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場組

青龍場組,岩石地層名稱。

命名,沿革,特徵,

命名

1991年《四川省區域地質志》編寫組命名。命名剖面為四背己川滎經縣青龍場;參考剖面在四川成都包江橋。

沿革

1980年四川航調隊在1∶20萬德陽幅地質圖說明書中戀糊翻,記敘了在成都包江橋所測的中更新統剖面,在該剖面中中更新統共分兩段5層,總厚度10.8m,上段分三層,厚2.8m,下段為2層,厚8m,兩段之間為整合接觸。1991年《四川省區域地質志》中,將下段地層命廈連戲欠名為青龍場組,時重故墓代為上新世。

特徵

岩性為礫石層,呈半膠結狀淚盛乃殃,含砂岩透鏡體,厚8m,不整合在白堊紀夾關組紫紅色粉砂質粘土岩之上。該組分布在成都包江橋、彭山復興和滎經青龍場以南1.5km處的尖鋒頂及其附近,皆為半成岩狀的礫石層。1985年劉耕武對滎經青龍場剖面的孢粉進行了分析鑑定試龍元,認為時代為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李曼英對尖鋒頂的該組進行了孢粉分析,認為是新第三系,但不排除有老第三去探歡紀晚期的可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