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

《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建軍、劉美倫、連艷芳、胡利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
  • 作者:劉建軍、劉美倫、連艷芳、胡利民
  • 出版時間:2022年3月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6 頁
  • 字數: 439千字
  • ISBN:9787302587378
  • 定價:68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主要介紹了電工基礎知識及相關套用,共分為8章,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電阻電路分析、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動態電路、互感電路、磁場與磁路、非正弦交流電路。每章都提出了明確的任務,配備了同步訓練內容及章後習題,為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方便。針對各章內容,在章後都安排了與所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實訓課題,旨在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套用。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是根據我國高職高專的教學實際,按照高職高專的教學要求編寫的。在編寫過程中注重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注重知識的可讀性,為學生的自學和提升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電工基礎實用教程(第二版)》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電氣自動化、電子信息技術、供電技術等電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 1 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
1.1.1 電路的概念 2
1.1.2 電路模型 3
1.1.3 電路的工作狀態 3
1.1.4 電路常用術語 4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5
1.2.1 電流 7
1.2.2 電壓 8
1.2.3 電功與電功率 10
1.3 電阻元件與獨立源 12
1.3.1 電阻與電導 13
1.3.2 歐姆定律 15
1.3.3 電壓源 17
1.3.4 電流源 18
1.4 基爾霍夫定律 20
1.4.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21
1.4.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23
1.5 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 26
1.5.1 電容元件 26
1.5.2 電感元件 29
1.6 受控源 32
1.6.1 受控源的概念 32
1.6.2 受控源的類型 33
1.6.3 受控源的伏安關係 34
實驗1 電阻的測量及儀表的使用 36
實驗2 電流、電壓的測量及基爾霍夫定律的套用 40
習題 42
第2章 電阻電路分析 46
2.1 電阻的連線及等效 46
2.1.1 電阻的串聯及分壓 47
2.1.2 電阻的並聯及分流 47
2.1.3 星形電阻網路與三角形電阻網路的等效互換 49
2.2 含源二端網路的等效 52
2.2.1 二端網路 53
2.2.2 二端網路的等效化簡 53
2.2.3 戴維南定理 56
2.2.4 諾頓定理 58
2.3 支路電流法 59
2.4 網孔電流法 62
2.4.1 網孔電流法的標準方程 62
2.4.2 無伴電流源及超網孔的概念 65
2.5 節點電壓法 66
2.5.1 節點電壓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67
2.5.2 彌爾曼定理 70
2.6 疊加原理與齊次定理 73
2.6.1 疊加原理 74
2.6.2 齊次定理 76
實驗3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78
實驗4 戴維南定理及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驗證 81
習題 84
第3章 正弦交流電路 89
3.1 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89
3.1.1 正弦交流電的周期與頻率 90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90
3.1.3 相位差計算 92
3.1.4 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94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97
3.2.1 相量的概念 97
3.2.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98
3.2.3 相量圖 98
3.3 單一元件電路 100
3.3.1 電阻元件電路 101
3.3.2 電感元件電路 103
3.3.3 電容元件電路 106
3.4 RLC串聯電路 109
3.4.1 RLC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110
3.4.2 RLC串聯電路的性質 111
3.4.3 RLC串聯電路的功率 111
3.4.4 三個三角形 112
3.5 並聯電路的計算 114
3.5.1 並聯電路的復阻抗計算法 114
