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書社

青衿書社

青衿書社,在一群真文藝、假二逼青年的思想理想中懷胎3年,降生於2012年。自幼齒而懷大志,以讀書始,不止於讀書。吾儕願以微末之才,集群賢於門內,化茅廬書齋,為金馬銅駝,以翰墨籌知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衿書社
  • 外文名:無
  • 曾用名:青衿讀書社
  • 創立時間:2012年10月07日
何為青衿,讀書沙龍,《青衿》雜誌,總序,創刊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相關活動,

何為青衿

青衿書社,在一群真文藝、假二逼青年的思想理想中懷胎3年,降生於2012年。自幼齒而懷大志,以讀書始,不止於讀書。吾儕願以微末之才,集群賢於門內,化茅廬書齋,為金馬銅駝,以翰墨籌知己。
我們以讀書會為形,以會讀書為骸,欲采萬卷之珠璣,改浮靡之風氣。讓世人高傲卻空洞的眼,低垂至書面,在字裡行間,浸染前人智者的謙遜與博雅。
我們舉辦沙龍,創辦雜誌,都只是搭橋鋪路,實則現行的青衿不過是未離巢的雛鳥。倘有一日羽翼豐滿,那么我們所行之事,便可化羽下清風,乘奔御風,至心向之邸——集讀書,藏書,售書,寓教,雅樂為一體的書院。
在這過程中,我們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內心支柱,力圖將丟棄盡半個世紀的古老文明,從泥沙俱下的書籍中拾掇起來,洗滌掉貼在它們身上的諸如晦澀,古板,過時等誤解的塵埃,恢復它絢爛奪目的本質。
我們不僅要讓人喜歡讀書,更要教人如何慧眼識書。因而,青衿舉辦“密閉讀書會”的全部推薦書目,均由青衿家長自己閱後推薦,絕不故意貶低,或跟風阿諛。以期讓愛書之人不悔這兩小時的與世隔絕。如若你發現,你心尖所念的文字被我們疏漏,那么,我們亦會在認真拜讀後為您奉上,亦會為更多的人,燃這一炷心香。

讀書沙龍

第一期 秋色老梧桐
第二期 張愛玲的世俗愛情
第三期 鬼魅
第四期 如何看待網路文學
第五期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第六期 《論語與算盤》
第七期 詩經里的植物
第八期 霹靂布袋戲中的人物詩號分析
第九期 密閉讀書會
第十期 九州·縹緲錄·天下名將
第十一期 汪曾祺的美食文學
第十二期 霹靂與金光智者的智慧博弈
第十三期 紅樓一夢

