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電影

《青青電影》,月刊。20開本,第三年起改為16開本,於1934年4月15日創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青電影
  • 創刊時間:1934年4月15日
辦刊歷史
1934年4月15日創刊於上海。期間改過半月刊,1935年11月20日出至第二卷第十期後休刊;1937年3月5日以月刊復刊,後改半月刊,卷期接第二卷,以“第三年某期”的形式計算,同年7月25日出至第三年第七期後因抗戰爆發而停辦半年多,直至1938年1年1日才接著出版了第三年第八期,此後再度休刊;1939年4月4日以周刊復刊,卷期以“第四年某期”的形式計算,1940年12月1日出版第五年第四十二期,至此,第一卷出12期,第二卷出10期,“第三年”出9期,“第四年”出40期,“第五年”出42期,總計113期。1941年先後改為月刊和半月刊,卷期標註採用新方式,今見標至第一百六十餘期,此後出版情況不詳,僅知一度休刊。1944年9月1日以月刊復刊,出版3期後延期5個月方得繼續,1945年7月出至革新第七期後休刊;1947年6月1日以半月刊復刊,由於這一年是刊物創刊後的第十四年,而編者將創刊時間誤為1933年,多算了一年,因此卷期以“第十五年某期”的形式計算,期間改過周刊、十日刊和半月刊,1951年10月31日出至第十九年第二十期後停刊。1944-1945年出7期,第十五年出12期,第十六年出40期,第十七年出24期,第十八年出25期,第十九年出20期,總計128期;加上1934年至1940年出版的113期,總計241期(上海淪陷期間出版的期數則不詳)。嚴次平主編,朱金樓、楊天如、周伯勛、何佐明、孫化夷、柳行、廬珍、麗沙、余以誠、杜鰲、翁飛鵬、柳行、紫虹、梅格等陸續出任過編輯。青青電影社、青青出版社、青青畫報社、青青電影周刊社、中國圖書編譯館、青青電影出版社歷為出版責任人。張靜廬、青青出版社、青青畫報社、嚴次平、青青電影周刊社、中國圖書雜誌公司、青青電影出版社歷為發行責任人。撰稿人有嚴次平、錢台生、黑嬰、鄭君平、章泯、韓平野、馬思帆、姚蘇鳳、嚴麗沙、梅格、王瀚泉、傅樹文、毛立等。
該刊“以提倡國產影片與介紹明星生活為宗旨”(內頁題詞),其編者堅持“站在觀眾和電影界中間的立場上說話”(嚴次平《我們的話》,第二卷第八期),並宣稱:“我們要它一方面不脫趣味性,同時卻不流於低級噱頭,且使它有著健全的建設性,幫助在許多艱難中成長著的中國電影”(《今後本刊的計畫》,第四年第十二期)。從1934年創刊到1951年終刊,《青青電影》在發刊的十八年中雖因時局動盪而屢有休刊,但能堅持一路走來,成為民國時期出版時間最長的電影刊物,實屬不易。它以報導中國影壇的方方面面為主,文字型裁多樣,刊載內容豐富,包括電影新聞、理論、綜述、史料,影人小傳、訪談、軼聞、小照、影片本事、歌譜、評論、劇照等,並經常發布話劇界的訊息,陸續設有“半月影壇風雲錄”、“影城繽紛集”、“影人文墨”、“明星跟鏡頭”、“隨星日記”、“半月間影人影事”、“影星我聞錄”、“讀者信箱”、“電影新聞”、“影壇時事漫畫”等欄目。其最初為綜合刊物,除介紹電影和明星之外,還刊登了不少藝術攝影以及詩歌、小說、散文類的文藝作品,第八期“革新特大號”起周伯勛加入為文字編輯,隨即收錄了一些進步影人的文章,此後開始向專業電影期刊發展。