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園記

靜宜園記

《靜宜園記》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記述了北京香山靜宜園修建過程和景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靜宜園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文言文
  • 作者:愛新覺羅·弘曆
  • 作品出處:御製詩集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菲榛莽,剔瓦礫,即舊行宮之基,茸垣築室。佛殿琳宮,參錯相望。而峰頭嶺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園成,非創也,蓋因也。昔我皇祖於西山名勝古剎,無不曠覽。游觀興至,則吟賞托懷。草木為之含輝,岩谷因而增色。恐僕役侍從之臣或有所勞也,率建行宮數宇於佛殿側。無丹膜之飾,質明而往,信宿而歸,牧固不煩。如岫雲、皇姑、香山者皆是。而惟香山去圓明園十餘里而近。乾隆癸亥,余始往游而樂之。自是之後,或值幾暇,輒命駕焉。蓋山水之樂不能忘於懷,而左右侍御者之揮雨汗而冒風塵亦可廑也。於是乎就皇祖之行宮,式茸式營,肯堂肯構。朴儉是崇,志則先也。動靜有養,體智仁也。名曰靜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於先天也。殿日勤政,朝夕是臨,與群臣咨政要而籌民瘓,如圓明園也。有憩息之樂,省往來之勞,以恤下人也。山居望遠村平疇,耕者、耘者、磕者、獲者、斂者,歷歷在目。杏花菖葉,足以驗時令而備農經也。若夫岩巒之怪特,林薄之華滋,足天成而鮮人力。信乎造物靈奧而有待於靜者之自得耶!凡為景二十有八,各見於小記而系之詩。

譯文

乾隆1745年秋農曆7月開始擴建香山靜宜園,清除雜灌木,剔除瓦礫,在舊行宮的基礎上砌院牆、建殿宇,佛堂和宮殿高低錯落而又能相望借景,而山峰、山嶺腹地,凡是可以占據山川之秀和可觀覽奇特景觀較多的地方,修建為亭、軒、廬、廣、舫室和蝸寮。從四柱一間到數間,添置了若干個區。第二年(1746年)春農曆3月建成靜宜園,(歷時僅9個月時間),並非是新建之園,而是因借了康熙行宮、原有寺院、自然景觀而建成的。
昔日我的皇祖康熙皇帝對西山名勝古剎無不曠覽,遊玩高興之時即吟詩抒懷,草木為之含輝,岩谷因而增色。恐怕侍從有所勞頓,於是在香山寺旁建行宮數宇,無油漆彩畫裝飾。天亮時出,天晚時回,也不會煩。如同岫雲(潭柘寺)、皇姑(石景山西黃村)、香山等都是這樣,而惟有香山距圓明園只有十餘里之近。
乾隆八年(1743年),我開始去遊覽、觀賞,從此以後或有閒暇之時,就命令駕車出行。為了山水之樂和省去侍從揮雨汗、冒風塵的辛苦勞頓,於是仿照皇祖行宮的樣式修葺和營建。建築形式推崇儉樸,重要的是首先達到了目的;動和靜的修養對人都有好處,還可以體會到智與仁的道理;起園名稱為靜宜,是本著周子(周敦頤:北宋大儒學家、理學家)之意(無欲則虛靜動直,靜則明,明則通。)或與人喜山樂水的天性相符合;殿的名稱叫做勤政,朝夕必臨,與群臣探討國家大事、籌化民生疾苦,就如同圓明園一樣;有棲息的樂趣,省去往來的勞頓,還可以體恤跟隨的下人。
山居(在香山靜宜園居住)望遠處村莊和平整的田野,耕地的、除草的、收穫的、送飯的、收斂的歷歷在目。杏花開放、菖葉生長,足夠驗證節氣變化從而知曉農業生產變化。要不是岩石、山巒奇怪特別,山林秀美,乃是天然形成而不是人所創造,你相信嗎?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有待於靜者(無私慾,心虛靜,明事理,像天地那樣至公無私的人。)自己去深刻體會!
有二十八景各見於小記並有詩加以說明。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四庫全書》的編撰,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壯麗宏大的圓明園,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為一代有為之君。廟號清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清裕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