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畫家。早期從事牆紙設計和商業藝術。20世紀20年代與巴黎的超現實主義者交往甚密,並開始潛心作畫,宗法超現實主義畫風。早期作品包括《會飛的塑像》(1927)和《漂亮的俘虜》(1931)。成熟期的作品色彩更為鮮明,物體位置並列,常以海和天空為題材。代表作有《風雲將變》(1928)、《庇里牛斯山上城堡》(1959)。
勒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里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畫風帶有明顯的符號語言。出生於埃諾省萊西納,是裁縫父親利奧波德·馬格里特(Léopold Magritte)的長子,母親則做女帽的銷售。童年時常常搬家,10歲時就開始學畫,1912年母親投河(桑布爾河)自殺,原因不明。他青年時在布魯塞爾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就學兩年,1918年畢業後曾在壁紙工廠負責花紋設計。
1919年,他開始對未來主義和奧費立體主義產生興趣,並受到大他十歲的義大利畫家基里訶的影響,開始了超現實主義的風格。1922年他與童年玩伴若爾熱特·貝爾熱(Georgette Berger)結婚。(兩人在1913年認識)
1926年,他開始全職繪畫,並於同年畫成《迷失的騎師》(Le jockey perdu),為第一幅超現實主義作品。並在1927年在布魯塞爾舉行首次的個人畫展,但遭到大量侮辱性的批評。這次失敗使他感到鬱悶,於是他移居巴黎。後來他又回到布魯塞爾,與他的弟弟成立一間公司,賺取生活收入。
1927年到1930年間,他移居巴黎。在這期間,他認識了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並加入了超現實主義者的行列,大量的創造出具有神秘語意的迷人畫作,同時也為許多時裝海報或樂譜封面進行商業平面設計,1936年他的作品曾到美利堅合眾國紐約展出,後來又在1965年現代藝術博物館、1992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回顧展。
在納粹德國占領比利時王國期間,他堅持留在布魯塞爾,因而與安德烈決裂。在這段時期,他放棄在作品中展現野蠻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後來又恢復了。他的畫風變化不大,但也有稍許改變,例如1943年-1944年的“雷諾瓦時期”和1947年-1948年的“野獸派風格時期”等。
晚年他定居在比利時布魯塞爾。1967年8月15日因胰臟癌病逝,死後葬在蘇哈比公墓(Schaerbeek Cemetery)。
1922年,馬格里特看到了契里柯的複製作品《愛之歌》,馬格里特從此確定了自己的風格。1925年,馬格里特進入了超現實主義時期,他做於這一年的《兩姐妹》,實際上是一個女孩白天和夜晚的雙重形象。1926年他創作的《受威脅的兇手》,則是比較典型的,以日常生活為基礎,然而是十分恐怖的、色情的馬格里特慣用的題材。
1927年8月,馬格里特遷居法國郊區,與勃勒東、艾呂雅又密切交往。此後的3年,是馬格里特創作上的豐收時期,他的傑出的作品都作於這一階段。
由於對巴黎爭論和癲狂氣氛的厭倦,馬格里特於1930年回到布魯塞爾,與巴黎這個世界藝術中心遠離,他不再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現代藝術回顧展上,馬格里特再次被人們所認識。
馬格里特一生的風格變化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響,而專注於創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滿特殊構想的形象。他的繪畫作品仿佛謎語一般讓人猜想,作品裡浮現一種死寂的安靜,表達的觀點含括了從政治到哲學的理性世界,對於其他大師們常用的有關男女情愛的題材,馬格里特極少涉及。
勃勒東稱馬格里特的作品是“最清晰的超現實主義”。馬格里特的創作對西方現代繪畫,特別是對達利、馬宋及年輕一代的波普藝術家有較大的影響。
馬格利特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法國。後多次參加在歐美舉行的重要畫展,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畫家。1960年在美國舉辦第一次個人回顧展。其國際聲譽尤以1965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回顧展達到高潮。
馬格利特的繪畫風格基本保持了被稱之為精密、神秘的現實主義,或魔幻現實主義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真實地表現日常場景,不作變形歪曲,但事件與細節的意外組合,產生奇特怪誕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來一瞬間,在不清醒狀態下所產生的錯幻視覺,具有超凡的想像力,形成了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獨具一格的畫風。
他最有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畫作為一幅寫有“你看到的不是菸斗”的菸斗畫作。
創作於1929年,名為《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此畫經常被用來解釋超現實主義的觀點,並用於書籍和教學上。此外後世的學者認為他母親的投水自殺]對他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此點可由他許多關於破碎的女體畫作看出。
Google全球首頁於2008年11月21日將Logo改為雷內·馬格利特風格的圖片(由Golconda和The Son of Man混合製作而成),以紀念他110歲冥誕。
