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褐彩罐是唐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瓷褐彩罐
- 館藏地點:湖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618-907)
- 類別:陶瓷器
青瓷褐彩罐是唐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青瓷褐彩罐是唐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高18.5,口徑12.1,底徑15.2cm1出土環境1958年鄂城(今鄂州)西山何田鋪村69號墓出土1...
東晉青瓷六系褐彩罐 此展品為東晉文物。盛儲器。直口、平唇、溜肩、腹微鼓,斜收至底,底弧凹。現收藏於紹興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東晉文物。盛儲器。直口、平唇、溜肩、腹微鼓,斜收至底,底弧凹。肩上部塑單系、雙系各一對,口沿及肩部飾不規則褐色點彩,外壁施青綠釉。現收藏於紹興博物館。
唐青瓷褐彩四系罐 唐青瓷褐彩四系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青瓷褐彩四系瓜楞罐,隋唐時期文物。高21cm, 口徑8.5cm ,底徑9.5cm。整體造型古樸豐滿,老舊氣息濃厚,是一件開門的唐代青釉褐彩作品。此罐唇口直頸,頸肩交接處等分四系,瓜楞腹飽滿,平底圈足,腹部見有褐彩大塊斑,釉水較潤澤,青中泛黃,整體造型古樸豐滿,老舊氣息濃厚,是一件開門的唐代青釉褐彩作品...
甌窯青釉褐彩雙系罐為溫州市郊錦山出土文物,先收藏於溫州博物館。簡介 年代:唐代;尺寸:高11.6、口徑7.9、底徑7.8厘米;質地:瓷;來源:1986年5月17日溫州市郊錦山出土;內容 直口微外侈,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成筒形腹,平底,肩部豎置對稱柿蒂形系。口沿至腹部對稱繪飾兩大塊褐彩斑。胎呈灰白色...
直口微外侈,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成筒形腹,平底,肩部豎置對稱柿蒂形系。口沿至腹部對稱繪飾兩大塊褐彩斑。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緻密堅硬。器內外施淡灰綠釉,釉層勻淨透明,滋潤晶瑩,光亮如新,釉面開細碎紋片,脛部及底足無釉露胎處呈紅褐色。器表施大面積塊狀褐斑是唐代甌窯青瓷器裝飾手法之一。
宋景德鎮窯青白瓷褐彩堆塑罐是宋代時期文物。文物介紹 罐口,上大下小,肩下垂,長圓腹,圈足,有蓋,蓋緣呈荷葉形,蓋頂塑一隻展翅鳴叫的大鳥,蓋面有幾道不規則的弦紋。罐外口沿下貼上一小圓餅,餅上刻寫有一“月”字,肩腹處堆塑龍、鴿子、臥躺的胡人,站立的胡人,龍首老態,龍爪有力,肩腹堆塑處...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打破了中國青瓷的單一釉色,是長沙窯瓷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在中國釉下彩彩繪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文物歷史 1974年,出土於江蘇揚州唐城遺址。現藏於揚州博物館。文物特徵 唐長沙窯青釉褐藍彩雙系罐高29.4...
明磁州窯褐彩人物山水紋罐,明代磁州窯燒制 【簡介】:口徑9厘米,底徑10.8厘米,高19.5厘米。唇口,豐肩,圓腹,下部漸收,玉璧形底,深褐色粗胎,胎上滿塗一層潔白細膩的化妝土。器表釉面暗淡,無光澤。口沿及內壁用褐彩料塗刷。全器用數道粗線條分隔成三組紋飾,肩部一周飾八組如意紋,如意紋間飾...
青瓷內系罐 東晉(317—420年)Celadon jar-vase with characteres (317-420AD)高18.5厘米 腹徑23.1厘米 口徑10.8厘米 底徑12.3厘米 斂口起唇,口邊起弦,無頸,豐肩,鼓腹,下腹內斂,平底內凹,底面無釉。器內於口沿處對稱設兩系,自上向下彎曲。通體青釉,釉色泛黃,釉面光亮,部分脫釉。飾褐...
