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紅慶,博士,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級高級實驗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紅慶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慣性感測技術
- 任職院校:蘭州大學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主講課程,學術成果,社會兼職,
個人經歷
1992年~1996年 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 本科 工程力學專業 2002年~2005年 空間技術研究院第510所 碩士研究生 物理電子學專業 導師 達道安研究員(510所所長) 2002年~2005年 空間技術研究院第510所 博士研究生 物理電子學專業 導師 邱家穩研究員(510所所長)
研究方向
引力波測量技術、慣性感測技術、弱力測量技術
主講課程
教學及學生指導情況
2016年~2018年 常州大學 本科教學 《機械電子專業英語》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 研究生教學 《機械振動學》 《感測器原理》 指導研究生 常州大學 指導碩士研究生
學術成果
項目成果
1、項目負責人 國防高分專項重點任務 靜電懸浮重力梯度儀技術研究(2011年~2014年) 項目經費 500萬元 靜電懸浮重力梯度儀是重力梯度衛星的核心載荷,由3對靜電懸浮加速度計正交、對稱組合構成,靜電懸浮加速度計要求測量解析度達到10-12m/s2,動態範圍120dB,測量頻率範圍0.005~0.1Hz。 作為項目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論證、開題、組織實施、項目驗收等工作,對項目任務進行總體策劃、計畫執行落實,進行項目分解、指標體系分析與分配設計,重點開展物理探頭部分研究和設計,負責開展敏感探頭設計、製作、探頭結構測試,加速度計綜合測試試驗等,突破指標綜合分析、結構測試、微弱電容信號檢測、伺服動態反饋控制、加速度計綜合測試試驗等多項技術,研製靜電懸浮重力加速度計測量解析度評估值達到2×10-12m/s2,地面實測值8×10-8m/s2(受地面環境影響),測量頻率範圍0.005~0.1Hz,項目為重力梯度測量衛星載荷關鍵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2、 項目負責人 國防高分專項重點任務 衛星平台微振動測量技術研究(2011年~2013年) 項目經費 120萬元 遙感衛星解析度提高,衛星平台的微振動對相機等光學遙感載荷的影響日益嚴重,開展衛星平台在軌微振動測量技術研究,將促進我國超靜超穩衛星平台技術發展,同時在軌測量數據,也套用於衛星成像修正,提高衛星成像解析度。 作為項目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論證、開題、組織實施、項目驗收等工作,對項目任務進行總體策劃、項目任務計畫落實。重點開展項目核心——MHD角振動感測器的研製,通過對磁流體動力學建模、傳遞函式推導和分析、影響因素噪聲分析、磁場研究設計、結構設計等工作,並開展相關工藝研究和測試使用方法研究,提出相關函式法測量,最終國內首次研製成功高精度MHD角速度測量感測器,滿足測量解析度優於0.01角秒,測量頻帶範圍2Hz~500Hz。 項目研製的微振動(加速度測量)測量儀,測量解析度優於10-5g,頻帶範圍0.1Hz~300Hz,測量範圍150mg,已經套用於衛星在軌測量。
3、項目負責人 國防高分專項重點基金項目 基於磁流體動力學效應(MHD)角位移感測器的衛星微角顫振測量技術研究(2010年~2012年)(博士論文課題) 項目經費 80萬元 在衛星平台上的高頻率的隨機振動、抖動,直接影響著星載CCD的成像質量,有關分析表明,角顫振對於成像質量的影響遠大於線振動,開展相關角顫振測量技術研究對提高成像解析度成為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項目負責人,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項目建議書編寫、論證,並實施,通過對國外感測器調研,進行總結分析國外微振動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發展實際需求,重點對MHD角速度感測器主要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設計了利用MHD角速度感測器進行衛星平台角顫振測量的方案,方案具備在軌載荷實測能力;設計寬頻高精度姿態確定數據融合處理的方案,方案採用閉環控制的濾波融合方式,可以有效的將姿態角數據擴展到200Hz以上,有效降低衛星姿態角確定誤差,提高衛星姿態穩定度。
