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喬莊鎮南白井壩與雙墳梁之間的山腰地帶,分布面積約27000平方米,是戰國時期的古遺址。

1979年1月,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被發現。1979年2月至1980年7月、2009年4月至6月進行了挖掘。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已發掘的106座墓葬以木槨墓為主,其餘為土坑墓。墓葬排列有序,無疊壓打破關係。共出土隨葬器物500餘件,以漆器、陶器、銅器為主,以漆器最多,另有少量竹木器、玉石器。其中出土的的秦田律木牘敘述了更修田律頒行的時間及過程等。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對於深入研究秦、楚、中原和巴蜀文化之間的文化關係,探尋先秦政治制度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2013年5月,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 地理位置: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喬莊鎮南白井壩與雙墳梁之間的山腰地帶
  • 所處時代:戰國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645-2-12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79年1月,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在農業生產中被發現。
1979年2月至1980年7月,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文管會及青川縣文化館對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清理墓葬72座。
2009年4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川縣文管所對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內部分因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而受影響的墓葬進行了發掘,清理墓葬34座。

遺址特點

綜述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發現地點,處於青川縣城所在地喬莊鎮南約1千米的郝家坪,具體位置在郝家坪雙墳梁山腰第三台坡地上,分布面積約27000平方米。已發掘的106座墓葬以木槨墓為主,其餘為土坑墓。墓葬排列有序,無疊壓打破關係。
M50
M50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一棺一槨,方向330°。墓坑長2.9米、寬2.2米、深4.27米。建造方法是,先在坑底夯築0.4米的白膏泥,再在坑中部放置槨室,置棺於槨內,再鋪上存室蓋板。存室與坑壁的四周空隙皆以白膏泥填充、夯實。白膏泥厚0.2~0.4米、深0.9米。存室蓋板上鋪2層樺樹皮,再蓋0.15米厚的白膏泥,其上再施一層厚0.1米的黃砂土。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少許白膏泥,質較鬆軟,厚2.7米。經夯築,夯窩徑0.13米、夯層厚0.15米。農耕土灰褐色,厚0.6米,耕土下即可見坑口。槨室由蓋、牆、底和擋板套合而成,質皆楠木。長2.35米、寬1.6米、深0.92米。蓋板由6塊木板橫鋪組成,長1.64~1.72米、寬0.2~0.5米、厚0.05~0.08米。東西兩牆各由2塊長2.22米、寬0.45米、厚0.08米的木板豎疊,南北檔板也各由2塊長1.米6、寬0.46米、厚0.08米的木板疊成。牆板插於檔板兩端的凹槽之中,組成槽榫結構,平面呈“Ⅱ”形。板由3塊長2.22米、寬0.38~0.5米、厚0.08米的木板,按豎直方向拼合,再嵌於牆板和檔板下端的凹槽之中,套合成槨室。槨室共用木板17塊,槨室套合牢固。.
木棺長2米、寬0.6米、高0.68米。棺蓋四周有凹槽,棺壁與兩頭檔板插入棺蓋的凹槽之中,為槽榫結構。其檔板兩邊各有三榫,棺壁兩端各有三方銎與之對應,組成榫眼結構。另外,棺壁及檔板下部均有凹槽,底板嵌入凹槽之內,故棺底距槨室底板之間留有0.12米的空隙,即所謂“懸底棺”的形式。該墓將木棺放置槨室偏西,其東面留出0.5米空隙放置隨葬品,作為東箱。槨室兩端檔板上方,砍有寬0.22米、深0.1米的凹槽,上另置一塊長2.2米、寬0.2米、厚0.04米的木板,與棺蓋並列,壓在槨室蓋板之下,搭於兩端擋板之上,作為箱蓋。棺、槨內滿積水和淤泥,屍骨已朽,僅就朽骨殘骸及木棺比例和形制,參照該墓群其他墓葬情況推測,其葬式應屬仰身直肢葬。
M23
M23現存開口呈長方形,長約2.9米、寬2.3米。距開口約1.25米深處建有一周熟土二層台,台面寬約0.2~0.4米、高2.74米。壁近直,長方形平底,長2.8米、寬2.14米。墓底填有厚1.7米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二層台內內建置槨室。槨室外四周以白膏泥填充,槨室內放置木棺。槨室長2.34米、寬1.24米、高0.96米,其內積滿淤泥和滲水。槨蓋板橫向平鋪,共7塊,保存較差。牆板與擋板之間以槽榫結構套合,平面呈“Ⅱ”形。槨底板由3塊長方形木板縱向平鋪而成,牆板、擋板及木棺壁板、擋板均直接疊壓於槨底板之上。槨底板之下橫向放置兩根枋木作墊。木棺位於槨室內中部偏東,長1.92米、寬0.6、高0.66米。棺蓋板、牆板、擋板及底板均保存較好,為懸底棺,但底板已經脫落於槨底板之上。棺擋板與壁板之間以槽榫和榫卯結構套合,壁板頂部與蓋板底部均鑿有兩兩相對的槽洞。棺蓋板與槨蓋板之間平鋪有1塊薄木板。

文物遺存

綜述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106座墓葬共出土隨葬器物500餘件,以漆器、陶器、銅器為主,以漆器最多,另有少量竹木器、玉石器。漆器有耳環、鴟鷂壺、扁壺、園壺、奩、卮、匕、園盒等。陶器有鼎、壺、蒜頭壺、豆、罐、釜、缽、盒、盆等,以夾砂灰陶為主。銅器有鼎、鈴形器、鈴、鏡、帶鉤、鍪、橋形銅飾、環、印章等。竹木器有筐、筓、髮簪、俑、木牘等,其中的秦田律木牘敘述了更修田律頒行的時間及過程等。
青川戰國木牘
青川戰國木牘是在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50號墓邊箱內發掘出土的,長46厘米,寬2.5厘米,厚0.4厘米,正、背面皆有墨書文字,計150餘字。木牘整篇用墨筆隸體書成,牘上墨書被專家認定為戰國晚期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的手跡,被視為考古已發現年代最早的古隸標本,是戰國晚期秦國拓辟疆域擴大領地的重要證據,它的出土把隸書的形成年代推到了戰國中後期,是文字學史上珍貴的資料。木牘正面書寫的內容是先秦在滅蜀國七年以後,秦武王命丞相甘茂等修訂並頒布的律令,其內容與保護土地、維修道路橋樑、疏通河道等相關。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木牘

文物價值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對於深入研究秦、楚、中原和巴蜀文化之間的文化關係,探尋先秦政治制度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喬莊鎮南白井壩與雙墳梁之間的山腰地帶。
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

交通信息

步行:自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喬莊鎮人民政府步行前往青川郝家坪戰國墓群,路程約470米,用時約8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