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或某一領域中的權威、知名專家及一線工作者,他們撰寫的書第一是要讓本專業的人有收穫;第二是要讓非本專業的人看得懂,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公眾事業。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工程,越是在大發展、大變動的時代,越要堅守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為了提高廣大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這套叢書對各個非遺項目在文化上的獨特性、技能上的高超性、發展中的傳承性、傳播中的流變性、功能上的實用性、形式上的綜合性、心理上的民族性、審美上的地域性進行了學術方面的分析,也注重藝術描寫。這套叢書既保證了在理論上的高度、學術分析上的深度,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廣大讀者的愉悅性。叢書對非遺項目代表人物的傳奇人生,各位傳承人在繼承先輩遺產時所作出的努力進行了記述,增加了叢書的藝術欣賞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民性很強,專業性也很強,要達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目的,還要取決於全社會文化覺悟的提高,取決於廣大人民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廣大人民了解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愛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意識,激發我們的文化創新精神。同時,對於把中華文明推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本套圖書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201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