3.5.2 並聯電路的復導納計算法 116
3.6 串聯諧振電路 117
3.6.1 串聯諧振的定義和條件 118
3.6.2 串聯諧振的特點 119
3.6.3 諧振電路的選擇性 120
3.7 並聯諧振電路 123
3.7.1 並聯諧振的條件 124
3.7.2 並聯諧振的特點 125
3.7.3 並聯諧振的頻率特性 126
3.8 功率因數的提高 128
3.8.1 提高電路功率因數的意義 128
3.8.2 並聯電容提高線路的功率因數 129
實驗5 交流電路R、L、C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測定 131
實驗6 諧振電路的研究 134
實驗7 螢光燈安裝及功率因數提高 138
習題 141
第 4 章 三相交流電路 144
4.1 三相電源 144
4.1.1 三相電源的構成 145
4.1.2 三相電源的連線 146
4.2 三相負載 149
4.2.1 三相負載的星形連線 150
4.2.2 三相負載的三角形連線 152
4.3 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154
4.3.1  0 ? 0連線與 ? 連線的電路 154
4.3.2 △? 、 ?△、△?△連線的電路 155
4.3.3 三相電路的功率計算 156
4.3.4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157
4.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159
4.4.1 不對稱 0 ? 0連線的電路 160
4.4.2 不對稱 ?△連線的電路 161
實驗8 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 163
習題 166
第5章 動態電路 169
5.1 換路定律及初始值計算 169
5.1.1 動態電路的過渡過程 170
5.1.2 換路定律 170
5.1.3 初始值的計算 171
5.2 直流激勵下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173
5.2.1 RC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173
5.2.2 RL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176
5.3 直流激勵下一階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178
5.3.1 RC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178
5.3.2 RL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180
5.4 求解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183
5.4.1 三要素法的含義 183
5.4.2 三要素法的套用 184
5.5 階躍函式和階躍回響 188
5.5.1 階躍函式 189
5.5.2 階躍回響 190
5.6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192
5.6.1 RLC串聯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192
5.6.2 零輸入回響的三種情況分析 194
實驗9 RC一階電路的回響測試 196
習題 199
第6章 互感電路 204
6.1 互感與同名端 204
6.1.1 互感 204
6.1.2 互感電壓 206
6.1.3 互感線圈的同名端 206
6.2 互感線圈的串聯 210
6.2.1 兩線圈順向串聯 211
6.2.2 兩線圈反向串聯 211
6.3 互感線圈的並聯 214
6.3.1 同名端相連 214
6.3.2 異名端相連 215
6.3.3 兩線圈一端相連 215
6.4 空心變壓器 218
6.4.1 空心變壓器的概念與方程 219
6.4.2 空心變壓器的計算 220
6.5 理想變壓器 223
6.5.1 理想變壓器的概念 223
6.5.2 交流鐵心線圈上電壓與磁通的關係 224
6.5.3 理想變壓器的電壓變換 225
6.5.4 理想變壓器的電流變換 225
6.5.5 理想變壓器的阻抗變換 226
實驗10 互感電路測量及同名端判斷 228
實驗11 單相鐵心變壓器特性的測試 231
習題 234
第7章 磁場與磁路 239
7.1 磁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39
7.1.1 磁場的基本概念 239
7.1.2 磁場的基本定律 242
7.2 鐵磁材料的磁化 248
7.2.1 磁化及磁化曲線 248
7.2.2 鐵磁材料的分類 250
7.3 簡單磁路的計算 252
7.3.1 磁路計算的基本概念 252
7.3.2 已知磁通Φ求磁化電流 253
7.3.3 已知磁化電流求磁通Φ 254
習題 255
第8章 非正弦交流電路 257
8.1 非正弦周期波的諧波分析 257
8.1.1 諧波 258
8.1.2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諧波分析 258
8.2 波形對稱性與所含諧波分量的關係 261
8.2.1 對稱性與諧波分量的關係 261
8.2.2 非對稱性非正弦周期波的諧波分析 263
8.3 非正弦周期波的平均值與有效值及功率 265
8.3.1 非正弦周期波的直流分量和平均值 265
8.3.2 非正弦周期波的有效值 266
8.3.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功率 267
8.4 非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計算 269
習題 273
附錄 A SI單位及其輔助單位 277
附錄B 常用數學公式 279
附錄C 複數簡介 282
附錄D 星形-三角形變換計算程式 287
參考文獻 28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