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青島即墨)

即墨區

青島即墨一般指本詞條

即墨區,隸屬山東省青島市。境內地貌總體為低山丘陵,屬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區。東西最長76公里,南北最寬36公里,陸地面積1780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10月,即墨區下轄11個街道、4個鎮。2017年10月30日,即墨區正式掛牌。截至2022年末,即墨區常住人口136.96萬人。

即墨,秦代置縣,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餘年。位於中國山東半島西南部,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依嶗山,近靠青島。是“膠東之花”柳腔的故鄉;有與威海衛天津衛齊名的鰲山衛,與青島浮山所並稱於世的明朝雄崖所,以及漢代皋虞古城、清代金口古港等眾多歷史遺蹟;即墨古縣衙是山東省唯一現存三堂老縣衙;田橫祭海節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2年,即墨區地區生產總值1513.33億元,增長2.6%。

2023年,即墨區地區生產總值1594.73億元,增長6.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墨區
  • 外文名:Jimo District
  • 別名:墨城
  • 行政區劃代碼:370215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
  • 地理位置:山東半島西南部
  • 面積:1780 km
  • 下轄地區:11個街道、4個鎮    
  • 政府駐地通濟街道振華街140號 
  • 電話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2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36.96 萬(2022年) 
  • 著名景點:鶴山,聚仙門,田橫島,港中旅海泉灣、藍谷濱海公園 、馬山地質公園 、玫瑰小鎮 、天泰溫泉度假區 
  • 機場青島即墨機場
  • 火車站即墨北站藍村站
  • 車牌代碼:魯B、魯U
  • 地區生產總值:1594.73 億元(2023年) 
  • 方言:膠遼官話-即墨話
  • 高等學府山東大學(青島)、北航青島校區、青島農業大學藍谷校區等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海域資源,林業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人口,民族,宗教信仰,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政治,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起源,飲食,民俗風情,風景名勝,主要旅遊景區,主要景點介紹,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據考古確認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
即墨區
歷史上的即墨縣城,現大部分已拆空
時,即墨屬萊夷地。
魯真公十五年(前1046年),周武王實行封邦建國,區境西部為夷國封地。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紀人伐夷”,夷國古城址在今藍村鎮古城村。魯襄公六年(前567年),“齊侯滅萊”,“萊共公奔棠”,棠邑古城址在今移風店鎮古城村。齊滅萊後,即墨屬齊。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齊威王以萬家加封即墨大夫。當時的即墨城在今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戰國時期,即墨城是一個富庶繁華可與齊國都城臨淄媲美的地方。
統一中國,即墨始定為縣,屬膠東郡
西漢時,今即墨區境內除含有古即墨縣的東南部外,尚包括壯武縣皋虞縣不其縣等地。新莽時期,即墨改稱為“即善”,壯武改稱為“曉武”,皋虞改稱為“盈廬”。新莽滅後,“即墨”等舊名恢復。東漢初年,皋虞縣廢除。
、蜀、三國鼎立時,即墨、壯武、不其三縣均屬於魏,即墨縣隸北海國,壯武縣隸城陽郡,不其縣隸東萊郡
統一後,即墨、壯武兩縣的隸屬關係未變,不其縣屬長廣郡,且為郡治所在。十六國時期,即墨一帶在約100年間,隸屬關係轉移無常,大致先後屬於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南燕等國。
南北朝時期,隸屬於宋時,壯武縣廢除;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即墨縣與不其縣同時廢除,併入長廣縣。
開皇十六年(596年),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三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五代時,屬河南道萊州。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萊州(東萊郡)。
金改京東為山東,屬山東東路萊州。
時,山東作為“腹里”直屬中書省,即墨先後隸益都路膠州、般陽府路萊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縣再次被廢,析地入掖縣、膠水(今平度市),約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前恢復建制。
時,初隸青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屬萊州府膠州。
初,即墨縣屬萊州府膠州。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膠州升為直隸州,屬登萊青膠道,即墨縣隨屬。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藉口曹州教案,出兵侵占膠州灣,強迫清廷劃出沿岸的部分土地為德之膠澳租界,其中包括即墨縣仁化鄉的白沙河以南地區和里仁鄉的陰島地區。
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爆發,青島革命黨人回響,1911年底,青島成立同盟會機關部。
1912年1月27日夜晚,革命黨人分四路進攻即墨縣城,很快起義者占領了縣署、警察局等重要機關,並成立了臨時民政署。即墨的獨立引起了德國殖民者的強烈不滿。青島德國當局要求革命軍退出即墨,並且致電山東巡撫,囑咐其速派兵奪回即墨。2月4日,革命軍寡不敵眾,被迫實行轉移。清軍入城後搜獲了一本招兵名冊,按圖索驥,將黃昌海等17人慘殺於萬壽宮前廣場,並捉拿民眾達200多人。
民國元年(1912年),沿襲清末舊制,即墨縣隸屬於登萊青膠道膠州。
