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

露天電影

露天電影就是在室外放的電影。農村一般在曬穀場、學校操場進行,採用8.75mm放映機或16MM放映機、活動幕布。在我國七十年代開始流行,其費用由單位或個人承擔,觀看者不需要買票,可以隨意進場觀看。露天電影剛出現在農村時,聽到有放影的訊息,人們往往成群結隊趕赴幾公里,甚至十多公里以外觀看。現在人們對露天電影帶著鄉愁般的懷念。只因缺乏,而格外感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露天電影
  • 類型:動作
  • 上映時間:1999-10-15
  • 色彩:彩色
基本介紹,播放原理,出現問題,時尚,

基本介紹

放映地點一般是在農村的曬場,遇到下雨天,一般都是提前散場或改期。放映方法所謂的電影也就是在曬穀場的邊上,在泥地里插上兩根竹桿或是小樹桿,再在竹或樹桿的頂部繫上一塊白色幕布,然後在曬穀場中找好位置,擺上機器,調試好,便可開始了。觀眾本村男女老少,當然也少不了附近幾個村的聞訊趕來的青年男女和小孩,很多時候,看露天電影也成了當時不同村男女互相相個面或是談對象的好場所與好藉口。影片以革命戰鬥故事片居多,如《紅日》、《難忘的戰鬥》、《地道戰》、《英雄兒女》、《今天我休息》、《林海雪原》、《海鷹》、《東方紅》等。
露天電影露天電影

播放原理

露天電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視覺暫留”。科學實驗證明,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電影是人類史上的重要發明,它藉助了照相化學、光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和原理。 電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視覺暫留”。
露天電影露天電影
1888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最早提出這個概念,後來他的員工威廉·甘迺迪·迪克森在1889年和1892年之間極大程度地發展了這個技術。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 他們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裡面裝有35毫米鑿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旋轉機構,並裝有一個攝影鏡頭和放映鏡頭。裝上攝影鏡頭時,可以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獲得負片。取下攝影鏡頭,將曝光後的負片與另一條未曝光的膠捲貼在一起曝光後轉成正片。放映時,正片裝入機內。點燃燈泡後,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靜止的畫面以極短的間隔次高速地通過片窗,使影像在觀看者的視網膜上暫留,觀眾便可看到一組活動的畫面。

出現問題

露天活動結束後人群散去垃圾滿地已經成為活動主辦方最頭疼的一個問題。2005年,上海市18座公園首次免費放映露天電影,吸引來無數觀眾享受文化大餐。可是,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以及結束散場時,總有一些觀眾隨意把寶特瓶或者餐巾紙等垃圾丟棄在現場,很煞風景。 為了在電影結束時留下一片乾淨的場地,上海市綠化管理局、靜安區綠化管理局等單位花了不少心思。梧桐大道的兩側插著彩旗,一塊塊提示板上寫著“公共道德首先在公園裡踐行;文明禮儀首先在公園裡倡導”等提示語。入場時,12名志願者又會提醒每一位觀眾:請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大聲喧譁,文明看電影。每個志願者的手中還拿著一把白色塑膠袋,是給觀眾準備的垃圾袋。在電影放映過程中,幾位觀眾無處丟棄食品包裝袋和寶特瓶時,志願者會上前遞給他們垃圾袋。電影放映結束時,志願者們又提醒觀眾把垃圾帶走,做到垃圾隨人走。觀眾們絕大多數都很自覺,人群散去後,現場如觀眾來前時一般乾淨。
露天電影露天電影

時尚

在雅典有一種最獨特的,最有趣的夜晚休閒方式之一就是去眾多戶外電影院欣賞一下露天電影,就像在普拉卡區的Cine Paris。雅典全市各地都有很多這樣的電影院,有些在屋頂,有些在公園。決大多數這種電影院都播放的是原版電影,而且90%都會是英文。這裡的電影院是有酒吧,可以出售啤酒的。同時他們還出售白蘭地,希臘飯後酒以及各種下酒菜。在Cine Paris戶外電影院的周圍通常會有推小吃車的人出售各種小吃,熱豆。
流行時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流行指數:★★★★☆
應該說,露天電影是幾代中國人共有的記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漸出歷史舞台,露天電影一直是豐富生活的重要娛樂項目,尤其在廣大農村。一面幕布、一個放映員、一束光,自己搬來板凳的人們,幾乎構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換片的“中場”,會有人影或大腦袋映在幕布上,幕布白光閃著321倒計時一樣,電影又開始。2000年,文化部門“送電影下鄉”,露天的電影帶著懷舊色彩又出現在農村,不過據報導觀影人數,已非昔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