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姑銔
- 拼音:líng gū pī
-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
- 釋義:古代旌旗名
詳細釋義,旌,銔,示例,
詳細釋義
旌
【名】
(形聲。本義:古代用氂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同本義〖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又如:旌旄(古代用氂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鑑》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幡);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到訊息。”——《金瓶梅》
【動】
表彰〖cite;honor;commend〗
旌其所為。——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旌書(表彰的文書);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節烈(表彰節婦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識別〖distinguish〗
誠應寵賞,以旌其美。——曹操《表論田疇功》
又如:旌別(識別;區別)
發揮〖bringintoplay〗。如:旌智(發揮智慧)
表識;表明〖stateclearly;indicate〗。如:旌信(表明誠意)
銔
圓鉟。
筆畫數:14;
部首:釒;
筆順編號:34112431132412
示例
晏平仲端委立於虎門之外,四族召之,無所往,其徒曰,助陳鮑乎,曰,何善焉,助欒高乎,曰,庸愈乎,然則歸乎,曰,君伐焉歸,公召之而後入,公卜使王黑以靈姑銔率,吉,請斷三尺焉而用之,五月,庚辰,戰於稷,欒高敗,又敗諸莊,國人追之,又敗諸鹿門,欒施,高強,來奔,陳鮑分其室。
《左傳·昭公元年》
譯:晏平仲穿著朝服站在虎門外邊,四個家族召見他,他都不去。他的手下人說:“幫助陳氏,鮑氏嗎?”晏平仲說:“他們有什麼好值得幫助?”“幫助欒氏,高氏嗎?”晏平仲說:“難道能勝過陳氏,鮑氏?”“那么回去嗎?”說:“國軍被打敗,回哪裡去?”齊景公召見他,然後進去。齊景公為了派王黑用龍旗領兵而占卜,吉利,請求砍去三尺以後再使用。五月某日,在稷地作戰,欒氏,高氏戰敗,在莊地又擊敗他們。國內的人們追趕他們,又在鹿門再次擊敗他們。欒施,高疆逃亡到魯國來,陳氏,鮑氏分了他們的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