民國二年(1913年),登萊青膠道改劃為膠東道,膠州直隸州改為膠縣,即墨縣隨屬。
民國三年(1914年),廢“州”制,即墨縣直轄於膠東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隸屬於萊膠道。南京國民政府前期,廢“道”制,即墨縣直隸于山東省。
抗日戰爭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山東省境內的國統區設立行政督察區,即墨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析第八行政督察區的部分縣設立第十三行政督察區。即墨縣隸屬於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7日,日軍侵占即墨城,即墨縣屬魯東道(日軍在占領區內將山東劃為四道二市,青島市直轄於偽華北臨時政府除外)。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日偽政權將即墨縣劃屬青島市,設“即墨鄉政處”,1940年2月,改稱“即墨區辦事處”。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2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即墨縣抗日民主政府於縣境西北部的堤前村(今屬移風店鎮)建立。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大致以煙(台)青(島)公路為界分為兩縣,路西地區為即墨縣,路東地區為即東縣,分別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解放戰爭時期,即墨縣、即東縣民主政權同屬膠東區南海專區。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東兩縣也隨即全境解放。
1950年春,南海專區撤銷,即墨縣和即東縣同屬膠州專區
1956年3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
1957年10月,改屬青島市。
即墨區(青島即墨)
即墨古城片區
1961年3月,改屬煙臺專區
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
1989年7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撤縣建市。
2017年9月20日,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覆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即墨縣劃為15個區、3個鎮。
1951-1952年,建鄉,即墨縣劃為172個鄉。
1956年,即墨、即東兩縣合併劃為18個區。
1957年,改為15個區,2個鎮;1958年成立37個人民公社,後合併為30個。
1961年,將城陽棘洪灘、馬戈莊、河套、陰島五個公社劃歸嶗山區;即墨改為24個公社。
1963年,改為26個公社。
1972年,改為30個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範圍為基礎劃為10個鎮、20個鄉。以後有15個鄉先後撤鄉設鎮。
1998年5月,將白廟鄉併入鰲山衛鎮,同時,撤銷即墨鎮、三里莊鄉,設立環秀、潮海、通濟三個街道辦事處;9月,設立即墨經濟開發區,同時將潮海辦事處和留村鎮的9個村莊劃歸經濟開發區。
1999年,劃為營上、留村、段村、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大官莊、華山、靈山、長直、段泊嵐、瓦戈莊、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馬山24個鎮,太祉莊、石門、喬家屯3個鄉,環秀、潮海、通濟3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2001年,經鄉鎮規模調整後,劃為營上、留村、龍泉、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華山、靈山、段泊嵐、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20個鎮,環秀、通濟2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8月,設立北安街道辦事處(原營上鎮)。
2002年5月17日,龍山街道辦事處在原留村鎮的基礎上成立。
2012年8月,撤銷王村鎮,將其原行政區域併入田橫鎮,新成立的田橫鎮政府管轄範圍為原王村鎮政府所轄區域,原田橫鎮政府所轄區域由田橫島旅遊度假區管轄。12月,即墨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原有的17個鎮、5個街道調整為7個鎮、8個街道,分別是撤銷龍泉鎮,設立龍泉街道;撤銷鰲山衛鎮,設立鰲山衛街道;撤銷溫泉鎮,設立溫泉街道;撤銷大信鎮、普東鎮,設立新的大信鎮;撤銷田橫鎮、豐城鎮,設立新的田橫鎮;撤銷金口鎮、店集鎮,設立新的金口鎮;撤銷靈山鎮、華山鎮,設立新的靈山鎮;撤銷段泊嵐鎮、劉家莊鎮,設立新的段泊嵐鎮;撤銷移風店鎮、七級鎮,設立新的移風店鎮;撤銷藍村鎮、南泉鎮,設立新的藍村鎮。
即墨區(青島即墨)
即墨古城片區
2020年6月30日,經省政府批覆同意,調整青島市即墨區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藍村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藍村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藍村鎮政府駐地;撤銷靈山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靈山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靈山鎮政府駐地;撤銷大信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大信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大信鎮政府駐地。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即墨區下轄11個街道、4個鎮:環秀街道潮海街道通濟街道北安街道龍山街道龍泉街道鰲山衛街道溫泉街道靈山街道藍村街道大信街道田橫鎮金口鎮段泊嵐鎮移風店鎮,另有:通濟新經濟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即墨區,位於山東省東部,山東半島西南部,青島市東北部,地處北緯36°18′~36°37′, 東經120°07′~121°23′。東瀕黃海, 南與城陽區嶗山區毗鄰,西與膠州市平度市接界,北與萊西市、煙臺萊陽市接壤,東北與海陽市跨橋相接。東西最長76公里,南北最寬36公里,面積1920.92平方公里。
即墨區

