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世紀以來,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國際性製造業基地、現代化物流基地和宜居化濱江生態城市”的發展定位,把發展沿江經濟、提升園區競爭力作為開發建設的核心內容,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積極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截止至2013年,開發區規劃控制範圍168.93平方公里,實際建成面積42.9平方公里,形成了開發區總部、城南園區、城北園區、新橋園區、新港城“一區三園一城”的發展格局,構建了“船舶修造及配套、特色治金、糧油加工、木材加工、石化能源、汽車配件、生物醫藥、機電及裝備製造”等產業集群,圍繞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規劃建設遊艇產業園、木材加工產業園、糧食產業園、石化產業園、管加工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同時,加速培育集碼頭、倉儲、加工、交易“四位一體”的資源性億噸大港,打造輻射長江上游及中國西部地區的沿江物流走廊;大力扶持區內企業與國際知名企業實行戰略合作,積極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加快轉型升級,實行創新發展。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在連續多年的江蘇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中,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位列第一梯隊。至2013年底,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36.15億元,建成道路196.29里,鋪設供熱管道73.2公里,污水收集管道174.84公里;利用港口岸線29.6公里,建成萬噸級泊位50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9012萬噸;吸引進區企業1200多家,總投資達1365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51家,協定利用外資48.4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69億美元;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9.8億元(含江陰—靖江工業園),同比增長15.95%;財政收入54.3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87億元,同比增長9.82%。
2012年6月,開發區黨工委被江蘇省委組織部表彰為“創先爭優·科學發展爭一流”先進基層黨組織。此外,開發區還榮獲了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國家微特電機及控制產業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省服務業集聚區、省重點物流基地、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稱號,成為長三角地區一顆快速崛起,後來居上的璀璨明珠。
現狀
二十載風雨“創業路”交出耀眼“成績單”,開發區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尤其是“十一五”期間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了年均45%以上增長,是江蘇省少數幾個工業產值超千億的省級開發區之一。在連續七年的江蘇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中,靖江經濟開發區始終位列第一梯隊,在省級開發區排名中位列前茅。截至2013年目前,開發區吸引進區企業1200多家,總投資超千億元,英國格林、德國凱傲、芬蘭科尼、日本富士通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2011年,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95億元,同比增長28.67%;財政收入62.06億元,同比增長47.73%,成為靖江市“率先融入蘇南第一方陣、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主引擎。
區位優勢
靖江襟江近海,三面環江,南北承接蘇南蘇北兩大板塊,東西連線上海南京兩大經濟圈,面積673平方公里,人口約66萬,靖江居江蘇省中部,位於上海(距靖江1.5小時左右車程)至南京(距靖江2小時左右車程)長江“黃金水道”中心點北岸,與蘇錫常隔江相望,是江蘇南北交通要衝,也是中國東部重要交通樞紐城市。根據《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新長鐵路海安至長興段擴建複線、靖錫宜城際、滬泰寧城際三條鐵路線通達靖江,靖江未來將成為蘇中沿江的軌道交通樞紐城市。
靖江港定位區域性資源型大港,2012年11月被批准為國家一類獨立開放口岸,國務院規模以上列統港口,設計通航能力2億噸,是長江中下游最具發展潛力的港口,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是“十二五”規劃國家重大交通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已獲交通運輸部批准實施,工程全部完工後,靖江港將由“江港”轉身“海港”。
開發格局
一區
中國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園
新港產業園:新港產業園規劃面積69.87平方公里,擁有優良長江岸線21.1公里,建設木材、遊艇、糧油、鋼管加工等特色產業園,重點發展船舶修造、海工裝備及配套、特色冶金、能源石化、糧食木材深加工等大型臨江工業以及糧油食品、礦產品、煤炭、大宗建材等現代物流產業。
城南園區:城南園區規劃面積14.7平方公里,集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機電一體化、電子通訊、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輕型製造業。已形成機電汽配、工程機械、新能源、稀土發光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同時大力發展城市綜合體、展示展覽、現代金融、信息技術等服務業新型業態,建設城郊大市場,培育建材家居、五金機電、汽貿等特色品牌市場,拓展都市型商貿服務業,形成區域性商貿基地。
城北園區:城北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是國家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市鎮聯動集聚區。華信科技創業園獲評省重點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集聚發展成長型企業、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按照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定位,重點發展IT電子、標準件、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高新項目。
新橋園區:新橋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圍繞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重點發展特種合金裝備、核電設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先進裝備製造業和港口、倉儲等現代物流業,已集聚特種合金裝備生產企業450家,產值超100億元,獲評省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核電裝備園獲評省級科技產業園。
一城
新港城:新港城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為城市副中心,圍繞配套服務臨江產業,高起點打造集行政辦公、商貿物流、居住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功能齊全、生態環保、特色鮮明,充滿活力和持久競爭力的現代化臨港新城。
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起步探索階段(1992-2000年)
●編制系列規劃,為開發建設謀篇布局。
●開展體制探索,完善管理職能。
●明確產業定位,重點發展機電製造業,引入小天鵝三江電器等企業入駐。
●啟動人民南路、中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拉開開發建設框架。
●引入服務機構,商檢大廈、水利、稅務等單位相繼入駐。
第二階段:調整發展階段(2001-2003年)
●以江陰大橋通車為契機,主動接受蘇南經濟輻射。
●確立沿江開發主體戰略。
●推進兩岸聯動,組建江陰-靖江工業園區。
●實施開發重點轉移,由城郊向沿江進發。
第三階段:高速增長階段(2004-2010年)
●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一區四園”開發格局。
●推進市鎮聯動、部門聯動,合力發展園區。
●加大產業培育力度,形成了船舶修造、金屬材料、糧油加工、木材加工、石化能源等沿江五大主導產業。
●依託長江岸線資源優勢,啟動港口建設,發展港口經濟。
●規劃並啟動新港城、新橋城建設,實現單一開發向綜合開發轉變。
●完善口岸開放功能和基礎配套功能,提高項目承載能力。
●引導企業走資本經營之路,推動了東方重工、格菱動力等骨幹企業上市,培育了新時代造船、榮聯科技等一批上市後備梯隊。
●堅持以人為本,讓開發建設最大程度地惠及普通百姓。
第四階段:轉型升級階段(2011-2015年)
●堅持特色發展、集群發展,全面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著力打造特色專業園區,建設最好的新園區。
●堅持以產業興園區、以園區帶片區,建設最優的新城區。
●堅持集碼頭、倉儲、加工、交易“四位一體”的資源性億噸大港和現代化物流基地的發展定位,建設最強的新港區。
●堅持走“經濟發展、生態良好、環境優美”之路,建設最美的新社區。
發展定位
國際性製造業基地和現代化物流基地。
先進產業的集聚區、體制創新的先導區、科學發展的示範區、現代化的新城區,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社會和諧的省級十強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