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薯3號

青薯3號

青薯3號是青海省農科院作物所於1992年以前,以深眼窩為母本,以高原3號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1993年經實生苗單株選擇,後經無性系多帶比較選育而成,原代號為827(93-8-27)。2001年12月14日經青海省第六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定名為青薯3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薯3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品種簡介,營養元素,產量表現,栽培技術,

品種簡介

幼苗直立,淺綠色;株型直立高大,株高106.00±8.43厘米;莖淺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淺綠葉緣平展,複葉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鐮刀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紫色;萼片綠色,尖銳形;花冠紫色,直徑3.40±0.20厘米;花瓣尖,深紫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二分裂,呈綠色;雄蕊5枚呈圓株形,黃色,無天然漿果;薯塊圓形,薯肉黃色,緻密度緊;芽眼中等,芽眼數6-8個;結薯集中,休眠期35±4天。單株產量0.80±0.26公斤,單株結薯數5±1個,單塊薯重0.19±0.01公斤;薯塊中澱粉含量19.5%,粗蛋白含量1.63%,Vc20.90mg/100g,還原糖含量0.63%,蒸食品味好。屬晚熟品種,生育期118±6天,全生育期162±8天;耐旱、耐寒性強,耐鹽鹼性中等,薯塊耐貯藏;抗晚疫病、環腐病,輕感黑脛病、花葉病毒。

營養元素

塊莖品質:乾物質含量22.7%、粗澱粉含量15.0%,還原糖含量0.63%,粗蛋白含量2.19%,維生素C含量13.0毫克/100克鮮薯,蒸食品質優。

產量表現

1999~2000年參加國家馬鈴薯品種中晚熟西北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18公斤,比對照互薯202增產34.91%。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80公斤,比對照隴薯3號增產11.2%。

栽培技術

1.適應地區。適於海拔2200-2800米旱地、水地和各類地區種植。
2.耕作要求。該品種屬晚熟品種,結薯較晚,結薯層深,前茬作物收穫後,對土壤進行秋深翻,翻勻,翻鬆,在翻地前施農家肥,有灌溉條件的應進行冬灌,並耙耱保墒,為進行冬灌的地塊可在播前7-10d進行春灌,播前進行施肥,滅草,滅蟲等工作,然後進行深翻,耙磨平後播種。
3.施肥水平。每公頃施有機肥2-4方/畝,N10kg/畝,P2O55.2kg/畝,k2o10kg/畝,機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90%,現蕾至開花前追施N4.6kg/畝.
4.播種方法。播前選擇無病,無蟲的幼狀薯整薯播種,要隨時進行切刀消毒。適宜的播種期為4月中、下旬。播種量為150-200kg/畝,一般行距為70cm,株距為25-30cm水地密度為3000株/畝,旱地密度為4000株/畝。熱量高的川水地區實行平種及寬行大壟和等行距種植,也可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80.00厘米—100.00厘米,窄行25.00厘米—30.00厘米,熱量低的腦山地區可起壟等行距種植。
5.田間管理。苗齊後除草鬆土,鬆土層達5.00厘米以上,防止傷根傷苗,開花前及時灌水、施肥、培土。施肥和澆水同時進行,第一次澆水在現蕾後至開花前進行,待地皮微乾時及時培土,在開花前後噴施磷酸二氫鉀2次-3次。
6.防治病、蟲、草害。選擇三年以上未種馬鈴薯,土地平整,肥沃、耕層深厚,通氣性好的地塊。在生育期發現病株,隨時撥除,以防病害蔓延。播前用藥劑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
7.收穫與貯藏。於9月下旬田間植株莖葉枯黃90%以上時收穫,防止機械損傷,薯塊莖在通風透光陰涼處放置1天-2天后入窖,堆高不超過1米,窖溫穩定在1℃-4℃為宜,於11月中、下旬翻窖一次,去掉病薯和泥土,注意防凍、防熱、防濕,使薯塊始終保持在休眠狀態。
8.適宜在青海東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北方一季作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