地形地貌

即墨區境內地貌總體為低山丘陵,地面高程多在海拔20-100米之間,平均海拔54.47米。地勢大致呈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約占總面積的54.5%,以位於溫泉鎮與鰲山衛鎮交界處的四舍山海拔最高,主峰海拔326.80米,是本市的最高點;西北部為平原窪地,約占總面積的45.5%。

氣候

即墨區屬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區,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比較明顯。春季風大,空氣乾燥,雨量較小,易發生春旱;夏季雨量集中,災害性天氣較多;秋季常受旱澇威脅;冬季雨雪稀少。年平均降水量708.9毫米,其中夏季約為年降水量的65%。多年平均氣溫12.1℃,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18.6℃。年積溫4410℃,年均無霜期自西向東196-234天不等,年均2726小時,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土壤

即墨區境內主要土壤類型有棕壤土類、沙姜黑土類和潮土類。棕壤分布在東南部低山丘陵區;潮土分布在西部平原區,沙姜黑土分布在平原區中的局部窪地。棕壤土類約占三分之二,其次為沙姜黑土,潮土類最少。另外,沿海地區分布有濱海鹽土。

水文

即墨區境內地表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過境河道引入水。年平均降水量737毫米。東部山丘地區多為花崗岩、玄武岩、地下水水量很少。西部大沽河沿岸地下水較豐富。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6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1億立方米,地下水1.62億立方米。保證率50%時可利用總量2.7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9億立方米,地下水1.35億立方米。全市共有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44座,塘壩439座,攔河閘(壩)37處。全市主要河流有大沽河、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墨水蓮陰河、店集河、大任河、洪江河、王村河、溫泉河、社生河、皋虞河、大橋河共14條。除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匯流於大沽河入膠州灣外,其餘10條單獨入海。五沽河、大沽河、桃源河為與萊西、平度、膠州的分界河,長度101.59千米,流域面積483.6平方千米,其它11條河總長176.81千米,流域面積1128.3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即墨區土地總面積178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2976公頃。

海域資源

即墨區有海域2517平方千米,海岸線183.01千米,有丁字灣栲栳灣鰲山灣等10處海灣(港灣)。有田橫島、大管島小管島女島等24個島嶼,其中田橫島為歷史名島。還有17處礁石、7個岬角、9處灘涂。沿海淺海水面積400平方千米,可供貝藻養殖的水面約3333公頃,灘涂1萬多公頃。

林業資源

2011年,即墨區林地面積共40761公頃,木材蓄積量626855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3%。2011年造林面積1405公頃,其中用材林375公頃,經濟林130公頃,防護林900公頃。

礦產資源

即墨區境內主要有重晶石膨潤土、硯石、麥飯石、花崗岩、玄武岩等。重晶石分布於區境西南一帶,儲量300萬噸以上。膨潤土多見於環秀街道辦事處西山前村,儲量500萬噸以上。花崗石主要分布在鰲山衛鎮一帶。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段泊嵐鎮毛家嶺一帶。麥飯石分布在區境東南部一帶,儲量較大,質地優良,礦床淺露,易於開採。

水利資源

即墨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6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1億立方米,地下水1.62億立方米。地上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過境河道引入水。年平均降水量737毫米;東部山丘地區地下水水量很少,西部大沽河沿岸地下水較豐富。隨區域、年際、季節的不同,降水量變化幅度較大,水資源占有量亦有變化。