《青衿》雜誌

總序

致青衿家人:
答應作這篇序,可謂臨陣磨槍,按理應當埋首勤耕,不理朝夕。只是說來慚愧,竟拖拖拉拉了近一月之久,究其原因,並非無話可說,而是面對青衿首刊,有千言萬語,梗在喉頭,卻又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有些念頭,在腦間翻湧數次,反反覆覆,重重疊疊,終於顯出些輪廓來,落了筆,卻又糾結成一灘亂墨,赧於示人。於是乎稿子寫了廢,廢了寫,終不得成章。我驚自己從未寫過這樣提心弔膽、戰戰兢兢的文,朋友見之,笑我這是當媽的心態,想來,又何嘗不是呢?
一篇序作,若無關痛癢,我大可效仿先賢前人,不吝惜溢美之辭,就算將這本《青衿》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又何妨;若僅為他人作序,我亦可悲其立社之苦辛,贊其意志之高尚,最後賺讀者抹一把辛酸同情淚便是;若是為自己為文,又何妨嬉笑怒罵一筆帶過,讓一切悲喜湮於筆墨。
可奈何青衿不是其中任何一種。於我而言,青衿產生於我的思想,那是比骨血更深之處,我怎有臉大放厥詞地讚美,正如一位母親怎好意思大言不慚地誇讚自己的孩子;更非為他人作序,青衿之人,皆是我手足知己,立社的辛酸苦楚,亦親身所歷,也曾為此夜深不寐,可訴苦的話到嘴邊,卻深悟了那句:“而今識遍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更不是僅為自己嬉文,倘若輕浮為文,我要怎么對得起青衿一行元老的日夜奔忙?
思來想去,終是千般不得好,與人談及,他們提醒我說,為何不就只寫一寫“何為青衿”?細想也對,自己的東西,自己清楚,卻無資格評說,別人不了解,卻有立場評價,那何不直截了當的告訴別人,青衿就是個這么個玩意兒!我只描摹其狀,述其性,至於這方方圓圓,剛剛柔柔的怪東西好壞與否,且由他人說去吧。作一無字之序,供萬人作序,比得滿紙虛言亂語,顯然好上太多。那么連篇累牘的說了這么多,下面,且讓我這當娘的,細說下這孩子的姿容吧。
其實諸位所見,並非青衿原貌,但正如“女大十八變”不知怎地,就磨礪成了這般模樣。她原先是一個少年意氣下烏托邦式的附屬品,是以期長成桃花源而埋下的種子。
在多年前,一群少年同窗秉燭夜話時,曾夢想有朝一日,能在某座都市的高屋建瓴中,落下一座屬於自己的青磚白瓦。這座院落四壁藏書,不必秦磚漢瓦,但需得嫻靜雅致。幸而這群少年中,不乏侍墨弄琴之人,倘若得閒,便邀二三知己,閒坐庭中,烹茶品茗,制些私家小點,供好書之人共用。更想行育人之教,對於好書孩童,大開方便之門,不取分毫,為他們供書本取閱,只願他待書如己,更有原則,不販應試功利之書,只以好書相款。甚至我們連書院分工及名字都已擬定。
奈何幾人夢想,在偌大的世俗中,輕若鴻毛。因而才想起,既然為書生,那何不以書社起家,為書院廣集諸友,亦因為書生,才取詩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意,望而後社中之人,時刻勿忘書生身份,待書如戀人,繾綣相戀,更勿忘張載“四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面擬定標語,最終選擇:“萬千墨跡,盡在青衿。”也正是暗含廣納天下緯編之意,而不同於一般書社,只做讀書交流之用。
初招新時,我們堪稱謹小慎微,只恐一個不意,書社就淪為高校龐雜機構中一個最為普遍不起眼的枝椏,一年半載後,黯然摧零。畢竟,不是所有地方的山水,都可以潤養出我們所夢想的落英繽紛的。畢竟,有時這個世界太過狹隘,連一座房子都需要蝸居的年代裡,又有誰願意騰出巨大的空間來涵養那一片吃不飽穿不暖,只供一群痴人,說夢般栽下的桃花源?所以在起初的那段日子裡,看到青衿元老為第一場籌備夙夜奔忙,瓊海相隔的我,卻愛莫能助。因而,在此處也誠摯地感謝第一個接納青衿的茶舍主人,謝謝他對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的慷慨與包容,在您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暌違了太久的“俠”氣。
話至此處,諸位讀者想必已了解“青衿”為何物了,那么我只想說,她就是這么個妖孽,無端端的讓我們心嚮往之,情之所鐘。因為心往情鐘,我們在尋找青衿家人,總是巴不得找將天下鐘靈毓秀,才華橫溢之人通通網羅進我門。可那時我們還太稚嫩,總以為有一技之長才是才華,於是將很多人拒之門外,在此處說聲抱歉。殊不知,才華二字並非等同與技藝,而是在說一人的氣度,靈秀更非表面文章,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華。有智慧、風骨方為才,有氣韻,靈動是為華,一技之長,與之相比,不過皮毛骨肉,浮雲過眼。有韻有靈之人,就算今朝委身塵埃,又何妨他日凌雲碧霄?
創辦這個雜誌就是想尋到更多這樣的人。在這個富武窮文的時代里,妙筆足以生花,卻攢不出金銀。我常與青衿元老戲言,如是嚮往他日名利加身,珠光寶氣行走在世間,還是趁早走人的好,不然我們豈不是坑了人家?若是願意一條道走到黑,那么儘可能地胼手胝足吧,沒有金碧輝煌,唯燭光一剪,與君共話。
青衿的人,我想除了有一條道走到黑的蠢勁和狠勁,更應有“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的決心。這個社會或有諸多的不好,也只有上食埃土,接了地氣,才能明了泥土苦澀皸裂在何處,而不是紙上談兵,閉門造車。下飲黃泉的意思是,發現了不好,就要去改變它,這個國家社會即使有千般不好不如意,只一點,她生養了你,便足以讓你心甘情願地回答一句
“死國可乎?”
曰:“可矣。”

創刊號

《青衿》創刊號封面《青衿》創刊號封面
目錄:
卷首語
總序
【浮生六記 】
眇一目
那疏朗的林下之風
生命一隅
香事二三
圖騰自窺
十傘壙志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
多少樓台煙雨中
城市派對
徒然
那片抹不去的湛藍
【小說 】
且醉
憶春山
父親
【自由談】
南恐有寒,願青衿周暖
【南窗素書】
《無影燈》
【拾得一袖香】
致青春
春よ,來い
思無邪
詠嵇康
詠霍去病
開學雜感
早起偈
夜行
世間兩頭
藏頭詠史
歸隱

