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領青島時期於1915年在青島市貯水山上修建的神社,抗戰勝利後被拆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神社
- 別名:大廟山
日本占領青島時期於1915年在青島市貯水山上修建的神社,抗戰勝利後被拆除。
日本占領青島時期於1915年在青島市貯水山上修建的神社,抗戰勝利後被拆除。歷史背景1914年日德戰爭後,日本人占領青島,大量日本僑民遷入青島,至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時1,已達24551人,占全市人口的1/102,他們除...
青嶼神社石碑,位於山東青島市兒童公園貯水山西北側的坡地樹林中、四個巨大的變電箱後面,兩塊石碑一上一下躺在最北端的變電箱身後,與園內修建的青石路只有幾米遠的距離。在接到青島市文物局的通知後,考古專家立即組織專家到現場查看過,初步認定這應該屬於當年日本建青島神社時期的實物。“青島神社”位於一座當地...
明朝初期,山頂建烽火台,又稱“烽台嶺”。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以德軍參謀長毛奇之姓建“毛奇炮台”,稱“毛爾托克山”。1901年,山上建貯水量6000噸貯水池兩個,供市民用水,俗稱“貯水山”。日本第一次侵占時,改山名為“若鶴山”。1915年,在西山腰處開闢平曠場地,修建日本“青島神社”,因其建築...
青島(日語:青ヶ島,英語:Aogashima)是日本伊豆群島南部一座火山島,位於宮崎海岸附近。是伊東南部豆群島中有人居住的最南端的島嶼,行政上屬於日本東京都八丈支廳青島村管轄。2012年常住人口165人,擁有日本氣象廳認定火山活動度C的活火山。名稱來源於從八丈島望去,海上一片青蔥。島上曾相信男女同住島上就會有...
《青島120年》是2011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韶天、王瑜。內容簡介 《青島120年》(作者張韶天、王瑜)係為紀念青島建置120周年策劃編寫的針對市民民眾和大中小學生讀者的城市歷史知識通俗讀本。全書以時間演進為基本線索,以青島城市基本情況及120年來青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日軍攻占青島要塞 宮仲櫚自縊 王垿定居青島 孫中山訪問青島 3還我青島 (延伸閱讀)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日本宣布青島向日本本土居民開放 日本設立青島神社 內外棉株式會社青島工廠建立 周志俊出任華新紗廠見習董事 巴黎和會秘密決定把青島及山東權益轉讓日本 中國拒簽巴黎和約 青島取引所成立 中日簽訂《...
《青島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記憶》是2017年4月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棟。內容簡介 《青島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記憶》是一些從城市氣墊出發的記憶組合,也是一些過往記錄的勘誤集合。這也讓《青島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記憶》同時具有了發現、開拓和信息修正的多種...
青島素描是由王統照所創作的一部小說作品。簡介 《青島素描》是由王統照寫的。原文 從北平來,從上海來,從中國任何的一個都市中到青島來,你會覺得有另一種的滋味。北平的塵土,舊風俗的圍繞,古老中國的社會,使你沉靜,使你覺到匆忙中的閒適,小趣味的享受。在上海,是處處模仿著美國式的摩天樓,耀目的紅...
老青島人之所以習慣把貯水山稱為大廟山,就是因為山上曾有座日本大廟,而這座大廟就是“青島神社”。據說,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個神社。據史料記載,在德國侵占青島時期,就有不少日本人來到青島。據統計,1907年有196人,1911年達312人,這時的青島還是個只有15萬人口的雛形城市,不算德軍官兵,日本人...
該縣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旅遊勝地,觀光旅遊業是主要經濟產業,風景充滿南國的情調,境內有許多著名的神社,瀕臨太平洋的日南海岸有著美麗的海岸線,還有青島、都井岬等風景區。氣候特徵 宮崎縣屬於南海型氣候,在全日本看來,日照時間較長,降水量也屬於較多的地方。冬季不會受到季風影響,再加上太平洋暖流的影響,一年四...
位於宮城縣鹽灶市的總本社鹽灶神社在介紹里寫道,武瓮槌神和經津主神乃是鹽土老翁的前導,並於平定葦原中國亂事後化身成家家戶戶的鹽灶。雖然前二神祇馬上返回天上,但鹽土老翁卻留下來並教導人類捕魚和製鹽。因此,鹽土老翁非但為海神、製鹽神,更是咒術、預言之神,在日本各地的鹽釜神社被人供奉信仰。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