4、專題負責人 軍“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高精度微振動間接測量技術研究(2013年~2016年) 專題經費120萬 項目總經費3000萬 由於衛星在軌資源條件的限制,無法布置大量測量感測器,並且在一些關鍵部位,受到安裝條件的限制,不能布置感測器探頭,因此,需要研究沒有感測器直接測量條件下的間接測量方法;另外,為解決在軌微振動抑制情況,需要獲得在軌干擾振源的信息,需要從在軌微振動測量數據中反演擾源信息,為微振動抑制提供基礎信息。專題的研究目標即解決以上問題。 作為專題負責人,參與開題論證及項目申請,布置專題實施計畫,負責計畫執行落實,專題創造性提出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的形函式法解決間接測量問題,利用通訊信號分析的盲源分離法套用於衛星平台在軌干擾源識別中,通過仿真分析和地面模擬裝置上進行試驗驗證是可行的,間接測量誤差小於15%,干擾源識別誤差小於20%。目前項目正在衛星整星上進行試驗驗證。
5、項目負責人 重力衛星平台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重力測量衛星用質心調節機構研製(2008年~2011年) 項目經費320萬 重力測量衛星對質心要求精度高,為保證在軌測量,需要質心調節機構對衛星質心進行修正。 作為項目負責人,在有限的資料基礎上,分析了質心修正的原理,對比研究了多種方案,設計了簡單可靠的結構方案,研製了原理和改進的工程樣機,並通過了力學、真空等環境試驗。目前項目已經進入型號研製階段。
6、子課題負責人 國家重大專項任務 大型表面張力貯箱研製項目子課題——中性浮力法模擬試驗技術研究(1998年~2001年)項目總經費 1000萬 衛星貯箱是衛星推進劑存儲和供給的基本倉庫,隨著衛星壽命和載重能力提高,大容量貯箱是必然發展,其中大型表面張力貯箱是主流。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貯箱主要利用推進劑表面張力對推進劑液體進行管理。在地面,由於表面張力遠小於地球重力,無法直接實現推進劑有效管理驗證,為在驗證貯箱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出了利用液/液中性浮力方法模擬貯箱推進劑微重力環境,有效模擬和驗證了推進劑在貯箱內微重力環境下的運動情況。 作為子課題負責人,負責研究了液/液中性浮力法的原理,研究了改善模擬表面潤濕性能方法和實施方案,研製了模擬試驗裝置,並完成了驗證試驗,為地面驗證表面張力貯箱液體管理能力提供了支持依據。
7、項目負責人 型號研製項目 嫦娥3號著陸信號裝置研製(2011年~2013年) 項目經費490萬 嫦娥3號落月制動是利用反推發動機降低速度,在降落至月球表面時,需要及時關閉反推發動機,以避免反推力致使著陸器傾倒。在質量和功耗資源都非常緊張的限制條件下,研製了小型可靠的著陸信號裝置,保證了嫦娥3號任務順利完成。該裝置還用於嫦娥4號、嫦娥5號和火星著陸器任務。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要負責了項目方案的選擇論證、詳細設計、研製、試驗測試、交付全過程。
8、項目負責人 工藝改進項目 金屬銣材料還原工藝研究 (2005年~2007年)項目經費300萬 銣原子鐘是一種高精度時間頻率基準,主要利用銣原子能級躍遷發射的光譜頻率作為頻率基準,純淨的銣是銣原子鐘的信號準確率的基本保證。項目利用研製的真空充銣系統,分析了銣提純工藝過程中的反應物材料、溫度、收集過程等因素,設計最佳化了工藝過程和相關參數,提高了銣的收集量和純度,保障了二代導航用銣原子鐘的研製。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要負責了項目的申請論證、方案的選擇論證、試驗設計和最佳化、項目驗收等。
9、研究生課題 電磁模擬微重力下高鋰含量Al-Li合金研製 Al-Li合金具有結構性能號、質量輕等優點,是航天和航空優選的材料。一般熔煉Al-Li合金由於受重力影響,合金中鋰含量受限。課題利用電磁模擬微重力裝置,在AL-Li合金中同時摻雜Cu、Mg金屬,形成高Li含量(7.5%)的三元合金,進一步提高合金強度,合金經過若處理後強度達到400Pa。
社會兼職
1996年9月 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進入航天五院第510所工作 1997年9月 獲得助理工程師資格 1998年11月 擔任510所第九研究室副主任兼支部書記 2001年9月 獲得工程師資格 2002年9月 攻讀碩士研究生 2005年9月 碩士畢業,510所頻標中心 課題組長 2007年5月 擔任510所微重力研究室支部書記兼副主任 2007年9月 獲得高級工程師資格 2013年3月 擔任510所微重力研究室主任兼支部書記 2016年11月 常州大學機械與軌道工程學院 高級工程師 2018年10月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授級高級實驗師(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