人口

民族

截至2022年末,即墨區常住人口136.9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57%。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0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94%,比上年末提高0.11個百分點。
境內除漢族外,還有蒙古族回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瑤族土家族傣族錫伯族怒族等少數民族。

宗教信仰

即墨區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道教依法登記的活動場所是馬山的白雲庵、聚仙宮和鶴山的遇真宮等地;基督教有依法登記的活動場所15處;天主教有依法登記的活動場所1處,位於經濟開發區(潮海街道)的耶穌君王堂。
即墨境內最早的道觀高真宮(位於潮海街道東關村北),建於公元302年(西晉太安元年),道教的傳入應早於此時。至宋、元時期,觀宮庵次第興建。公元924年(後唐同光二年),道人劉若拙自蜀來即修太平興國院(今嶗山太平宮)。公元992年(北宋淳化三年)病逝,葬高真宮前。道教全真派道士邱處機多次來即墨講道說法,遨遊嶗山、鶴山間,留有很多詩篇和刻石。清代境內道教以馬鞍山(馬山)為大叢林,轄不其山的百福庵、四舍山的仙姑庵、丈二山的通明宮、興隆山的玉皇廟、大沽河岸的天宮院、流浩河邊的長直院、天井山的龍王廟、城裡的真武廟、城隍廟、東關的高真宮等20多處廟頭。1999年,建立了馬山道教活動場所。2000年,市宗教局依法為鶴山遇真宮發證登記,為道教宗教活動場所。
公元412年(東晉義熙八年),法顯和尚自天竺等地求取佛經歸來,隨商船漂泊至嶗山,佛教傳入即墨。北魏時,初建法海寺,而後佛寺次第建造。明末清初,即墨黃氏廣修佛寺,先在城裡建準提庵,又在嶗山建華嚴庵(後亦稱華嚴寺)。縣境內之佛教徒均屬臨濟宗,其下又分正統佛教與民間佛教。正統佛教即華嚴庵所屬。民間佛教稱為“號一派”,又分二支,一支是傅家(今屬移風店鎮)之尼姑寺,一支是馬山之白雲庵。白雲庵第一代主持是明萬曆賜號“慧覺禪師”的劉仙姑(今通濟街道山東村人,名貞潔)。縣城東門外慶成寺(元泰定元年建)設僧會司,監執戒律,並負責處理全縣寺庵僧眾之間的糾紛。1992年,重建白雲庵於馬山之東南腳下,奉祀觀音及劉仙姑等。2000年,市宗教局予以登記發證,定為宗教活動場所。庵中尼姑去世後,改為道教活動場所。
附:羅教白衣教
羅教明正德年間即墨人羅清創立。羅清曾為佛教徒,信奉南禪臨濟宗,所創羅教系從其中分化出來的。該教教義以“真空為宇宙”的根本理論,創“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真訣,宣傳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是明、清時一種民間宗教。曾被佛教正統視為異端而加以貶斥,被明、清政府視為邪教而殘酷鎮壓與查禁。羅教主要流傳在運河兩岸,後發展至福建、江西和台灣等地,在漕運水手中擁有很多信徒。羅教設庵堂,供奉羅祖,庵堂大都是漕運水手宿泊歇腳之地,也是孤苦衰老的教徒賴以存活和死後得以安葬的場所。羅教的名稱在即墨知者較少,其教義在民間少有影響。
白衣教明末遺民楊來如創於即墨,是清代民間的一種秘密結社。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奉佛教之法,習儒教之禮,修道教之行,融合三教為一體”。奉白衣觀音為教祖,穿白衣,故稱白衣道。要求教徒戒飲酒、吸菸、貪嗔、妄語、忤逆。嘉慶至光緒年間逐漸興盛,流行於山東、東北一帶,後為清政府取締。
基督教在即墨區有長老會、信義會和浸信會。從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開始陸續傳入。1873年,美國傳教士郭顯德受美國長老會派遣,由煙臺來即墨傳教。1918年,朝鮮傳教士朴尚純等受朝鮮長老會派遣來即墨區設會,稱為山東省中華基督教東海區會。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德國傳教士盧威廉受德國信義會派遣,在縣城西關共濟門裡租房傳教。1929年,青島基督教浸信會在即墨城西關共濟門裡設福音堂。1938年正式成立即墨基督教浸信會。1940年,在北關建教堂和國小;另在北曲、京口(兩地今屬城陽區)各設教堂。1959年,縣境內教會合併,統稱基督教,實行“自治、自傳、自養”,教堂設在北關浸信會原址。1986年成立了“基督教即墨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設立了三個聚會點。1995年,市宗教局為北關教堂、雲橋聚會點、大金家聚會點等6處聚會點頒發了“登記證”。2000年,依法為基督教南泉聚會點、北林戈莊聚會點和康家聚會點等宗教場所進行發證登記。2003年,市宗教局依法給普東聚會點、信特花園聚會點、靈山泉上聚會點等6個基督教活動場所進行了發證登記,即墨區依法登記的基督教活動場所達到15處,有信教民眾約1500人。