東晉青瓷點褐彩雙系尊 東晉青瓷點褐彩雙系尊高6.6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5厘米。該器型較小,侈口,鼓腹,平底。口外側各附一半環形耳。自口沿至腹部共有三周褐色點彩。
東晉青瓷褐彩雞頭壺 東晉青瓷褐彩雞頭壺是東晉時代的陶器,收藏於衢州博物館。文物介紹 盤口,細頸,鼓腹,平底。肩飾弦紋,置二橫系及雞首形流。雞首對應處置自盤口至肩部圓柱形旁鉤狀執柄。釉色青綠,雞冠、雞眼、盤口等處飾點褐彩裝飾。灰白胎。
東漢產品有瓿、罐、缽、碗等。胎質堅硬,呈淺灰色,外施黑褐釉和青釉兩種。黑褐瓷釉層厚薄不勻,缺乏光澤,並有剝釉,紋飾多為拍印米字紋、網紋、菱紋、弦紋、葉脈紋等;青釉瓷釉色穩定,青中泛灰,紋飾僅見弦紋,胎質大多堅硬,基本燒結。西晉產品有缽、碗等日用器。胎骨細膩、緻密、厚而堅硬,呈淺灰色...
東晉早期和南朝,普遍使用青釉褐彩,有文字、花卉或與堆塑並用的點彩。這種裝飾手法在東晉時期的越窯曾使用,晚唐吳越貴族墓中出現過,並不普遍,十分獨特、典雅。甌窯的褐彩花卉裝飾,一直延續到北宋。晚唐 釉色造型紋飾均有突破 紋飾較之越窯豐富,曲流壺等器型越窯未見 隋代至唐代早期是甌窯瓷器的一個低谷期。其...
甌窯精品是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東晉青瓷牛燈(圖2)。該燈胎色灰白,施青釉,釉色青中帶黃,釉面有細小開片,胎釉結合還比較緊密。高13.4厘米,底徑17.5厘米。燈座呈淺盤形,燈柱上塑有一黃牛。牛作匍匐狀,雙眼、嘴部點褐彩,雙目炯炯有神。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甌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上乘佳作。婺州窯 “...
唐代越窯青瓷佳品中除了執壺、罌、盤、缸、洗、缽、碗、杯以外,還有燈盞、熏爐等器皿,如浙江臨安出土的越窯褐彩如意雲紋鏤孔熏爐,全器由蓋、爐、座三部分組成。蓋呈頭盔形,有鏤孔,釉色青綠,整個爐身繪有釉上彩如意雲紋,富有新意,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爐身下設五個獸頭支足,爐座的造型也頗具特色。...
唐代青釉褐彩罐 宋代青釉白彩蓮瓣紋罐 宋代鎏金銀頭飾 方以智著《通雅》明世宗聖旨 清張英行書軸 清張廷王行書軸 明代青花麒麟鳳鳥紋罐 太平天國時期良民牌 渡江戰役時期特等功臣獎狀 目錄 序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文物概況 第二章 地面文物 第一節 古文化遺址 1.方正舊石器出土地點 2.毛...
南朝 青瓷睡壺 南朝 青瓷蓮花座燭台 南朝 青瓷雞首壺 南朝 青瓷龍柄雞首壺 南朝 青瓷褐彩罐 南朝 青釉刻花纏枝紋水注 黑瓷 東晉 德清窯熏爐 東晉 雞首壺 東晉 德清窯黑釉盤口壺 北朝瓷器 青瓷 北魏 青釉仰覆蓮花尊 北朝 青釉瓷蓮花八系罐 北齊 青釉刻花蓮瓣紋四系罐 白瓷 北齊 白釉四系罐 隋唐...
唐·越窯青釉帶托碗寧波市博物館藏 北宋·越窯秘色瓷鏤孔卷葉紋香薰浙江省博物館 西晉越窯青瓷神獸尊由上虞陶瓷有限公司仿製 三國越窯青瓷羊尊由上虞陶瓷有限公司仿製 西晉·婺州窯青瓷伎樂堆塑罐 東晉·甌窯青瓷盤口壺溫州市雙嶼灣底山下出土 五代·甌窯青瓷缽溫州市翠山出土 北宋·甌窯青瓷褐彩蕨草紋執壺溫州市...
