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樂隊

電影樂隊

電影樂隊(Кино),是一支於1981年成立在蘇聯列寧格勒(今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搖滾樂隊。樂隊成員包括主唱維克多·崔、主音吉他手尤里·卡斯帕良、鼓手格奧爾基·古里亞諾夫和貝斯手伊戈爾·提霍米羅夫。

1981年夏天,維克多·崔等人組建了名為“加林和雙曲面”的樂隊,不久改名為“電影”。1982年-1983年,樂隊發行了音樂專輯《45》《46》。1984年,發行音樂專輯《Начальник Камчатки》,並通過第二屆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音樂節擴大了影響力。期間因諸多原因,樂隊陣容發生變動。1985年,發行音樂專輯《Это не любовь...》。1986年,發行音樂專輯《Ночь》,該專輯在蘇聯的銷量超過200萬張;同年,其作品被製成合集《Red Wave》在美國發行,這是第一批進入歐美市場的蘇聯搖滾樂作品。1987年,為電影《阿薩》演唱插曲《Хочу перемен》。1988年,發行音樂專輯《Группа крови》,該專輯在柏林圍牆的倒塌之前便在美國發行。1989年,發行音樂專輯《Звезда по имени Солнце》。1990年,維克多·崔因車禍去世,在蘇聯引發了全國性的青年悼念活動;同年,樂隊的最後一張專輯《Чёрный альбом》發行。

電影樂隊的音樂受到英美早期搖滾風格影響,同時又兼有俄羅斯音樂的沉重憂鬱感。樂隊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蘇聯樂壇有著統治地位,掀起了“電影狂熱”(Kinomania)。樂隊解散後,蘇聯搖滾樂的黃金時代步入尾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影樂隊
  • 外文名:Кино
  • 組合成員維克多·崔(Виктор Цой)、尤里·卡斯帕良(Юрий Каспарян)、格奧爾基·古里亞諾夫(Георгий Гурьянов)、伊戈爾·提霍米羅夫(Игорь Тихомиров)
  • 成立時間:1981年
  • 代表作品:Дальше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будем мы、Хочу перемен、Группа крови、Спокойная ночь、Кукушка、Кончится лето、Когда твоя девушка больна、Песня без слов、Звезда по имени Солнце
演藝經歷,主要作品,音樂專輯,演唱會記錄,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演藝經歷

