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霑化冬棗生態旅遊區是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霑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是以"品嘗霑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閒"為主題,以冬棗採摘園景點為主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型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
- 地理位置:山東省霑化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 開放時間:9月-11月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30元/人
- 著名景點:親水平台、圓夢橋、瞭望塔
- 景區特色:遊園採摘、體驗棗鄉風情為亮點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區域位置,氣候環境,主要景點,旅遊採摘區,旅遊示範區,冬棗研究所,水上生態園,棗鄉步行街,節日活動,景區特色,所獲榮譽,旅遊信息,交通線路,旅遊指南,
發展歷史
1994年,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下屬的霑化縣冬棗研究所建成,占地總面積180畝,職工58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8人,中級技術人員12人,初級技術人員16人,是全國唯一的冬棗研究所。研究所引進了組培脫毒育苗技術,建成了優樹采穗圃,建成了年產200萬株冬棗成品苗的苗木繁育基地,形成了"一樓一廳,四室四園"的生產經營格局。
2005年,霑化縣下窪鎮依託冬棗資源優勢,籌資200多萬元創建了以東平冬棗示範園為主體的霑化冬棗生態旅遊景區,並於同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06年12月該景區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2007年2月份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遊覽採摘園動工建設,當年9月底投入使用。園區的建成不但為下窪鎮生態旅遊業注入了活力,而且為提升霑化旅遊產業檔次發揮了有力的推動左右。
2008年12月被命名為“山東省旅遊強鄉鎮”。
2012年吸納遊客30餘萬人,實現收入1000多萬元。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霑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面臨渤海灣,又是黃河沖積平原,土壤偏鹼性,氣候也很獨特。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通過鉤盤河—秦口河境內,河段長約57.65公里,由陽信崔家寨北入境,經趙山村向北至下窪、馮家,迤東北與徒駭河匯入套兒河入渤海;流域面積598.2平方公里。
氣候環境
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位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象特徵明顯,四季差別顯著。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90.3小時。年內日照時數,5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歷年年平均日照率為61%,7、8月份明顯低,5、10月份明顯高。年太陽輻射總量歷年平均126.3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輻射量63.2千卡/平方厘米。4-8月份太陽輻射出現高峰,與農作物需光量多的時間相吻合。
降水主要靠夏季風帶來的水氣。雨季的起止和冬、夏季風交匯形成的鋒面進退一致。降水年際變幅大,集中分布於夏季風強盛的夏季,並且多暴雨。年平均降水量575.5毫米,最大年際差641.4毫米。年內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勻。 一般雨季開始於6月下旬或7月上旬,結束於8月中、下旬,雨期近兩個月。歷年雨季平均降水量為376.6毫米。
主要景點
旅遊採摘區
馬武村霑化冬棗生態旅遊採摘區是指永館路南側至冬棗研究所之間的農家棗園區。該區始建於1991年,是全縣發展最早的冬棗園,占地120畝。景區對現有果園進行了整合,以棗農人家休閒遊憩、親手採摘、賞果遊園為主要功能。園中建有棗園游道及游賞果園、農家樂小區、棗林涼亭、觀棗台,並設垂釣處、水上遊樂等場景。在該園區已投資63萬元修建了圍欄,鋪設了綠色長廊,搭建了觀棗台,成為一個集技術培訓、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服務景點。
旅遊示範區