高麗青瓷的生產是由宮廷直接派官員“窯直”管理的。尤以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羅北道扶安郡保全面柳川里的窯場最著名。其青瓷產品只供上層貴族,器物務求華麗,重質不求量,不惜工本,廣泛採用青瓷堆花(化妝土堆花)、透雕(鏤空雕)、象嵌(鑲嵌)、辰砂(高溫銅紅釉)、象嵌描金(鑲嵌描金)、鐵繪(褐彩...
30 三國甌窯堆塑穀倉罐 古窯千年歷久彌新 34 東晉獨木舟 追尋溫州的龍舟文化 38 東晉褐彩青瓷雞首壺 一部東甌史 半部在甌窯 42 唐鸞雁花枝紋銅鏡 印證溫州“破鏡重圓”習俗 46 唐褐彩雙系青瓷罐 美人紅妝色正鮮 52 北宋熙寧八年(1075)銅權 幾多繁華幾寸心 銅權輕輕告訴你 人傑地靈 58 清乾隆五十年...
造型:在造型上大多與越窯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如早期的牛形燈、褐彩碟、五聯罐等及中期的仿花果形的碗、盤之類器物活潑秀碩。裝飾:簡單樸實,刻劃的紋飾有弦紋,蓮瓣紋等。大量使用褐色裝飾,早期為點彩,中期為彩斑,晚期為條形彩繪,且起筆細,收筆粗。附圖是故宮博物院藏東晉甌窯青釉點彩盤口壺。...
釉陶雙耳罐/漢 釉陶雙耳罐/漢 釉陶雙耳罐/漢 釉陶堆塑五聯罐/漢 釉陶瓿/漢 釉陶堆塑五聯罐/三國 釉陶深腹盆/三國 釉陶簋/三國 釉陶耳杯/三國 釉陶案幾/三國 釉陶碗/三國 釉陶勺/三國 釉陶盆/三國 瓷器 青瓷四系罐/三國 青瓷燈盞/晉 青瓷羊形水注/晉 青瓷虎子/晉 青瓷褐彩子母羊塑/晉 青瓷...
湘陰窯的早期產品多飾幾何紋,也有少量褐色點彩裝飾。主要器物有網狀紋(或斜方格紋)大平底碗、青釉褐彩碗、罐。時代早至西晉,而盛於東晉。湘陰窯的中期產品特徵 中期產品以蓮花草葉紋作為主要裝飾。主要器物有高足盤、圓餅底杯、多足硯、蓮紋皿、檐口壇、盤口瓶等。其時代相當南朝而盛行於梁、陳時期。晚期...
2010年 孫邁華作品“褐彩山水盤”等5件作品被寧波市民眾藝術館收藏 2010年 2010中國(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作品“堆塑罐”榮獲銀獎 2010年 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作品“神仙宴樂堆塑罐”榮獲金獎 2010年 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作品“神仙宴樂堆塑罐”榮獲銀獎 2011年 在首屆“...
五代青釉夾梁蓋罐 北宋定窯刻花罐 宋磁州窯白地黑花牧丹紋罐 北宋越窯刻花四系瓜棱罐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四系罐 宋吉州窯醬釉印柳條蓋罐(一對)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瓜棱蓋罐(兩件)宋黑釉穀倉罐 南宋吉州窯奔鹿紋罐 遼白釉刻花罐 遼赤峰窯白地黑彩刻花牡丹紋罐 金磁州窯白釉黑褐彩人物罐 元磁州窯白釉褐...
宋代時永福窯以燒青瓷為主,其產品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黃、青灰、翠青、醬色等,以翠青釉最佳,在江南瓷窯中極少見,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產品以碗、碟等日用品位多,還有腰鼓、壇、罐、壺、瓶等產品。腰鼓造型與北方瓷窯產品不同,器型較小,兩頭粗中間細,一頭敞口呈喇叭形,一頭呈圓球形,釉下繪褐彩圖案...
遺物堆積豐富,器形有碗、盤、燈、罐、注壺、枕等,器物施青、黑兩種釉,胎呈灰褐色,窯具有筒形柱、墊餅、墊珠等。宅前窯址,唐代中晚期窯址。2000年發掘,清理揭露唐代龍窯5條。早期以黑釉為主,部分為青釉;晚期出現青釉褐彩產品。短寬的窯爐是這一時期德清窯的重要特徵,其中Y2的寬度達4.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