第二期

目錄:
讀書的三種境界
重陽偶懷
雨後
東坡頌
美國夢給我們的啟示
臨安初雨
捫心琴曲
忘之不忘
潑茶香
鑰匙說
菊與蝶
迷失
流轉的時光
夢到她
如果我說
後會無期
他的故事,你在其中

第三期

《青衿》雜誌第三期封面《青衿》雜誌第三期封面

《典論》有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今青衿之刊物,封面設計必是“過於樸素”,裝訂也“不堪入目”,唯有所刊文章,定要千挑萬選,精雕細琢。青衿人無意出版雜誌,亦不求其傳世,惟願“萬千墨跡,盡在《青衿》”耳。
※欄目投稿
1、浮生六記
清沈三白曾著《浮生六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
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記;喜怒哀樂閒愁悶,悲歡離合嗔痴恨,亦可記。蜉蝣人生,風花雪月紅塵瑣事均可投至此。
2、自由談
申報》副刊《自由談》,“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
此欄乃雜文、短評之陣地,內容取社會熱點,少談風月,多發牢騷。
3、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朦朧不可得,實為虛幻。
世人知古詩有韻味,有風骨,抒情言志。每期雜誌拋古詩一首,以之作文,通篇不提原詩,而文與詩意境相合。可寫景,可敘事。
4、思無邪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本性情,有邪有正。現代詩歌,古體詩詞均可,但須“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自創古體詩詞要求:1.近體格調:按格律寫成的詩,按詞譜填寫的詞。詩原則上用《平水韻》,用新韻的請題目上用括弧標註清楚。詞用《詞林正韻》或《中華新韻》。2.古風辭賦:近體詩、詞以外的其他古體詩、賦等,須在標題前用方括弧標明體裁。)
5、小說
短篇、中篇皆可,長篇亦能連載。題材風格不限,擇優刊之。

第四期

收錄:
1.《最是書香能致遠》郭梅
青衿第四期青衿第四期
2.《謀殺阿伏伽德羅》《我願在你耳邊片刻地停留》蒜子
3.《美人瓷》彭藝林
4.《畢業序章》《旅讀陳先生柳氏別傳小感》了兮
5.無題 往生別業
6.《秋天到聲音》黃山老岸
7.《字謎詩》屋上春鳩
8.《做飯》七月
9.《月之華》上官嵐楓
—— STAFF ——
作者:郭梅/蒜子/彭藝林/了兮/往生別業/黃山老岸/屋上春鳩/七月/上官嵐楓
教主:了兮
主編:七月
社長:阿京
美編:蘇錦 藍煒 阿京
文編:紀年 草木 芥子 藍煒 蘇子魚 蒜子
排版:蘇錦
封面:了兮
插畫:凸浮

