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青唐唃廝囉
- 別稱:欺南陵溫
- 所處時代:吐蕃王朝末代
- 出自:《西藏王統記》
歷史沿革,吐蕃分裂,立足青唐,西夏入侵,政權確立,瞎征降宋,統治措施,
歷史沿革
吐蕃分裂
此期間,從公元9世紀晚期至11世紀,無論在吐蕃本部(今西藏),還是在河隴地區,吐蕃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封建農奴制的因素不斷增長,奴隸制逐漸為封建農奴制所代替;政治上則是出現了一些僧俗首領割據的地方勢力集團。在這些割據勢力中,有贊普後人建立的政權,河湟地區的唃廝囉,就是其中代表。
吐蕃人有尊崇貴族的傳統,被奉為佛的化身的唃廝囉在河湟吐蕃人中有巨大的魅力。因此,宗哥(今青海平安)李立遵、邈川(今樂都)溫逋奇等大首領,得知河州有贊普後人這樣一位政治人物後,立刻以武力將唃廝囉劫持到廓州(今化隆境),建立政權,尊唃廝囉為贊普。
立足青唐
不久,李立遵將王城遷到經濟比較發達的宗哥城,自立為相,挾“贊普”以令諸部,勢力大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九月,李立遵派人到宋朝,號稱聚眾數十萬,爭取宋室的支持。後又上書宋朝的秦州守將曹瑋,請求朝廷冊封其贊普稱號。宋朝廷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僅授於他保順軍節度使一職。對此,李立遵非常不滿。於是在第二年親率3萬餘眾攻打秦(今甘肅天水)、渭(今平涼)二州一帶城寨,與宋將曹瑋戰於三都谷(今甘谷縣境),為宋軍所敗,落荒而走。
李立遵得勢後驕恣好殺,御下嚴暴。唃廝囉對他的所作所為日漸不滿,相互之間嫌隙日深,於是帶領親信和屬下部族來到邈川。以溫逋奇為首的當地首領擁戴唃廝囉為主,自為國相,並派人到宋朝進貢修好,請求封賜。明道元年(1032),宋授唃廝囉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邈川大首領溫逋奇為歸化將軍。後來,溫逋奇對唃廝囉的勢力增長甚為不安,想取而代之,於是發動了宮廷政變,囚禁唃廝囉。唃廝囉被守卒放出,以贊普的地位和威望集部眾捕殺了溫逋奇和其黨羽。平息政變後,唃廝囉舉族遷徙到青唐(今青海西寧)。此後的近百年間,唃廝囉政權遂以青唐為首府,成為這一地區吐蕃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西夏入侵
同時,唃廝囉與遼國亦有往來,元昊稱帝後,遼夏關係惡化。遼為了繼續牽制西夏,曾西聯甘州回鶻、唃廝囉為外援,策劃對西夏用兵。為此,遼在清寧四年(1058)以公主(當為宗室女)下嫁唃廝囉的兒子董氈,共圖夏國。吐蕃與遼貢使的往來,自李立遵時起皆不乏記載。
政權確立
宋治平二年(1065)十月唃廝囉病逝,終年69歲。其第三子董氈繼位,史仍稱唃廝囉後裔的政權為唃廝囉。唃廝囉有三房妻子,前二妻為李立遵之女,各生一子,一為瞎氈,一為磨氈角。李立遵死後皆失寵,各攜其子逃出青唐,磨氈角居宗哥;瞎氈居龕谷(今甘肅榆中境),後其子木征遷河州。董氈為喬氏所出,甚為唃廝囉寵愛,從少年時代起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唃廝囉在世時,董氈就已參與軍政事務,征戰沙場,屢立戰功。他即位後,仍繼續執行其父的施政措施,與宋朝保持著友好關係。宋熙寧三年(西夏天賜禮盛國慶元年,1070),西夏出兵攻宋環(今環縣)、慶(今慶陽)二州,董氈提兵助宋,乘西夏西線空虛,沿邊抄掠,迫使西夏撤兵,宋軍大部分將士才得以生還。
但是,這種友好關係在王安石任相後就蒙上了一層黑色的幕紗。王韶向宋朝廷上《平戎策》,提出“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的主張。王安石於是任命王韶前往秦州主持邊事。熙寧五年,又命王韶率大軍向唃廝囉政權屬下的熙河地區發動了進攻,到次年九月,相繼占領熙(今臨洮)、河(今東鄉西南)、洮(今臨潭)、岷(今岷縣)、疊(今迭部)、宕(今宕昌)等地,“招撫大小蕃族三十餘萬帳”。熙河之役給董氈政權造成了嚴重威脅,加劇了宋朝與河湟吐蕃的民族矛盾,從此這一帶成為戰爭頻仍、烽火不滅的地方,給吐蕃人民帶來了莫大的災難。 宋軍占熙河後,遇到董氈的奮力抵抗。他首先與西夏通好,西夏以公主、秉常妹下嫁董氈的兒子藺逋叱,結為婚媾,共同對付宋朝。同時派出部將鬼章攻打河州,殺宋將景思立於踏白城。董氈侄河州大酋木征也率部助鬼章圍河州宋軍,後因軍力懸殊而敗績。木征降宋,賜名趙思忠,成為宋朝的命官。 熙河之役後,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董氈和宋朝恢復了中斷七年之久的友好關係。熙寧十年十月,董氈派人到宋進貢,宋依舊例回賜。董氈由保順軍節度使改為西平軍節度使,後又由常樂郡公進封武威郡王,其他首領則依其實力授團練使、刺史、本族軍主、副軍主等職。宋神宗接見董氈使者時也稱讚“其上書情辭忠智,雖中國士大夫存心公家者不過如此”。