經濟

綜述

2022年,即墨區地區生產總值1513.33 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72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760.49億元,增長0.2% ;第三產業增加值664.12億元,增長5.2%。三次產業結構由2021年的5.8:50.8:43.4調整為5.8:50.3:43.9。二產繼續保持對全區經濟的主導支撐,二產比重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三產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2022年,即墨區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其中企業8577戶、個體工商戶1.9萬戶;截至2022年底,全區市場主體總量達29.61萬戶,同比增長2.9%,其中:個體工商戶22.05萬戶,同比增長2.0%,企業7.31萬戶,同比增長6.6%。
2023年,即墨區地區生產總值1594.73億元,增長6.6%。
人民生活
2022年,即墨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81元,增長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11元,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41元,增長6.1%。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即墨區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長14.5%,第二產業下降2.3%,第三產業增長8.5%。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2.0:32.2:65.7,第三產業投資比重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從重點領域看,民間投資下降1.3%,占全區投資比重69.3%。
2022年,即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228.3億元,下降14.9%,其中:住宅196.9億元,下降15.3%。房屋施工面積1324.3萬平方米,下降13.3%,竣工面積152.4萬平方米,增長6.4%。商品房銷售面積172.7萬平方米,下降14.9%,商品房銷售額184.8億元,下降22.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1.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29%。
財政
2022年,即墨區財政總收入304億元,下降20.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9.1億元,增長1%,其中稅收收入83.6億元,下降10.1%,稅收占比70.2%。民生及重點支出得到保障,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2.9億元,其中教育支出 36.9億元,增長 6.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29.4億元,增長37.8 %;衛生健康支出 12.7億元,增長38 %。

第一產業

2022年,即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3.8億元,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54.1億元,林業產值0.01億元,牧業產值28.5億元,漁業產值75.2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1億元。
2022年,即墨區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7.6萬畝,糧食總產量44.2萬噸,減產0.6%,畝產376公斤;花生種植面積12.7萬畝,總產量3.5萬噸,畝產273公斤;蔬菜種植面積17.1萬畝,總產量68.1萬噸。
2022年,即墨區木材產量0.1萬立方米。生豬存欄29.7萬頭,下降5.2%,生豬出欄44萬頭,增長6.1%;奶牛存欄1.6萬頭,下降9.5%;肉食雞存欄655.3萬隻,下降7.6%,肉食雞出欄3383.6萬隻,增長0.3%,蛋雞存欄441.6萬隻,下降8.7%;肉蛋奶總產量22.8萬噸,下降5.9%。
2022年,即墨區漁業水產品總產量30萬噸,增長2.8%,海洋捕撈產品產量5.1萬噸,海水養殖產品產量24.9萬噸。農業機械總動力114.7萬千瓦,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率91%,機耕作業面積5.2萬公頃,機播、機收面積分別為8.9萬公頃、8.3萬公頃。耕地灌溉面積6萬公頃;地膜覆蓋面積1.5萬公頃,下降1%。

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即墨區工業增加值625.21億元,增長0.1%,占GDP比重為41.3%,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6%。從規上工業看,主導行業增長出現分化,紡織業、計算機、通信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呈較快增長,增幅均超過10%,紡織服裝業增長平穩,同比增長5.8%,但主導產業汽車製造業同比下降28.8%。
建築業
2022年,即墨區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總產值162.3億元,同比增長9.3%;簽訂契約額306.6億元,同比減少6%;房屋施工面積129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5%。

