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地區岩溶水勘查

《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地區岩溶水勘查》是由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彭紅明、袁有靖、劉峰、劉毅、趙振、王萬平、賈君、周成福、甘斌、馬文鑫、雷玉德、秦光雄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地區岩溶水勘查
  • 第一完成單位: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
  • 主要完成人:彭紅明、袁有靖、劉峰、劉毅、趙振、王萬平、賈君、周成福、甘斌、馬文鑫、雷玉德、秦光雄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243
成果名稱
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地區岩溶水勘查
第一完成單位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
主要完成人
彭紅明、袁有靖、劉峰、劉毅、趙振、王萬平、賈君、周成福、甘斌、馬文鑫、雷玉德、秦光雄
研究起始日期
2014-03-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7-09-01
主題詞
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地區;岩溶水;勘查

成果摘要

勘查區位於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山區,屬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管轄,距天峻縣新源鎮16km,地理坐標介於東經98°48′-99°11′,北緯37°02′-37°14′之間,面積約500km2。勘查區處於南祁連陸塊與宗務隆山-青海南山晚古生代-中生代裂陷槽結合部位,區內斷裂、褶皺活動強烈。區內地下水的形成受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等諸多因素制約,地下水形成、分布與富集規律顯示了典型青藏高原高海拔山間谷地型水文地質特徵。 碳酸鹽裂隙岩溶水是本次工作的重點,主要分布於勘查區的北部,含水層主要為三疊紀郡子河組結晶灰岩。按照含水層的地層岩性特徵和組合關係劃分為純碳酸鹽岩含水岩組、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含水岩組兩種類型;再根據含水層的埋藏條件,進一步劃分為裸露型裂隙岩溶水、覆蓋型裂隙岩溶水。地形地貌、含水層岩性及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區域地質構造是影響和確定裂隙岩溶水富水性的主要因素。報告提出F6斷裂以及克德隴溶向斜是區內主要的富水地段,可以作為下一步岩溶找水的目標靶區。 報告採用排泄量總和法、徑流模數法、大氣降水入滲係數法分別得出了不同的地下水天然資源量,並將排泄量總和法得出的98480m3/d做為勘查區內地下水天然資源量,計算方法合理,可信度較高;將枯水期的最小排泄量(60256.2m3/d)作為勘查區內地下水資源開採量,其保證度高,並結合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提出了相應的開採方案。,勘查區位於青海南山關角日吉山山區,屬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管轄,距天峻縣新源鎮16km,地理坐標介於東經98°48′-99°11′,北緯37°02′-37°14′之間,面積約500km2。勘查區處於南祁連陸塊與宗務隆山-青海南山晚古生代-中生代裂陷槽結合部位,區內斷裂、褶皺活動強烈。區內地下水的形成受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等諸多因素制約,地下水形成、分布與富集規律顯示了典型青藏高原高海拔山間谷地型水文地質特徵。 碳酸鹽裂隙岩溶水是本次工作的重點,主要分布於勘查區的北部,含水層主要為三疊紀郡子河組結晶灰岩。按照含水層的地層岩性特徵和組合關係劃分為純碳酸鹽岩含水岩組、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含水岩組兩種類型;再根據含水層的埋藏條件,進一步劃分為裸露型裂隙岩溶水、覆蓋型裂隙岩溶水。地形地貌、含水層岩性及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區域地質構造是影響和確定裂隙岩溶水富水性的主要因素。報告提出F6斷裂以及克德隴溶向斜是區內主要的富水地段,可以作為下一步岩溶找水的目標靶區。 報告採用排泄量總和法、徑流模數法、大氣降水入滲係數法分別得出了不同的地下水天然資源量,並將排泄量總和法得出的98480m3/d做為勘查區內地下水天然資源量,計算方法合理,可信度較高;將枯水期的最小排泄量(60256.2m3/d)作為勘查區內地下水資源開採量,其保證度高,並結合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提出了相應的開採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