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特別注重原創性,把研究視角瞄準多民族地區的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這一中國文化實際,從理論與實踐上進行全方位的探索,以具體研究過程來構建起民俗文化圈的研究模式。在總結歷史和現實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著眼於多民族地區社會文化的未來發展,就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多元民俗文化圈資源,從而促進區域文化社會的建設,從理論與實踐上做出思考和闡述。同時採用文獻梳理與田野調查相結合、民俗文化學與民族文化學相結合、比較學與主題學相結合的方法,並從民俗學、文化人類學、宗教文化學等多學科角度,以更為開闊的學科與學術視角,來認識多民族多元文化並存區域文化格局與民族關係,理論方法上具有學術創新性。
基本介紹
- 書名: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26141
- 作者:趙宗福 等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 研究目的與意義
二 學術史述評
三研究路徑與理論方法
第一章青海民俗文化圈的生成語境
第一節地理生態環境
一 青海概貌
二 區域生態環境
三 自然生態特徵
第二節民族歷史與狀況
一 南北朝以前的青海民族歷史
二 隋唐宋元時期的民族歷史
三 多元民族格局的形成——明清時期的民族歷史
四現當代時期的民族歷史
第三節生產生活方式
一農業生產與生活
二牧業生產與生活
三 農牧業兼具的生產生活
四 商貿活動
第四節文化生態與環境
一標誌性文化——崑崙文化
二 區域文化
三 民族文化
四 宗教文化
五 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徵
小結
第二章青海民俗文化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青海民俗文化的生成與發展
一 史前文明中的民俗文化
二先秦至漢晉時期的民族與民俗文化
三 南北朝時期鮮卑諸部的民俗文化
四 隋唐宋時期的民族與民俗文化
第二節青海民俗文化圈的形成
一 明清漢族民俗文化
二 明清藏族民俗文化
三 回族、撒拉族和保全族的民俗文化
四 元明以來蒙古族民俗文化
五土族民俗文化
六 三大民俗文化圈的形成
第三節多元民俗文化的發展
一 清代河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交流
二 清代蒙藏民族的民俗文化交流
三 近現代文明對三大民俗文化圈的影響
第四節三大民俗文化圈的現狀
一 當代民俗文化的生存環境
二 三大民俗圈的基本狀況
三 三大民俗文化圈的發展趨向
小結
第三章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
第一節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
一 佛教的傳入與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二 藏傳佛教在青海的傳播
三 清代及民國時期藏傳佛教在青海的發展
第二節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的民俗形態
一 精神民俗
二社會民俗
三 口承民俗
四 物質民俗
第三節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徵
一 二元結構的兼容性與排他性
二信仰實踐的擴布性與世俗性
三 文化根植的雜糅性與多元性
小結
第四章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
第一節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
一 伊斯蘭教在青海的傳播與發展
二 伊斯蘭文化在青海的地方化與民族化
三 伊斯蘭文化的世俗化與族教一體化
第二節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的民俗形態
一精神民俗
二社會民俗
三 口承民俗
四 物質民俗
第三節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徵
一 穩固的宗教性與穩定性
二 濃郁的民族性與交織性
三 強烈的凝聚性與排他性
小結
第五章儒釋道民俗文化圈
第一節儒釋道民俗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
一儒釋道文化的傳播
二儒釋道文化在青海的發展
三 儒釋道文化的民間演化
第二節儒釋道民俗文化圈的民俗形態
一 精神民俗
二社會民俗
三 口承民俗
四 物質民俗
第三節儒釋道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徵
一 文化實踐的倫理性與現實性
二 宗教義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三 信仰追求的實用性和功利性
小結
第六章各民俗文化圈之間的互動與共享
第一節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
一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間的排斥
二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間的互補
三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間的互滲
第二節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
一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的互滲
二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間的排斥
三 藏傳佛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間的共融
第三節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
一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間的排斥
二 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與儒釋道民俗文化圈間的互滲
三 儒釋道民俗文化圈與伊斯蘭教民俗文化圈間的共享
第四節各民俗文化圈內部與外部關係
一各民俗文化圈內部的關係
二 各民俗文化圈間的關係
小結
第七章民俗文化圈與其他文化
第一節民俗文化圈與宗教文化
一 “自上而下”——宗教文化與民俗文化圈的互動
二 “自下而上”——民俗文化圈對宗教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民俗文化圈與精英文化
一 文化精英對民俗文化的重新認識
二 當代文化精英與民俗文化的提升與再造
第三節民俗文化圈與政治文化
一 “因俗化民”與“神道設教”
二 民俗文化圈對政治文化的影響
三 政治文化對民俗文化圈的影響
第四節民俗文化圈與其他文化
一青海民俗文化與西域文化
二 多民族文化與青海民俗文化
三 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文化對民俗文化圈的影響
小結
第八章民俗文化圈的文化特徵
第一節區域的獨立性
一 區域自然環境的獨立性
二 區域人文環境的獨特性
第二節信仰的和諧性
一 信仰追求和諧的功利目的
二信仰的和諧表現
三 信仰與現實社會的秩序
第三節樣式的包容性
一 多民族和諧共存的文化格局
二 多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采借
三 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包容樣態
第四節產品的共享性
一物質產品的共享
二 制度產品的共享
三 精神產品的共享
四 語言產品的共享
第五節形態的古樸性
一 生計方式的古樸性
二信仰生活的古樸性
三 社會組織形式的古樸性
第六節時代的適應性
一 與時俱進、順時而變的青海民俗文化圈
二 適應生產需要的民俗變異
三 適應生活需要的民俗變異
小結
第九章民俗文化圈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民族文化的歷史傳承
一 文化傳承與民俗文化圈
二 物質民俗文化的傳承
三 社會民俗文化的傳承
四 精神民俗文化的傳承
第二節他者特色的文化認知
一 文化他者的認知與民俗文化圈
二他者特色的構建
三 文化交流與認知
第三節區域社會的精神維繫
一 區域社會的精神維繫與民俗文化圈
二 增強民族及文化圈認同的核心凝聚力
三 強化區域及中華文化認同的核心向心力
四 加強國家認同的核心支柱力
第四節和而不同的文化構建
一 和而不同的中國文化哲學
二 青海多元和美的文化構建表現
三 和諧共生的文化建構模式
小結
第十章民俗文化圈與當代文化社會建設
第一節彰顯特色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一 民俗文化圈與文化自信
二 多元民俗文化圈中的地域特色文化
三 用文化自信促進地域特色文化建設
第二節弘揚優秀傳統增強文化自覺
一 民俗文化圈與文化自覺
二 多元民俗文化圈的當代價值
三 構建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傳承體系
第三節構建民族和諧促進文化認同
一 多元民俗文化圈的求同存異
二 多元民俗文化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三 多元民俗文化圈是促進文化認同的思想根基
第四節利用資源創新推動文化繁榮
一 當代民俗文化圈資源的整合
二 當代民俗文化資源的重構
三 民俗文化的創新與文化繁榮
第五節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自強
一 民俗文化圈的保護與利用
二 青海特色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三 大力發展民俗文化促進青海文化自強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