第三產業

郵電業
2022年,即墨區郵政業務總收入2.5億元,下降1%;傳送函件12.8萬件,快遞474.9萬件,報刊1496.3萬份。全區電信業務總收入10.4億元,固定電話用戶18.1萬戶;行動電話170.5萬戶;寬頻用戶66萬戶。
旅遊業
2022年,即墨區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85.69萬人次,下降17.6%,實現旅遊總收入110億元,增長10%。年末全區擁有A級以上旅遊景區10個,星級賓館、飯店2家;旅行社13個。
國內貿易
2022年,即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36.2億元,增長0.0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6.5%。從商品零售類值看,化妝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3.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98.4%,新能源汽車類增長9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62.9%。線上消費增勢良好,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速超386.4%,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額比重達到10.7%,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實現行銷額584.1億元,增長37.8%。分行業看,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72.4億元,增長44.9%;限額以上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06.2億元,增長13.9%;限額以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6億元,增長21.5%;限額以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億元,增長26.4%。
對外經濟
2022年,即墨區新簽外資項目54個,增資6個,實際到賬外資(FDI)6.48億美元,下降25.8%。
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582.5億元,下降9.2%,其中出口實現536.8億元,下降6.5%,進口實現45.7億元,下降32.3%。
金融業
2022年,即墨區各類金融機構151家,涵蓋銀行、保險、證券、地方金融組織等多業態,其中:32家銀行機構,45家保險機構,8家證券機構,地方金融組織22家,基金41家。年末全區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609.4億元,比年初增加97億元,增長6.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020.3億元,比年初增加157.4億元,增長18.2%。各項貸款餘額1436.2億元,比年初增加126.5億元,增長9.7%。存貸比達到89.2%。
2021年,即墨區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正式在科創板上市,上市掛牌企業264家,其中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四板掛牌企業254家。保險業務收入18.3億元,增長2.1%;業務支出5.3億元,增長1.9%。在即墨新增資金賬戶6904戶,達到9.5萬戶,證券交易額1140億元,增長2.5%。

交通運輸

即墨區,擁有鰲山、女島2個國家二類開放碼頭,青銀高速公路青新高速公路威青高速公路3條高速公路以及青煙、青威、青沙等國家和省級公路、膠濟鐵路、藍煙鐵路、青榮鐵路貫穿全境。
即墨區(青島即墨)
藍色矽谷
2021年,即墨區擁有各種機動車45.5萬輛,增長7.7%,其中客貨車43.5萬輛,增長7.7%。公路總里程3456.5公里,其中高速路140公里,公路網密度179.9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運量3999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1187萬人公里;貨運量1477萬噸,貨運周轉量398890萬噸公里。

政治

即墨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備註
區委書記
區長
副區長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即墨區駐有: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大學(青島)、德州科技職業學院
2022年,即墨區共有各類學校569處,在校學生21.32萬人,其中幼稚園373處,在園幼兒4.92萬人;國小144所,在校學生8.97萬人;國中35所,在校學生4.37萬人;高中 12所,在校學生2.3萬人;職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7234人;特教中心2處,在校學生452人。教職工總數2.01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

科學技術

2022年,即墨區認定青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69家,其中:國家認定4家,山東省認定16家。
2022年,即墨區專利授權量7748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715件,同比增長112.8%;商標註冊量6422件,有效商標總量達到50774件,增長13.17%;擁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4件,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件,擁有中國專利獎3項,擁有山東省專利獎1項。擁有馳名商標24件。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青島市即墨區文化館。
截至2022年,即墨區有科技文化服務中心17處,各類圖書館(室)1026處,區圖書館藏書量46.14萬冊,區文化館1處,區博物館1處,柳腔劇團1處,影劇院10座,獲青島市以上各類獎勵16項。廣播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人口覆蓋率為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即墨區擁有各類運動場地2365處,等級裁判員24人,向青島市以上單位輸送運動員40名。國民體質監測達標率為94%。舉辦全民健身活動69次,參加全民健身活動2.6萬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即墨區有各類衛生機構1137處,其中醫院37處,鎮衛生院2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24處,診所、醫務室、衛生所、護理站387處,村衛生室644處。共擁有床位5803張,衛生技術人員802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485人,註冊護士3416人。

社會保障

2022年,即墨區參加養老保險人數85.07萬人,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職工數27.34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6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55.1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24.2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22萬人,機關事業單位2.2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3.22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2.88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0.34人。
2022年,即墨區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院19個,社會福利院床位2588張,在院人數807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59萬人,居民低保資金計畫支出2億元。五保戶供養人數735人,五保戶補助金額1956萬元。

