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雜誌(上海1924)

《電影雜誌(上海1924)》1924年5月創刊於上海,月刊,每逢月初出版,由晨社發行,社址位於上海天津路320號晨社營業部,屬於電影刊物。顧肯夫、朱瘦菊、程步高擔任該刊編輯主任,主要撰述人有戈振公、畢倚虹、鄭正秋、王鈍根、周瘦鵑、徐卓呆等。該刊每冊零售價為二角,預約全年一元五角。具體停刊時間和原因不詳,館藏1924年5月至1925年出版的13期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影雜誌(上海1924)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24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電影雜誌(上海1924年)》旨在介紹新影片的劇情,通過藝術的形式,尋找到一個避免煩悶與無意識的光明的方法。而藝術的一切使命,以戲劇所負的獨多,故而戲劇可以成為藝術的結晶。刊載內容由電影評論、中外演職員簡介、劇照、影界珍聞、電影知識、讀者來信和關於國外電影藝術發展水平的評述。
其中,論著部分刊登電影藝術評述,具體包括電影拍攝技術研究,如快慢無線電、銀幕之布置、幻景之攝法、電影攝製法、電影化裝學等;還評論了一些影戲明星,對他們的個人生活和表演水平進行評論,評論的對象有莊嬋珍女士、外國玉堂春等;影評有雨客的《評苦兒弱女》等;還探討了影戲於社會的關係,如影戲與教育、影戲與新聞紙、近年電影觀眾之趨向等。該刊還設定了讀者通信欄目,回答觀眾對於影視相關的觀點、意見和評論,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圖片部分,主要刊登演員劇照和個人生活照片,還涉及導演、製片人及拍攝地等。一些影片的拍攝花絮也通過圖片的形式報導出來,以供讀者閱讀。
《電影雜誌(上海1924)》注重影視評論,刊登了民國時期報人關於電影方面的評論,如王鈍根的《影戲與社會》、余大雄的《我對於經營影戲之忠告》等,反映民國報人對影戲行業的態度。該刊對於近代影戲技術頗具見解,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所刊載的演員劇照也為民國影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圖片資料。

文化傳統

《發刊詞》
人類幾乎把一生的光陰,都消耗在求衣食住裡面。人類求衣食住而維持其生活之目的,卻不論那個大哲學家,也不能說出一個圓滿而實在的答案來。人類如果能夠如鹿豕一般糊糊迷迷地在世界上演那生生死死的滑稽劇,倒也罷了;不幸的人類,卻有了一個比鹿豕發達的思想,常常要想到人生是為著什麼的一個問題。想來想去,人底生生死死總是一個“空”字,於是對於人生,就感到煩悶,無意識,而其結果,就是痛苦。意志薄弱著,竟往往自殺。有許多人,在那黑暗的痛苦人生中,要想一個避免這煩悶與無意識的光明的方法,然而竟辦不到,於是不得不虔神佞佛求仙修道,希望將來的快樂,明知這是虛偽的,卻不能不閉著眼,橫著心,死命地向里鑽。這是何等憑愚與可憐的事啊!實在講一句話,他們是不能得到眼前實現的樂園,才夢想這空中樓閣的樂園的啊!幸而世界上有藝術這一件東西,來安慰人類的精神,否則世界上的人類,早已絕跡了。凡是戲劇、圖畫、音樂、雕刻以及服飾、烹飪、建築,可以使人底精神上有一種感覺者,都是藝術。所以世界上沒有了藝術,物質文明也使永遠不會發達。到今天仍是與五千年前茹毛飲血一樣。所以藝術不但是人生唯一的恩物,並且是人群進化的原動力。不論圖畫、音樂、雕刻、服飾、烹飪、建築,以及別種藝術,他所能給我們感覺到的,只是人生中極小的一片面;沒有一樣,能像戲劇般的能把人生的各方面都描寫而使人感覺到的;更沒有一種藝術而能把別的各種藝術都包含在內如戲劇般的。我們只要有了戲劇一種,而其餘如圖畫、音樂、雕刻……等等,全部有了。所以藝術的一切使命,以戲劇所負的為獨多。所以戲劇可以成為藝術的結晶。……
我們深覺得影戲是社會教育底導線,藝術中至高無上的真品,現代文明底報告錄,構通各民族思想而消弭各民族底誤會與猜忍的利器,所以我們才特地創辦這一種電影雜誌。我們以為影戲是普度眾生脫離悲痛煩悶之境而至實在樂土的慈航。我們又以為我們這電影雜誌是負有這個使命的。這個,我們很希望能與讀者共同勉勵,不負這個使命!
民國十三年四月十日午夜四時顧肯夫作於大中華影片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