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紀鹽類沉積

中國印支期前即早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地質時期,其鹽類沉積的總體特點可以概括為"五期兩型"。

"五期",即5個重要的成熟期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石炭紀、三疊紀。

"兩型",即兩個主要的海相鹽類沉積類型A類和B類。A類蒸發岩系的上、下均為碳酸鹽岩,B類蒸發岩系的上、下以碳酸鹽岩係為主,但向蒸發鹽層過渡部位有泥灰岩、泥岩、粉砂岩等陸源碎屑岩層分布。這兩種置位方式或剖面結構類型,比較鮮明地反映了蒸發岩系發育的大地構造背景和海陸關係等古地理條件。A類蒸發岩系一般位於穩定的大陸板塊的克拉通盆地里,為地表平坦的陸表海和內陸棚海區。B類蒸發岩系一般發育於大陸板塊邊緣的裂谷斷陷盆地里,海灣或毗鄰古陸的淺水陸棚帶等,盆底構造活動性大。在巨型蒸發盆地中,有時從古陸邊緣到遠離古陸的陸棚帶,由B類蒸發岩系逐漸過渡為A類蒸發岩系,或表現為A、B兩類蒸發岩系的上、下旋迴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震旦紀鹽類沉積
  • 外文名:Sinian salt deposits
  • 總體概況:五期兩型
  • 五期: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等
  • 兩型:海相鹽類沉積類型A類和B類
  • 震旦紀沉積:四川長寧鹽礦
簡介,沉積特點,

簡介

中國印支期前即早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地質時期,其鹽類沉積的總體特點可以概括為"五期兩型"。
"五期",即5個重要的成熟期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石炭紀、三疊紀。
"兩型",即兩個主要的海相鹽類沉積類型A類和B類。A類蒸發岩系的上、下均為碳酸鹽岩,B類蒸發岩系的上、下以碳酸鹽岩係為主,但向蒸發鹽層過渡部位有泥灰岩、泥岩、粉砂岩等陸源碎屑岩層分布。這兩種置位方式或剖面結構類型,比較鮮明地反映了蒸發岩系發育的大地構造背景和海陸關係等古地理條件。A類蒸發岩系一般位於穩定的大陸板塊的克拉通盆地里,為地表平坦的陸表海和內陸棚海區。B類蒸發岩系一般發育於大陸板塊邊緣的裂谷斷陷盆地里,海灣或毗鄰古陸的淺水陸棚帶等,盆底構造活動性大。在巨型蒸發盆地中,有時從古陸邊緣到遠離古陸的陸棚帶,由B類蒸發岩系逐漸過渡為A類蒸發岩系,或表現為A、B兩類蒸發岩系的上、下旋迴變化。
碳酸鹽岩系中的鹽類礦床研究較為詳細的是奧陶紀的華北地台鹽類沉積,石炭紀的塔里木地台、河西走廊和南祁連、華南的湘贛交界地區鹽類沉積,三疊紀的上揚子地台鹽類沉積。這些沉積特徵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鹽類沉積特點。

沉積特點

以四川長寧鹽礦為例。
長寧鹽礦主要產于震旦系燈影組一段(下貧藻段)和燈影組二段(富藻段),共2個含鹽層位,是世界上已知成鹽時代較早的海相沉積鹽礦床。該區主要地質構造為長寧背斜,東西長100 km,南北寬20 km,呈不對稱的複式大背斜。礦層埋藏較深,一般都在2600 m左右。頂底板為硬石膏或鈣芒硝層。礦層層數較多,岩鹽與硬石膏、鈣芒硝呈韻律互層產出。鹽層厚,總厚度都在200 m以上,單層厚度可達183 m。岩鹽品位高,含雜質較少,平均氯化鈉的含量高達93%。礦石一般為中粗晶結構,石鹽顆粒大,為半自形晶,只局部有星點狀及斑塊狀鈣芒硝團塊和硬石膏。估算石鹽資源量3263 × 10 t(林耀庭等,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