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茶花燈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靖安茶花燈
  • 主題詞:傳統舞蹈,茶花燈,靖安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8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茶花燈現主要流布于靖安縣羅灣哨前、官莊及仁首大團一帶。《茶花燈》俗稱“文燈”,包括花盆燈、蚌殼燈、船燈等內容,據現年91歲老藝人徐本錙介紹,《茶花燈》在靖安大約有六、七百年歷史,該燈表演形式融說、唱、舞為一體,道具主要有花盆、花船、蚌殼、花牌等。玩燈時一般是花盆走前,表演人員隨後,也有時群燈一起表演,伴奏上以笛子、二胡、大小鑼鼓、小鈸、鐺為主。單個品種表演一般為5-6人(除樂隊),《茶花燈》整體內容表演為20餘人(除樂隊)。

歷史淵源

靖安茶花燈俗稱文燈,是一種融說、唱、舞為一體的燈彩表演形式,曾流布于靖安山上、山下兩個片,現存於仁首鎮大團村大泮組徐氏家族。
據清道光五年《靖安縣誌》中載:“正月十二日,各廟起鰲山,鄉落游燭龍於社”,清同治九年《靖安縣誌》中載:“落燈風過,儺神出市,黃金四目,猶然周禮之遺。”靖安茶花燈源於清代。燈儺結伴,走街串戶,拜年送歡喜。
據仁首鎮大團村大泮組茶花燈隊隊長徐德強介紹,茶花燈是從南昌孺子祠流傳到靖安,徐孺子的後裔遷到靖安縣仁首鎮,將茶花燈一同帶來。據現年91歲的仁首大團村大泮組徐本錙介紹:仁首鎮茶花燈早在300百年前清代中期就盛興於民間,當時主要是資本家用於擺排場、會貴賓、娛樂。至民國時期,民間資本家為了自身利益成立了一個“少樂會”組織,專門成立了茶花燈。據現年76歲的羅灣鄉哨前村徐國樹、73歲的吳寬秀夫婦介紹:“民國初年茶花燈在石境一帶非常盛行,當時主要套用於走街串戶,拜年、敬賀、賣藝”。抗戰和解放時期中斷,文化大革命及“破四舊”時期又中斷。直至九十年,重新組建茶花燈隊伍。

基本內容

靖安茶花燈綜合多種燈彩內容。分盆燈、蚌殼燈、船燈等,每燈隊由十幾人到三十幾人組成,一般在正月演出,初一在香火廳起燈,先向祖上拜年,再向本家族拜年,之後在大屋場或村中心出演節目,全場演出月一至兩個小時。領隊者持茶花燈,遞紅貼“拜府”,祝詞喝彩,小伙子舉兩盞牌燈或兩塊花牌入場,燈上書“恭賀新禧”字樣,並立於大門口或廳堂上方,領隊者喝彩。再有四位紅裝女童各端一花盆參花,先走一字隊形,再鞠三躬拜年,由挑花擔者與花旦對唱《賣花線》、《十二月花》等。隨後,船燈、蚌殼燈上場,表演《漁翁斗蚌精》,圍繞供桌轉一圈拜年。再唱大曲亦稱馬燈戲《三娘教子》、《牧童放牛》等,由二至五人表演,男扮丑角手執小扇,頭戴草帽,身穿短褂、大口褲,腰系大圍布。女妝旦角,手拿繡帕,身穿村姑花衫,兩個一唱一和,動作誇張幽默,舞蹈靈巧敏捷。最後,全體演員亮相鞠躬謝幕。退場,牌燈先出,挑籮擔者走最後。
道具主要有花盆、花船、蚌殼、花牌等;演奏樂器有笛子、二胡、嗩吶、竹板、鑼鼓等。

基本特徵

靖安茶花燈表演身著民間艷裝,曲調均為傳統茶花燈音樂,伴奏樂器以笛子、二胡為主,嗩吶、竹板、大小鑼鼓、鐺、鈸等為輔。弦律清新質樸,唱詞通俗悅耳,表演吹樂祥和。

主要價值

靖安茶花燈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古樸,從中可以感受到古代社會的文明信息,具有認識價值和一定的文化價值。靖安茶花燈能充分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增添節目喜慶氣氛,提高陶冶村民的思想情操,。

瀕危狀況

民國初年茶茶燈在石境一帶非常盛行,當時主要套用於走街串戶,拜年、敬賀、賣藝,建國後由於“破四舊”的影響基本上就銷聲匿跡,只是在60年代末和70
年代中期,在“知青”的帶動下有過幾次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