東平村霑化冬棗旅遊示範區分為三大功能區,分別為:靜湖娛樂區、休閒娛樂區和新農村遊覽區。主要的景點有:百米棧道、曲橋、賞綠亭、醉綠廊、品綠閣、親水平台等20多處。為了使遊客能夠遊覽得更加盡興,景區特別設定了二條精典的旅遊線路:採摘之旅和休閒之旅。遊客登上棧道,遊覽在冬棗林中,盡情體驗“人在樹中游,樹在身邊繞”的國園之風,向西望去美麗的秦口河忽隱忽現。走到棧道的盡頭就是木製的賞綠亭,內設有樓梯,遊客可順梯而上,整個景區無限風光盡覽無遺,有“會當臨絕頂”的意境,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遊客走累了,可以到品綠閣歇歇腳、品品茶、嘗嘗冬棗,也可走出品綠閣,到臨水的平台上舉目極望浩淼的湖面,漁人撒網、遊人嬉樂、芙蓉五色、鷺鷗雙飛。
冬棗研究所
冬棗研究所位於下窪鎮南1公里處,緊鄰於一、馬武2村,西與東平相望,環鄉公路從研究所北門經過,環境優美,現有職工36人,冬棗專家4人,教授3人,長期聘請高新一、王玉英兩位教授指導,研究所內各種設施完善,道路平坦,各種規格樹齡的冬棗樹均勻分布於各種植區,同時,內設1500平方米的溫室,1個大型展廳,並建有儲量達300噸的大型氣調庫和專門搞冬棗脫毒育苗的組培樓,在密植園內設有明星林和作家林,來此遊覽寫生的明星和作家在冬棗園內留念,同時還有集全國200餘種的棗資源良種基因庫和綠化苗圃,於成行冬棗樹交叉種植,三百年樹齡的老冬棗樹俯首相望成片棗林,一旁天女夏娃托棗而立,觀望著這豐收美景,一個個傳說在碑文中記敘。
水上生態園
“秦口韻”水上生態公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秦口河兩岸,共投資500多萬元,整個設計以“天人合一”的藝術觀為主旨,力求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建成後景區內流水潺湲,曲徑通幽,山石草木,相映成趣。開闔變幻、移步換景的景觀將與棗花游、採摘游、水上游等傳統“農家樂”生態旅遊方式融為一體;與“冬棗樹祖”、“天女獻棗”、“尾旋灣”及霑化縣冬棗研究所等生態旅遊景點遙相呼應;與馬武、東平兩個生態旅遊景點及該鎮天藍、水碧、氣新的自然環境,一起構成一幅壯觀炫目、立體多彩的人文景觀。
棗鄉步行街
棗鄉步行街位於下窪鎮鎮東商貿區。總規劃面積1.9萬平方米,集購物、休閒、餐飲、娛樂為一體。中心路面寬25米,兩側各為寬5米的人行道,路兩側為局部三層的商貿樓群,水電路訊等設施齊全。該項目是下窪鎮創新小城鎮建設理念,以市場方式經營城鎮的成功範例。採用BOT方式建設,總投資5500萬元,將容納各類工商業戶300家,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於2006年8月破土動工,將於2007年5月份投入使用。
節日活動
1999年霑化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把冬棗樹定為縣樹、10月3日為冬棗節。冬棗節主要活動有冬棗大賽頒獎、霑化冬棗大賽、促銷打假和新聞發布會活動、霑化冬棗產業經貿洽談活動、宣傳文化活動、棗園旅遊採摘活動等。霑化冬棗節烘託了冬棗豐收的喜慶氣氛,舉行了有趣精彩的各種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
景區特色
景區以遊園採摘、體驗棗鄉風情為亮點,內設沿河道、小憩亭、林間道、中歐式觀棗橋等設施。新開發的"農家樂"旅遊項目,以住農家院、睡農家炕、吃農家飯,乾農家活為重點,吸引了大批遊客。五月遊園賞棗花,飲棗芽茶,品棗花蜜,十月入園摘果,秋水泛舟,享受下窪毛蟹和秦口河鯽魚的美味。棗熟時節,適逢"十一黃金周"及"霑化冬棗節"盛會,前來遊園採摘的遊人絡繹不絕。
所獲榮譽
2005年10月 | 國家AAA級旅遊區 |
2006年7月 | 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 |
2006年12月 |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
2008年12月 | 山東省旅遊強鄉鎮 |
2011年 | 最美中國(山東)最佳休閒度假景區 |
2011年12月 | 山東省最具成長力景區 |
2012年6月 | 山東省自駕游示範點 |
旅遊信息
交通線路
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霑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向南10公里直抵霑化大高通用航空城。
鐵路
離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最近的火車站是濱州西站,各大城市的遊客乘坐火車到濟南可轉車經德大鐵路到濱州西站。
乘車
各大城市的遊客乘坐汽車到濱州總站,然後轉乘c969路公車可直達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
自駕游
全國大部方向自駕車從榮烏高速於濱州港出口下高速(左轉)—省道237直行——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約6公里)。
全國大部方向和山東半島方向自駕車先到達濱州市內,沿國道205直行,右轉至省道237,到達霑化下窪冬棗生態旅遊區。
旅遊指南
地址:山東省霑化縣下窪鎮
門票:30元,學生、60歲以上老人、軍人享受半價優惠票。
景區開放時間 :9月-11月7: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