歷史文化

起源

即墨 (jí mò)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部,東瀕黃海,南依嶗山,因臨近墨水河而得名(“即”:靠近之意),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於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漢代皋虞古城、王吉墓群、漢之壯武、明朝雄崖古所、鰲山古衛、清代金口古港、北宋金銀書《妙法蓮花經》、即墨刀幣等文物古蹟,已成為即墨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

飲食

即墨區的主食歷來以“乾糧”為主。副食中的葷素菜餚和小菜,品類不同,而其調味均以鹹鮮為主,辛辣次之,甜味較少。清末至民國時期,富豪人家食用的主糧是小麥、穀子和稻米等。除節日風味外,平日的主食是饅頭、餅、稀飯等,副食品多是豬肉、雞蛋、魚類和蔬菜。人們食用的主糧是穀子、高粱、地瓜和其他雜糧。新中國建立後,飲食結構有所變化。20世紀50~60年代,玉米、地瓜、小麥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糧。至80年代,民眾的飲食水平普遍提高,大部分居民以小麥為主糧,輔以其他雜糧,以饅頭、餃子、麵條為主食,蛋、魚、肉、蔬菜等為副食,多數人家備有酒、茶,供待客和自己飲用。部分農民的主糧為小麥和雜糧摻半,副食品除蔬菜外也有魚、肉、蛋調劑。家庭飲食生活中,男女差別的習俗也逐漸改變。90年代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除主食仍以小麥、大米為主外,蛋、奶、魚、肉已成為普通百姓的輔食,逢年過節戶戶舉行家宴,並常備茶、酒以招待客人。
即墨區的特色美食有即墨麻片、即墨老酒、鰲山綠茶、田橫卷煎、金口玉芽芹菜、白廟芋頭、即墨藍莓等。
即墨麻片是一種酥類點心,系即墨城私營茶食店“馥郁齋”的傳統產品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即墨麻片成品為片狀,一般製成長12厘米,寬3.5厘米,厚不到2毫米,色澤乳白,酥脆甜香,營養豐富。其主料有麵粉、白糖、花生油、芝麻仁等。
製作工藝是:先將白糖用開水溶解涼透,加花生油攪勻,陸續加麵粉調成糊狀,再加麵粉揉到硬軟適度,隨之將麵團擀成約1.5毫米厚度的麵餅,把餅表面麵粉掃掉,割齊邊,刷上水,均勻地撒上芝麻仁,用走錘壓實後,切成寬2厘米、長7厘米的片,放到烤盤上烤熟,呈淺黃色即為成品。
即墨區(青島即墨)
即墨老酒:清代稱為“老乾榨”,亦稱“黃酒”。1949年即墨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建即墨黃酒廠。為便於同其他地區的黃酒區別,該廠將其生產的黃酒正式註冊為“即墨老酒”。即墨老酒的主要生產原料為黍米、麥曲和水等。
在釀造工藝上繼承和發揚了“古遺六法”,即“黍米必齊,麴櫱必時,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煁熾必潔,火劑必得”。所謂黍米必齊,即所用黍米必須顆粒飽滿均勻,無雜質;麴櫱必時,即必須在每年中伏時,選擇清潔、通風、透光、恆溫的室內制曲,使之產生豐富的糖化發酵酶,陳放一年後,擇優使用;水泉必香,即採用水質好含有多種礦物質的嶗山水;陶器必良,即在釀造過程中所用容器必須是質地優良的陶器;煁熾必潔,即使用工具和容器必須加熱燙洗,嚴格消毒,以達到預防污染,保持酒味清潔純正之目的;火劑必得,即蒸米的火候必須達到焦而不糊,棕紅髮亮,恰到好處。即墨老酒香型獨特,微苦焦香,溫馨醇厚,餘味深長。
即墨區(青島即墨)

民俗風情

特色小吃
障村豆腐
特色節會
元宵節踩街
即墨柳腔
田橫祭海民俗文化節
即墨九獅圖
馬山文化旅遊山會
即墨大鼓
東京山廟會

風景名勝

即墨區旅遊資源豐富,已發展為以“山、海、島、泉、灘”“城、鄉、夜、樂、研”為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出山地旅遊、濱海觀光、海島暢遊、溫泉度假、古城文旅、鄉村旅遊、音樂體驗等產品。截至2022年底,境內有天泰溫泉度假區、玫瑰小鎮2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2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主要旅遊景區

