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役是北宋與金朝發生在真定的一場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靖康之役
- 地點:真定
- 參戰方:北宋與金朝
- 發生時間 :北宋末年
戰役背景,結果,相關,
戰役背景
“靖康之役”在真定
北宋末年,朝廷腐敗,奸佞當道,民不聊生,金兵趁機向南進犯,入主中原。石家莊一帶,當時為真定轄地,是雙方開始時爭奪的主要戰場
真定即為現在的正定縣所在地,為當時一兵家重鎮,滹沱河是通往南方的天然屏障,趙陵所在地是真定通往井陘古關口的必經之地。井陘古關口雜愛當時是十分重要的要塞,當年韓信的“背水之戰”就在此地。金兵幾次攻打真定,進井陘要塞都是通過趙陵這裡。想當年,這裡經常是兵馬隆隆,硝煙滾滾;驛道兩邊也是白骨累累。
當時滹沱河的守將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愛國名將韓世忠,他帶兵就屯於離趙陵不遠的滹沱河南岸。當時真定守將李邈因不敵金兵的野蠻攻勢,而失守城池,最後進行巷戰,最後將士全部陣亡。韓世忠得知後,悲憤欲絕,發誓為真定將士報仇。他率領部隊先做戰略後退,至趙州(今趙縣)與那裡的守將王淵合兵,共抗金兵。戰事一直拖到入冬,韓世忠在不利戰局下果斷偷襲敵營,獲得成功,殺退進兵,奪回真定,激發了當時滹沱河兩岸軍民抗擊金兵的鬥志。
後來由於宋朝廷的腐敗,石市這一代不久又被金兵占領,後來當地人們自發抗金,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結果
“靖康之役”的結果,使滹沱河這一代成了拉鋸站的主戰場。幾年下來,這裡的村落居民逃亡的逃亡,死亡的死亡。據當時的《真定縣誌》記載,這一代人口僅剩戰爭前的十之三四。後來戰爭結束後,朝廷因這裡人口稀少,大部分良田被荒蕪,所以開始了當地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遷移——把山東、山西等當時受戰爭影響小、人口稠密的人口強行遷移到這裡(後來在明朝朱棣和朱允炆爭奪皇位,也是以這裡為主戰場,歷經四年,死人無數,遂又進行了第二次人口大遷移)。當時趙陵鋪隸屬真定管轄,據推測現在的人口中也有不少當時移民的後裔。
相關
岳飛的那首《滿江紅》和這段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現錄如下:
怒髮衝冠,憑欄處,蕭蕭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臣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