元豐六年(1083)十月,董氈卒,終年51歲。其養子阿里骨繼嗣。《宋史·吐蕃傳》記述:“阿里骨本于闐人,少從其母給事董氈,故養為子。元豐蘭州之戰最有功。自肅州團練使進防禦使。”由於阿里骨非唃氏家族,所以遭到唃廝囉族人的竭力反對,在這種形勢下,阿里骨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曾一度改變前朝依宋抗夏以自保的政策,欲利用西夏的力量收復被宋占領的熙河地區,並通過戰爭緩和內部矛盾。於是與西夏相約在對宋的戰爭中如能取勝,熙、河、岷三州歸阿里骨,蘭州、定西歸西夏。北宋元祐二年(西夏天儀治平元年,1087)四月,阿里骨令鬼章攻洮州,西夏也出兵圍河州。後因鬼章被宋軍俘獲而結束戰爭,阿里骨收復失地的希望破滅。
阿里骨受挫折後,於次年派人攜帶厚禮到宋朝上表謝罪,並要求釋放鬼章,邊界息兵。宋朝同意了阿里骨的請求,自此,阿里骨與宋朝的關係重歸於好。 紹聖三年(1096)九月,阿里骨卒,終年57歲。其子瞎征繼承青唐主位。
瞎征執政後,唃廝囉家族溪巴溫及其後人、各地的部落首領紛紛據地而治,自立為王,整個政權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瞎征執政之初,宋朝授其為“河西軍節度使”。後來看到瞎征不能控制政局,屬下各有篡奪之心,窺伺河湟已久的北宋認為進取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元符二年(1099)六月命王愍、王贍為正副統軍,由河州北渡黃河進入湟水流域,連下宗哥、邈川諸城,直逼青唐。
瞎征降宋
瞎征和其他首領紛紛往宗哥城降宋。瞎征出走,青唐無主,大首領心牟欽氈父子迎溪巴溫入青唐,立木征之子隴拶為主,隴拶不能控制早已造成的殘局。於是在同年九月同契丹、西夏、回鶻三公主以及大小首領出城降宋。宋軍占領河湟後,由於遇到吐蕃人的反抗,後方供應不繼,於次年開始撤出河湟,當地首領又立溪巴溫第三子溪賒羅撒為主。建中靖國元年(1101)十一月,宋朝授溪賒羅撒為“西平軍節度使、邈川首領”。
蔡京當國後,於崇寧二年(1103)六月再次出兵河湟,次年四月取青唐。龜茲公主及諸大首領開青唐城出降,溪賒羅撒走投奔西夏。北宋在瀕臨崩潰前夕兩度占領河湟,僅維持了20年統治。北宋宣和七年(1125)以後,金兵大舉南下,宋朝江山危在旦夕,無暇西顧,由北宋陝西經制使錢蓋尋找到唃廝囉的後裔,任命他為措置湟鄯事,賜名趙懷恩,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後一名命官。南宋紹興元年(1131),金兵占領河湟。紹興四年,趙懷恩率眾來到閬州(今四川閬中)投附南宋,至死也未再回到河湟。唃廝囉政權及其後人在河湟地區百餘年的統治從此結束。
統治措施
唃廝囉政權統治河湟期間,特別是在唃廝囉和董氈時期,在內外施政方面制定了一些較為得體的措施,因此,其經濟和文化都有長足的發展。據載,牧業是河湟吐蕃人的傳統經濟部門,牧放牲畜是人們的主要生產活動。李遠《青唐錄》說當地人們善逐水草,“以牧放射獵為主,多不粒食”。又農業比較發達,在湟水、洮河、黃河諸水兩岸,宜五穀種植。李遠筆下的河湟竟是一派江南村色,邈川一帶“川皆活壤,中有流水,羌多依水築屋而居,激流而磑”。宗哥川則“川長百里,宗河行其中,夾岸皆羌人居,間以松篁,宛如荊楚”。
貿易也是唃廝囉的重要經濟支柱。西夏崛起後,傳統的絲綢之路受到嚴重威脅,到景祐三年(西夏大慶元年,1036),西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夏對過境商人十分苛刻,沿途“夏國將吏率十中取一,擇其上品,商人苦之”。因此,來往於宋朝和西域的商隊和貢使只得繞道青唐,改走青海故道。當時,在青唐城東就居住著好幾百家往來做生意的于闐、回鶻商人。所以《宋史·吐蕃傳》說:“廝囉居鄯州,西有臨谷城通青海,高昌諸國商人皆趨鄯州貿易,以故富強。” 唃廝囉使用傳統的藏文,向宋朝上表皆用蕃字,時人稱之為蕃書。唃廝囉沒有年號,記年則用十二屬代替,如兔年如何,馬年如何。宗教以藏傳佛教為主,古老的本教在民間仍有極大影響。根據藏文史籍記載,河湟地區是藏傳佛教後弘期“下路弘傳”的發源地,對藏傳佛教在西藏再度弘傳起了重要作用。唃廝囉遷到青唐後,開始在青唐城西建寺院。
此外,在河州建有“積慶寺”,在青海湖海心山島上,也有建有佛院。佛塔則遍布各地。唃廝囉執政者不僅大力提倡佛教,而且自己也信奉佛教,國主處理軍政大事的宮殿旁就供有高數十尺的金冶佛像。岷州的廣仁禪院就是當地吐蕃大首領趙醇忠、包順、包誠等施財建造的,這些都是河湟地區藏傳佛教得以興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