即墨區主要旅遊景區
景區名稱
等級
景區地址
玫瑰小鎮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墨市靈山鎮西姜戈莊村
天泰溫泉度假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即墨區溫泉街道天泰迎賓路1號
寶湖馬術小鎮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即墨田橫房家村豹虎山
即墨老酒博物館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即墨區龍山街道開河666號
即墨金山滑雪場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即墨區即墨金口鎮金龍路1號
即墨鶴山風景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即墨區鰲山衛街道
備註:名單不全,參考資料:

主要景點介紹

玫瑰小鎮位於墨市靈山鎮西姜戈莊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 “玫瑰小鎮”分為玫瑰種植區、玫瑰產品加工區、配套服務區和私家花園區四大功能區,玫瑰小鎮生態產業觀光園引進種植了世界各地食用、觀賞、藥用等玫瑰200餘種,玫瑰種植面積2600;是一個以玫瑰產業為主導,集玫瑰種植、玫瑰產品生產開發、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度假居住、婚紗攝影、影視基地、科研為一體的生態觀光產業園,青島市首家創客影視文化科技發展中心也已落戶“玫瑰小鎮”。
即墨區(青島即墨)
玫瑰小鎮
天泰溫泉度假區位於即墨區溫泉街道天泰迎賓路1號,是國家AAAA級景區,東臨黃海、三面環山,設施完善,是一處集美食、商務活動、高爾夫培訓、溫泉洗浴、海水浴場、滑雪、天文觀測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大型高端鄉村度假中心。度假區內山海相映、泉海相融,登山可觀海,入海可游島,既可泡溫泉、沖海浪,又可滑雪、攀岩,是進行綜合濱海旅遊的理想之地。地處青島墨鰲山灣的中心地帶。天泰假日溫泉高爾夫俱樂部由青島天泰集團投資興建,球場是墨鰲山灣地區唯一的典型山地特色球場,體現出自然丘陵、溝壑、山川和湖泊等天然障礙與高爾夫運動精髓的充分融合。度假區除了27洞高爾夫球場,球會會所內還提供天然海水溫泉洗浴、別墅、滑雪、海灘、天文觀測、餐飲等商務休閒服務。
即墨區(青島即墨)
天泰溫泉度假區

著名人物

周鴻圖(生卒年不詳),字子固,號昌齡。著有《長四均哈揭錄》三卷。
黃嘉善(1549~1624),字惟尚,號梓山,明朝即墨城裡人。戍邊二十年,為捍衛北部邊疆作出了貢獻。著有《撫夏奏議》《總督奏議》《大司馬奏議》《見山樓詩草》
周如砥(1550~1615),字季平,號礪齋,章嘉埠(屬段泊嵐鎮)人。1589年考中進士,授庶吉士檢討,後改任國子監祭酒。有著作《青黎館集》傳誦於世。
藍田(1477~1555),字玉甫,號北泉,即墨城人。著有《北泉文集》《東歸倡和》《白齋表話》等詩文集,被人們譽為“萬言倚馬才”。
楊良臣(1461~1528),字順卿,號南莊,即墨城裡人。著有《南莊遺詩》。
藍章(1453~1525),字文繡。著有《大勞山人遺稿》、《八陣合變圖說》、《西巡錄》等。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魚,號東溟,明代人,漢諫大夫王吉的後裔。著有《律呂正聲》60卷。
郭琇(1638—1715),字瑞甫,號華野,山東即墨郭家巷(屬即墨鎮)人。清朝康熙年間的清官。
江敦濤,男,漢族,1969年5月生,籍貫山東即墨,出生地山東萊陽。現任重慶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榮譽稱號

即墨是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市。2015年,位居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第15位、山東省縣域經濟“十強”第7位。2016年,即墨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位居全國第9位,成為江北第一縣。2016年5月,即墨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2017年,即墨區入選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18年,即墨區入選中國百強區(第35名)。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工業百強區。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全國百強區。
2019年12月19日,即墨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2020年1月, 入選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94。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90;入選2020中國禮儀百佳縣市。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排名第66。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20年7月,山東省政府通報表彰2019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即墨區獲得“專項評價先進縣”。
2020年9月10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排名第82位。
2020年9月29日,即墨區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列入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020年12月,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2021年8月17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名單。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2022年12月,中國信通院“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第57。
2023年8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區,排名第97。
2023年10月,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