不過這一狀況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青青電影》的辦刊方針便逐漸改變,側重於報導電影訊息和影人動態,且熱衷於發布一些明星的逸聞趣事和影圈的花絮緋聞,有的甚至頗有捕風捉影之嫌,而這一辦刊特色也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建國後,全刊面貌為之一新,致力於報導文藝界的新氣象,記錄電影人在新時代中的轉變,刊登中國共產黨關於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並發表了不少文章來介紹蘇聯影業。
《青青電影》以介紹明星生活為己任,因此刊登了大量影人的特寫、傳略和訪談:特寫如《記王人美》、《記陳燕燕》、《論李綺年》、《李麗華論》、《首席小生——梅熹》、《第三代紅小生張伐》、《一口常州國語的章志直》、《記:嚴工上先生》、《記:孫瑜》、《梨園世家的呂玉堃》、《記顧而已》;傳略如《影界元老洪警鈴的成功史》、《湯傑成功史》、《硬性小生龔稼農成功史》、《趙丹成功史》、《名門之子鄭小秋》、《李萍倩先生成功史》、《蕭英先生小傳》、《胡蝶女士成功史》、《劉繼群先生從影成功史》、《李英從影史略》、《蔡楚生一生奮鬥史》、《童月娟——她上銀幕以來的小史》、《小咪李麗華小史》、《方沛霖先生從影史略》、《王豪從影小史》等;訪談如《訪黎鏗》、《聯華新星貂斑華女士訪問記》、《劉繼群訪問記》、《小鳥兒——周璇》、《朱石麟先生訪問記》、《王熙春女士訪問記》、《陳雲裳私邸訪問記》、《訪陳雲裳》、《從北平回來的袁美雲專訪》、《沈浮先生專訪》、《在石揮家裡閒談》、《訪銀幕上的“三毛”王龍基》、《訪“正在走紅的”莎莉小姐》、《訪:上官雲珠》、《周曼華專訪》、《白楊專訪》、《周璇專訪記》、《“野貓”王人美訪問記》、《名編導孫瑜先生專訪記》、《在香港時:訪小咪李麗華》、《吳茵長夜談》、《訪周璇》等。除關注當紅藝人外,該刊對一些已經離開影壇的影人也有一定報導,發文如《王漢倫近況悲慘》、《記下野明星夏佩珍》、《記安居香港之楊耐梅》、《胡萍在渝秘史》等,記錄了這些早期影星息影后的行蹤。
刊物所發表的影人文墨堪稱洋洋大觀,執筆者包括許多知名編導和演員,時間跨越十幾載,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涉及創作體會、隨筆雜感、日記自傳、理論指導等眾多方面,演員文章如鄭君里的《誰做演員的導師》、朱秋痕的《黃昏的時候》、金焰的《一點意見》,陳波兒的《悼〈畢業歌〉作曲者》、白雲的《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蝶的《港居散記》、龔稼農的《關於演員的不利事》、徐莘園的《談演偵探片——我之飾演陳查禮經過》、黎莉莉的《我慚愧》、陳雲裳的《我在滬半年來的回憶》、李綺年的《九年來的話》、歐陽莎菲的《拍第一個鏡頭的前夜》、顧也魯的《談發音》、嚴化的《談燈光》、白光的《我為自己的愛好而生活》、高占非的《我們應該抱著怎樣態度》、孫景路的《談談我自己》、石揮的《解放一年來的上海影劇界》、王丹鳳的《不做舊社會的俘虜》、黃宗英的《我的轉變》、王龍基的《希望小朋友們給我批評》、田華的《我演喜兒》等;編導筆墨如許幸之的《我對於有聲電影的三個企望》、洪深的《編劇二十八問》、王次龍的《亂彈》、張石川的《造就電影新人材》、蔡楚生的《我們需要同情》、史東山的《給電影從業員的話》、孫敏的《自我導演以來》、陳鏗然的《從古裝片說到民間故事片》、史東山的《電影演員須知》、吳村的《從影十年》、桑弧的《雨》、吳永剛的《論電影布景》、費穆的《風格漫談》,孫瑜的《無錫雜感》和《電影導演論》,袁牧之的《演劇應有的技巧》和《哭與笑》等。