相關活動

三行情書大賽
宣傳海報宣傳海報
豆蔻年華,她倚門回首,縱千言萬語,只羞卻青梅來嗅。
物是人非,她倦來梳妝,或萬語千言,但罷哀詞淚先留。
若不是分別,道得年年斷腸,
又怎會執手相看,卻只能無語凝噎。
最誠摯的感情,如星子般零落在千年失語的詩中。
情至紅豆刻骨,愛向地老天荒。
不過三個字:
有你,有我,
足矣。
青衿三行情書大賽,撿起那些隻言片語中的真情。
三行墓志銘徵稿比賽
宣傳海報宣傳海報
1、你在安睡
任歲月青苔覆蓋
傾盆思念纏繞
2、他的詩,人們都會背
他種的桃花還在風裡吹
如今他,聽雨聽風,一個人睡
——為某位隱士
3、且行上善崇德為濟天下,溯源流年不負此身傲嬌。
性本安忍達觀何曾執念,志固淡泊隱逸莫不圓滿。
吾生守得清歡而至靜篤,畢世身系凡塵則達明心。
“以夢為馬”話劇大賽
海子在詩里寫: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選擇永恆的事業/我的事業/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什麼是你的夢?
你執起一卷書。
一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你想像自己在水一方,著輕衫的背影飄渺;看到張愛玲筆下舊式大家庭里壓抑、煎熬的曹七巧,你覺得自己也套了旗袍,冷笑著走向瘋狂和毀滅;你感嘆一座城池裡的青春殘酷,覺得那些掙扎和悲傷正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是,若只是文字的描述,再光鮮亮麗的面孔終歸於黑白,再悽美動人的故事僅會停留在紙上,即使宏偉巨製也止於想像。
而當你真正穿上那些衣裳化了那些妝,在舞台上,燈光明滅間眉目流轉,一句台詞,一個轉身,都經過台下千千萬萬遍修改和排練。這時你才終於明了,書里所寫的是個怎樣的人物,怎樣的故事。
一個夢能支撐一群人走得很遠,一個迷戀文字的編劇,一個醉心藝術的導演,帶著幾個懷揣熱情的演員,以夢為馬,演繹書里的故事。
宣傳海報宣傳海報
《讀書社辦話劇的說明》
文/了兮
青衿欲辦“以夢為馬”話劇大賽,但聽聞有人不解緣何一個文學社團要插足話劇,難道不應以讀書交流為主,這難道不是不務正業?為答此問,特為拙文一篇以對。
青衿雖主辦此次話劇,但最主要負責部分,乃為劇本一目。那何為劇本呢?簡而言之,就是戲劇表演所對照的文字文本,換而言之,劇本應稱為戲劇文學。
而按現代文學對文學作品的分類,可分為“散文、小說、詩歌、戲劇”四類。從古代文體來分,則分為“詩詞、賦、曲、小說”幾類。劇本在現代屬於戲劇文學,若追根溯源,則近元曲小說。且看湯顯祖《牡丹亭》,王實甫《西廂記》,清人孔尚任《桃花扇》都屬戲劇一類。非但沒有偏離文學軌跡,反而是文墨瀚海中的珠璣。若從劇本起源來看,劇本應與小說同源,起源於唐傳奇,即“市人小說”。至宋,瓦肆盛行,則演化成說書人手中所說的話本。至元,則自成文學一體——元曲。而恰元曲本也屬於劇本一種,形式上以說唱為主,又近於漢代樂府,亦是說唱。雖不成完整故事,但其中一情一思已具有小說之感。
再收回眼光,縱向看,近代作家中,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館》,曹禺的《雷雨》、《九章》皆為劇本,但又有誰說它們不是文學作品呢?
若橫向比較西方,光莎士比亞一例已筆力千鈞,四大悲劇更是西方文學史中瑰麗的一頁,又有誰會否定莎翁在文學上的地位呢?
由此觀之,文學與劇本,本屬包含關係,因而青衿以文學社身份參與劇本製作,無可厚非。
如果說青衿有沒有資格做話劇,做話劇又是不是不務正業的問題是“憑什麼”的問題,那么,第二個要回答的就是青衿“為什麼”要做話劇。青衿雖初成,但絕不是毫無頭腦的嬰孩,所以既為此事,便知此事累人累己,但必有它值得之處。
首先,文字構成的文學作品是一種平面的文字藝術形式,縱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有細緻入微的描寫,終也是抽象的,只存於讀者腦海的,而每一個讀者又會依據自己的現實經歷,閱讀體驗,對人物進行二次的藝術加工。從而形成既是人物原型,又有新型增加的更豐腴的形象。
與文字相比,話劇則是一種更加立體的藝術形式,人物形象從抽象通過表演變成具象。所以青衿就是想將平面的藝術形式拉伸到一個立體,使它從腦子裡跳脫進現實。又因劇組演員亦是文學作品的讀者,他們會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作為潛意識的二次加工。同時在一個劇組,與他人思維的交流,也使已知形象一次次完善,最終無限接近原著。
表演的人也因此更加明白文學作品中的蘊藉,而演員又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肢體表演傳達給觀眾,使觀眾對文學原著有更真實的體驗。魯迅先生曾這樣定義文學,“文以感人情,學以啟人思”。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兩者放大到一個平台去。
“曾記驚鴻照影來”文人模仿攝影展
醉我,一頁書香幽來。憶他,一抹驚鴻翩然。
青衿書社
執筆,一段文墨暈染,凝思,一語世事情遷。
若有幸,你會否朝那些或曾作驚世之語,或曾刻世事入骨,執筆笑興亡的文壇大師頂禮膜拜?若有幸,你會否會願一瞥文壇上曾艷驚九洲的驚鴻照影?可嘆,生不逢時,此世大師已逐漸零落,唯有背影藏於字裡行間,帶著靈魂之美,供我們追憶。
流年匆忙,青衿不知不覺中已走過二載。在喜悅之餘,特舉辦“曾記驚鴻照影來——文人模仿攝影展暨創社兩周年紀念活動”。希望以真人模仿(扮演)的形式,通過還原詩詞意境或重塑經典場景等,詮釋不同人心中不同的文學作品,以此向驚鴻照影致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