電影樂隊
在蘇聯,搖滾樂最初被認為是“反叛”,受到管控,個人私自錄製、發行搖滾樂專輯是非法的。20世紀80年代,蘇聯政府對搖滾樂的管控有所放鬆,允許公開的搖滾表演。1981年夏天,維克多·崔組建了名為“加林和雙曲面”(Гарин и гиперболоиды)的搖滾樂隊。維克多·崔擔任主唱,他的朋友阿列克謝·雷賓(Алексей Рыбин)擔任吉他手,奧列格·瓦林斯基(Олег Валинский)擔任鼓手。但不久,奧列格·瓦林斯基應徵入伍服兵役。這時期,樂隊參加了一些地下演出,維克多·崔也寫了很多歌曲,例如《Мои друзья》。在成員離隊後,這支樂隊改名為“電影”。在蘇聯搖滾樂隊水族館(Åквариум)的主唱鮑里斯·格列賓希科夫(Борис Гребенщиков)的指導下,維克多·崔和阿列克謝·雷賓開始錄製首張錄音室專輯。這張專輯名叫《45》,是因為專輯時長為45分鐘,也是因為當時蘇聯進口的CD盒式磁帶一面只能記錄45分鐘的音樂。《45》於1982年發行,收錄了《Бездельник》《Дерево》《Электричка》等14首歌曲。這張專輯發行後,維克多·崔和阿列克謝·雷賓發生了一些分歧,尤里·卡斯帕良因此成為了新的吉他手。兩人一同錄製了一張專輯,名叫《46》。《46》於1983年發行,收錄了《Камчатка》《Дождь для нас》《Генерал》等15首歌曲。
電影樂隊
1984年,貝斯手亞歷山大·季托夫(Александр Титов)加入電影樂隊。樂隊發行了第三張錄音室專輯《Начальник Камчатки》,收錄了《Последний герой》《Каждую ночь》《Сюжет для новой песни》等16首歌曲,專輯的風格開始更明顯地帶有新浪潮和後朋克元素;同年,樂隊開始在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由克格勃監管,是蘇聯第一個合法的搖滾樂俱樂部)表演,在蘇聯政府進一步放開對搖滾樂的管控的情況下,他們的演出擴大了樂隊在蘇聯的影響力。伊戈爾·提霍米羅夫不久後又代替了亞歷山大·季托夫,樂隊成員陣容最終確定。1985年,樂隊發行第四張錄音室專輯《Это не любовь...》,收錄了《Весна》《Рядом со мной》《Верь мне》等13首歌曲,這張專輯還收錄了維克多·崔為自己兒子創作的同名歌曲《Саша》。
電影樂隊
1986年5月末,電影樂隊在蘇聯涅夫斯基文化中心舉行的第四屆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音樂節上表演了一系列歌曲,這些歌曲後來被認為是“俄羅斯搖滾音樂的支柱”。之後,樂隊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Ночь》發行,收錄了《Видели ночь》《Фильмы》《Твой номер》等11首歌曲。最初,這張專輯是私下發行的,後來電影樂隊通過蘇聯的國有唱片公司——旋律唱片公司發行了這張專輯。這張專輯在蘇聯的銷量超過200萬張,但由於蘇聯的國企壟斷的相關政策,樂隊成員沒有在這些唱片中得到一盧布。電影樂隊也通過這張專輯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同年,美國人喬安娜·斯汀格雷(Joanna Stingray,當時她姓菲爾茲,Fields)將電影樂隊的作品走私到美國。他們的作品和其他三個樂隊的作品被製成合集《Red Wave》在美國發行,這是第一批進入歐美市場的蘇聯搖滾樂作品。
1987年,電影樂隊為蘇聯電影《阿薩》演唱了插曲《Хочу перемен》,該曲的歌詞主旨是“追求內心的改變,追求內心創造性的變化和自由感”,但在當時蘇聯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該曲被人為地外加上了政治因素,與抗議活動聯繫在一起,在蘇聯各種團體的集會和示威活動中響起。電影樂隊也因此通過這支單曲進一步確立的在蘇聯樂壇的地位。蘇聯末任領導人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在談到引發蘇聯改革的原因時也表示,這首歌曲反映了蘇聯對變革的渴望。
電影樂隊
1988年,電影樂隊發行第六張錄音室專輯《Группа крови》,收錄了《Война》《Спокойная ночь》《Бошетунмай》等歌曲。製作專輯期間,尤里·卡斯帕良和喬安娜·斯汀格雷喜結連理。在喬安娜·斯汀格雷的幫助下,電影樂隊獲得了更加先進的設備。這張專輯是電影樂隊在蘇聯最受歡迎的音樂作品,電影樂隊在蘇聯樂壇掀起了“電影狂熱”(Kinomania)。同時,這張專輯還吸引了蘇聯國外音樂界的目光。在柏林圍牆的倒塌冷戰結束之前,《Группа крови》便通過國會唱片公司在美國發行。1989年,樂隊發行了第七張錄音室專輯《Звезда по имени Солнце》和精選輯《Последний герой》,樂隊也因此登上了人氣的巔峰。1990年6月24日,電影樂隊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了演唱會。
1990年8月5日,維克多·崔因車禍去世,在蘇聯引發了全國性的青年悼念活動。許多蘇聯國民為之悲痛欲絕,5名女子竟因此選擇輕生。蘇聯《共青團真理報》也刊登文章,緬懷維克多·崔,並表示維克多·崔是搖滾樂的“最後一位英雄”(Последний герой,也是樂隊精選輯的名字)。同年12月,樂隊的最後一張專輯《Чёрный альбом》發行。該專輯收錄了電影樂隊的代表作品《Кукушка》,該曲後來被俄羅斯女歌手波琳娜·加加林娜翻唱,成了電影《女狙擊手》的主題曲。波琳娜·加加林娜之後還與中國湖南衛視舉辦的音樂競技節目《歌手2019》上表演了該曲,讓該曲被更多中國人了解。
電影樂隊

主要作品

音樂專輯

共9張

演唱會記錄

舉辦時間演唱會名稱總場次
1990-6-24電影樂隊莫斯科演唱會1 場
  • 1990-6-24   俄羅斯莫斯科市   盧日尼基體育場   1 場   

人物評價

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蘇聯搖滾樂以重金屬和朋克為主,搖滾樂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他們的歌曲的創作還未完全擺脫西方搖滾樂的影響,但其創作內容卻已有濃厚的現實生活指向。電影樂隊便是其中的代表樂隊。樂隊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蘇聯樂壇有著統治地位,掀起了“電影狂熱”(Kinomania)。電影樂隊的音樂受到英美早期搖滾風格影響,同時又兼有俄羅斯音樂的沉重憂鬱感。主唱維克多·崔稱為“俄羅斯貓王”,憑藉冷峻的外表、低聲的吟唱和強烈的朋克思想一舉成名,成為蘇聯青年心中的搖滾歌王與偶像。電影樂隊的歌曲游離於文化背景之外,地球、天空、星辰、太陽、死亡、愛情和夏天都是歌曲的主要內容,在蘇聯年輕人的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印記,主唱維克多·崔也因此被蘇聯青年視為“自由”和“反抗”的化身。
電影樂隊的作品提倡反戰、無核、改革和人民,歌詞優美又極具破壞力,甚至有人拿這些歌詞與俄羅斯“天才詩人”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的詩媲美。和憤怒的嘶吼不同,電影樂隊的音樂簡單、直接,主唱維克多·崔用低沉沙啞的嗓音和洞徹靈魂的歌詞講出蘇聯最底層人們的心聲。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都爭相將維克多·崔作為本國的偉人而加以紀念;而獨立國家國協各國的朝鮮族也以他為驕傲。樂隊解散後,蘇聯搖滾樂的黃金時代也步入了尾聲。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南京大學程明明《冷戰時期蘇聯搖滾文化的歷史考察》、文匯網鳳凰網 綜合評價)
電影樂隊

後世紀念

電影樂隊
維克多·崔在莫斯科市老阿爾巴特大街的紀念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