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雷系海軍

1928年,國民政府表面上結束了全國分裂自治的局面,得以整編海軍。“一二八”事變,海軍“寧海”號在日本進行舾裝工程,多名海軍將領正在日本進行監督接洽。於是,日本以船和人作為要挾,中國海軍只得宣布“中立”,拒絕支援十九路軍的抗戰。日軍艦艇得以在長江自由出入,任意鳴炮示威。這是中國海軍自甲午以來最大之恥辱,受到公眾的廣泛聲討。海軍建設舉步維艱。1932年,在鎮江北固山的甘露寺創立電雷學校,中國現代海軍史上一個嶄新的系統——電雷系,就此誕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雷系海軍
  • 出現時間:1932年
發展經過
電雷學校成立之初,參謀本部將其直屬的江陰電雷大隊撥給電雷學校,該大隊有視發水雷數具,可以做為學員的實習之用。歐陽格還利用自己在浙江外海警察局的關係,調來了“海靜”號巡邏艇、“鎮海”號駁船和“01”號汽艇供學員和學兵們練習布雷用。
1936年,電雷學校在招收了兩期學生後遷往江陰黃山港,改隸軍政部,正式定名為軍政部電雷學校,中國第一支魚雷快艇艦隊也在此時編成。蔣介石親自兼任校長,歐陽格任教育長負責實際事務。學校此時的編制也大為擴充,設立了辦公廳及教務、訓練、軍務、財政、經理5個組,下轄學生大隊、學兵總隊、快艇大隊、魚雷大隊、工廠、醫院和直屬艦船。
抗日戰爭爆發時,電雷學校的快艇已有11艘編入快艇大隊的戰鬥序列,歐陽格親自兼任大隊長,安其邦任隊副。其中1936年接收了8艘英制艇,分別編組為“文天祥”和“史可法”兩個中隊。各艇艇長皆為電雷一期畢業生。
此時的電雷學校已是中國中擁有魚雷快艇最多的作戰單位。為對快艇進行防空隱蔽,學校在黃山下開挖了洞庫;還分別在德國及香港訂購了魚雷快艇母艦各一艘。1937年1月,又用商輪改裝成1080噸的練習艦的“自由中國”號,以教官陳立芬為艦長,供學員赴外洋做遠航訓練用。可嘆的,電雷初建時是指望同時建立快艇與水雷兩支部隊的,但歐陽格為避免閩系掣肘,完全採用外購的英國和德國“S”式、“H”式兩型水雷,成本過於高昂,以至規模太小。從初建到1938年中,電雷共招收學員和學兵4期,總計畢業學生108人,學兵500餘人。
抗日戰爭爆發之時,電雷二期航海科學生兵248名正隨“自由中國”艦在南洋做遠航訓練,歸航時戰爭已經爆發,海岸皆已被封鎖,於是在香港靠岸,人員循陸路返校。淞滬會戰爆發後,江陰電雷學校的魚雷艇偽裝攻擊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
日軍進逼南京之時,電雷學校先遷江西星子,後又退湖南嶽陽。1938年6月28日,電雷學校教育長歐陽格中將因作戰不利罪遭到閩系攻訐,被扣押處決,電雷學校也被海軍總司令部接管。閩系不打算接受尚未畢業的第3、4期學員,學員們也拒絕進入閩系的海軍學校,最後將這批學生轉入遷移到四川萬縣的原青島海校繼續學習;所屬12艘魚雷快艇及其它可用裝備交予海軍總司令部成立快艇大隊參加作戰。電雷學校的歷史自此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