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影響下大都市商業的業態回響與功能空間重組》是依託福州大學,由馬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商影響下大都市商業的業態回響與功能空間重組
- 依託單位:福州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妍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針對我國實體店鋪顧客大量流失,閉店潮等問題,以北京市為例,運用商業地理學、隨機效用等相關研究理論,基於歷史數據、文獻和實地調研建立資料庫,運用空間計量分析等方法,識別電子商業發展對傳統商業業態及其功能空間演變的作用機制、傳導途徑和主要影響要素,刻畫演變過程。從微觀主體入手,追蹤消費者行為的轉變過程,測度電子商業對大都市消費者行為轉變的驅動作用和影響程度,分析消費者需求的時空分異,總結不同屬性消費者行為的模式、動機和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探討基於消費者需求時空分異的大都市商業業態回響和功能空間重組的需求、趨勢和模式,為大都市商業功能空間重組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建議。研究目的與國際前沿研究接軌,為城市地理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中國範例,從而豐富行為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理論研究;研究成果不僅對案例城市商業空間功能提升提供理論指導,還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參考借鑑。
結題摘要
本研究在電子商業快速發展對實體商業空間產生較大衝擊的背景下,對北京市的零售商業空間分布進行分析識別了其自2013年的零售商業空間結構變化。研究發現,自2013年以來北京市零售業的空間結構主要表現為郊區新城商業空間的快速產生和發展,以及便利店規模和數量的快速增加。在此基礎上,課題分析了北京市主城區居民零售業消費行為特徵。發現石景山區和豐臺區居民高頻度網路消費占比最高,而海淀區和朝陽區的高頻度網路消費行為較少。進而構建消費者消費選擇模型,發現影響消費者實體商鋪消費的最主要原因雖然就不同業態有所不同,但主要受距離、可達性和商品種類影響。因此,在未來的規劃實踐中,要提升實體商鋪的競爭力和商業活力則需要加強其商品種類、空間可達性。本課題的研究結果表示,自2013年以來北京市零售商業空間結構變化較大,但是多級多中心的整體特徵沒有發生變化,並沒有出現“兩端大中間小”的空間格局。因此,結合消費者行為調查,本研究認為未來大都市多中心和多等級零售商業網點的規劃建設依然必要,其中尤其需要注重規劃培育以便利店、小型超市為主的零售商業中心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便利性,同時提升以餐飲、服裝、日用品等綜合業態為主的區級商業中心空間可達性和服務覆蓋度,並最佳化市級商業中心的特色和業態綜合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