除圍繞影人的生活工作做文章,《青青電影》還刊登了一些從巨觀角度出發,或結合中國電影現狀的評論和漫談,如《電影意識》、《電影與社會》、《電影與兒童》、《滬戰前後的中國電影界》、《漫譚文藝電影》、《談明星制度》、《論電影記者》、《古裝片與古董片》、《電影與社會教育》、《漫談電影教育和兒童電影》、《電影的特質》、《電影和人生》、《新聞片的價值與歷史性》、《現實主義電影論》、《電影與文學》、《戰時新聞電影談》、《未來的中國電影業的趨向》、《電影製片業的危機》、《論今日中國影壇》、《建立中國電影風格》等。也介紹電影理論和技術,發文如《化裝的研究》、《表演的音樂性》、《演員的認識和情緒之支配》、《演員的表演之統一性》、《電影故事怎樣寫》、《畫面的構圖在銀幕上》、《劇本構成的公式》、《怎樣搭置一堂布景》、《演員的基本修養》、《電影技巧譚》、《怎樣演戲》、《論“電影佳構之製作條件”》、《電影是怎樣拍成的》、《電影的化裝》等。同時還刊登過《雲裳仙子》、《香江歌女》、《費貞娥刺虎》、《餓人行》、《我這一輩子》等片的電影劇本。間或發表一些攝影場遊記也是該刊的一個特色,其發表的《聯華攝影場參觀記》、《中國聯合影業公司攝影場巡禮》、《在光華製片廠》、《“國泰”與“大同”遊記》、《從“崑崙”游到“文華”》、《“中電”二廠記游》、《“電工”製片廠歸來記》、《“中電一廠”訪問記》、《徐匯攝影場參觀記》等文對直觀地了解早期中國電影製片業也頗有助益。刊物定期羅列的諸如滬上影院及公映影片統計、明星家庭住址表、影界年度大事記、各電影公司地址和主持人名錄等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史料價值。上海影壇之外,《青青電影》還發表了一些香港、重慶、昆明、台灣等地的通訊稿,介紹各地電影發展狀況和當地影人的動態。刊登了《電影院在重慶》、《天津的影院現狀一瞥》、《台灣電影院概況》、《華北影劇近況雜寫》、《北中國電影命運的停擺》、《香港影壇巡禮》、《東北電影製片廠創立經過》等文章。和當時流行的電影刊物模式一樣,《青青電影》在版面編排上也比較活潑生動,其講求圖文並茂,不但有郎靜山、李世芳、何佐明、張華庭、吳印鹹、陳嘉震、劉旭滄、但杜宇、丁悚、陳耀庭、王鈺槐、王仰樵、張進德、馬永華、嚴次平等人拍攝的藝術照和明星寫真貢獻,更有江棟良、董天野、劉農輝、陳天如、余忘我、蔡西冷、汪子美、陳明勛等人創作的電影漫畫作為穿插點綴。
該刊的特輯分為卷期內的與不計卷期的號外兩大類,前者如“阮玲玉之喪特輯”(第二卷第一期)、“中國電影明星照片展覽會專刊”(第四年第十七期)、“劉繼群之喪特輯”(第四年第三十四期)、“新年特大號”(第五年第一期)、“新年號”(第十六年第一期)、“解放號”(第十七年第十四期)、“1950新年號”(第十八年第一期)、“新片故事特輯”(第十八年第五期)、“介紹蘇聯電影專號”(第十八年第八期)等;後者內容更為廣泛,涉及影片特刊、專題事件和專人報導等,如《〈家〉特刊》、《〈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假鳳虛凰〉糾紛特刊》、《陳雲裳新裝特刊》、《影星家庭》、《影壇八大明星》、《勝利特輯》等。
《青青電影》出版期數多,跨越時間長,更難能可貴的是一直由嚴次平主編,因此保持了相對統一的風格,它對中國影壇長達十八年的記錄見證了二十世紀上半頁中國電影的變化和歷程,是研究早期中國電影的重要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