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從古時起,就有很多宮中的人養貓,即宮貓。明代養“宮貓”,已是登峰造極。
如果“宮貓”得到皇帝的恩寵,那就了不得了,生有風光,死有哀榮。
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中記載:“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鐘愛者,亦加陞管事職銜。”貓兒房是“宮貓”的管理機構。它的職責不僅是管理好大量的“宮貓”,還要在眾多的“宮貓”中選拔佼佼者,獻給皇帝。皇帝喜歡的自己留下,其他則賞賜於皇親國戚。
嘉靖初年,有一隻“宮貓”通體毛色淡青、雙眉潔白,性情溫馴,不亂喊濫叫,不狂咬瘋噬,尤其善解人意。經貓兒房推薦,這隻叫“霜眉”的“宮貓”得到嘉靖皇帝的喜愛,它日夜伴隨皇帝左右。時間稍長,“霜眉” 就熟識了皇帝的日常習性。皇帝起身或外出,它必在前當嚮導;皇帝就寢入睡,它不離左右。如果它遇到饑渴或大小便,也一定要等到主人醒來方才離去……因此,皇帝愈加溺愛,並封它為“虬龍”。“虬龍”死後,嘉靖皇帝傷心不已,下令葬於萬歲山北側,命為“虬龍冢”,並立碑祭祀。
為了解除嘉靖皇帝失“霜眉”之痛,貓兒房又千選萬遴來一隻獅貓,以填補皇帝內心的空虛。據《萬曆野獲編》記載,這隻獅貓死後,“上痛惜,為制金棺,葬之萬壽山之麓;又命在值諸老為文,薦度超升。”這實在難為了那些飽讀詩書的大臣們。一個叫袁煒的侍講學士,因寫出“化獅作龍”之句,得到嘉靖皇帝的非常賞識,後被提升為少宰,加一品入內閣,享盡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