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術叢書·文化:高師聲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L)》是2012年8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年學術叢書·文化:高師聲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L)
- 作者:楊瑞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965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稿針對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著聲樂教學理念模糊;聲樂教學內容設定存在“重技能輕文化”、“重單項輕綜合”、“重單一輕多元”現象;教學方法與手段陳舊;教學評價只重“教”、不重“學”、“管”的弊端;從“客觀條件考察”、“主題方案架構”、“理論歸納分析”三維層面,採用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比較法進行高師本科院校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探索與研究,確定了“技藝與文化並重”的聲樂教學新理念,制定了“唱、表、講、研、導、德”等綜合聲樂能力的教學新目標,構建了“聲樂必修課程學科化、選修課程類型化、地方課程特色化”模組立體化聲樂教學內容新體系,構建了“教、學、管”多元化評價新體系。對實現專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對接;聲樂及其相關學科的有機整合與滲透;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文化素質、文化品格、創新實踐能力等全面和諧發展;豐富高師本科院校聲樂學科建設,推動聲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套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師聲樂教育現狀分析
第一節 目前高師聲樂教育的成就
一、中國聲樂學派的建立
二、各種聲樂賽事的舉辦使得高師聲樂人才輩出
三、高師聲樂教育模式的改革成效明顯
第二節 高師聲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聲樂教育目標模糊與聲樂人才培養目標的錯位
二、聲樂教育內容體系單一與音樂素質教育發展的錯位
三、聲樂教學方式方法陳舊與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錯位
四、聲樂教育評價體系工具化嚴重
第三節 如何解決高師聲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方案
二、實踐方案
第二章 高師聲樂教育理念
第一節 提出的理論基礎及現實依據
一、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為指導
二、以《基礎音樂課程標準》為標準
三、近年來高師院校音樂專業生源情況調查分析
第二節 聲樂教育新理念
一、聲樂教育新理念提出的依據
二、聲樂教育新理念的內容闡述
第三節 聲樂教育理念的實踐套用
一、要明確“聲樂既是技術,也是文化”的教育觀念
二、要加強聲樂教材的“文化”建設
三、在聲樂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套用
第三章 高師聲樂教育目標的確立
第一節 聲樂方向畢業生崗位適應情況調查分析
第二節 重新確定聲樂教育目標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質量觀與人才觀的需求
二、高校教師對聲樂教育目標理解的偏差
第三節 新聲樂教育目標的闡述
一、“唱”:是聲樂教學的審美基礎
二、“表”:是聲樂教學的精神把握
三、“講”:是聲樂教學的信息傳導
四、“研”:是聲樂教學的學術先導
五、“導”:是聲樂教學的綜合掌控
六、“德”:是聲樂教學育人的根本
第四章 高師聲樂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 構建新型聲樂教育內容體系的必要性
一、市場經濟發展對聲樂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二、世界各國聲樂教育中聲樂課程改革趨勢
三、目前聲樂教育內容設定弊端
第二節 聲樂教育課程設定的原則
一、遵循師範性、專業性、基礎性原則
二、遵循民族性、人文性、世界性原則
三、遵循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原則
四、遵循實踐性、綜合性、系統性原則
五、遵循時代性、發展性、實效性原則
第三節 新型聲樂教育內容體系內涵
一、聲樂必修課程學科化
二、聲樂選修課程類型化
三、聲樂地方課程特色化
第四節 聲樂教育內容體系實施途徑
一、適應社會需求,樹立多元化的聲樂文化教學觀念
二、適應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突出聲樂教育內容的綜合實施路徑
三、聲樂教育內容的編撰體現全面性、豐富性、特色化
第五章 高師聲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革新
第一節 聲樂教學方法與手段革新的必要性
一、知識經濟與信息化社會的影響
二、高師院校擴招帶來的問題
三、傳統聲樂教學方法與手段存在問題剖析
第二節 新型聲樂教學方法的革新
一、探究性教學方法
二、三元互動式教學方法
第三節 新型教學手段的革新
一、數位化教學手段輔助高師聲樂教學的優勢
二、數位化教學手段輔助高師聲樂教學的實踐套用
第六章 高師聲樂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 構建新型聲樂教育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一、傳統聲樂教育評價存在問題剖析
二、高師聲樂教育評價“教、學、管”體系構建
三、聲樂教育評價的意義
第二節 聲樂教育評價的原則和內容
一、聲樂教育評價的原則
二、聲樂教育評價體系的內容
第三節 聲樂教育評價的方法和手段
一、形成性評價與終極性評價相結合
二、教師與學生的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
三、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結語高師聲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結論與展望
一、主要結論
二、展望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