菸斗畫作
馬格利特最為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畫作為一幅寫有你看到的不是菸斗的菸斗畫作。創作於1929年,名為《形象的叛逆》(The Betrayal of Images)。此畫經常被用來解釋超現實主義的觀點,並用於書籍和教學上。此外後世的學者認為馬格利特母親的投水自殺對他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此點可由他許多關於破碎的女體畫作看出。
繪畫與圖形創意之關聯
馬格利特是超現實主義畫家當中最獨特的一員,他的非常規想像和富有哲理的思想不僅給我們的圖形視覺語言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思索,同時也深深影響了現代視覺傳達藝術。
設計工作者都知道,創意的圖形表現是通過對創意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統分析,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將想像、意念形象化、視覺化。以下筆者將從圖形創意的角度分析馬格利特的繪畫作品。
《錯誤的鏡子》作於1928年,描繪了一隻人的眼睛,及投射在這隻眼睛視網膜上的藍天白雲。在馬格里特看來,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錯誤的鏡子,因為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世界上沒有眼睛看得見的“真實”,因此繪畫的“真實”只是圖解了人眼睛的幻覺而已。這真是一個讓人頗覺怪誕的理論。在馬格里特作品中,夢幻的感覺並不由於變形和歪曲,而是由於不可思議的奇怪並置所產生的衝突。事實上,超現實主義者所追求的那種“痙攣性的美”就隱藏在那種精密真實的場景的表皮之下。
在眾多紙上繪畫作品之間,還有這樣一個畫瓶《兩個人在對話》。也許是因為藝術形式的不同,我不得不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它的身上。還是一片藍天白雲的背景,上面赫然立了個門,古老的木門,木門上還有一圈一圈的年輪般的痕跡。我有一種想法,雖然自己都覺得與畫家的時代不太匹配,但卻又的確符合現代的一種社會情境:畫面上易見,兩個人站在那裡,冰冷的木門不僅使人與外部世界隔絕,還“用”門上的“黑洞”無情的吸走了兩個人說話發出的聲波。我們不禁吶喊: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可恨的“鐵門”!多么可憐的人兒們!當然,畫面的本身可能並未意義如此,但是,它的確展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廣闊的世界裡,只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木門上,縮影這兩個人的親密對話,的確,這個歷史太久遠了。
弗洛依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超現實主義藝術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學說揭示了沉睡於人們心底、不被人們的意識所觸及,但對人們的行為具有決定意義的所謂無意識和潛意識。根據弗洛依德的觀點,夢是無意識、潛意識的一種最直接表現形式,是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種發泄,它剝露了人的靈魂深處秘而不宣的本質。而藝術創作也如同夢幻一般,是潛意識的表現和象徵。以此為源,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強調夢幻的萬能。他們認為,夢幻能顯示“生命永恆”的“彼岸”,只有用夢幻糾正現實,改變現實,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牆,達到神妙的超現實的境界。
美國等許多歐美國家,隨著超現實運動的蓬勃發展,在亞洲的日本也曾出現了超現實主義團體。超現實主義不僅出現在二十世紀詩歌、戲劇、電影、繪畫等藝術領域,並且還滲透到二十世紀許多西方人的思想行為之中,是西方文化藝術發展史上重要流派之一,是二十世紀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
“超現實主義”一詞是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的首創,他在談到自己的“超現實主義戲劇”《蒂蕾西婭的乳房》時說:“當人想要模仿行走時,卻創造了完全不像腿的車輪,這樣,他便不知不覺地做了超現實主義的事情。”這就告訴我們,人即使是模仿自然,也應該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和想像力,不可一味刻板地照搬自然。超現實主義不滿足於對社會現實採取簡單的否定態度,他們在探求改變這種社會現實的過程中,重視對人的內心世界的挖掘和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他們希望通過這種研究找到解決人生問題的鑰匙。超現實主義脫胎於“達達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為基礎又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使人擺脫理性的、道德的、乃至心理上的束縛,獲得人生完整意義上的自由。
可以說,超現實主義的鼎盛時期是1924年至1926年,即在其領袖人物布雷東兩次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之間。在超現實主義運動中,義大利畫家契里柯是個重要的領袖人物,他是超現實主義成員的偶像。他指出:要使藝術作品永遠不朽,就必須跳出正常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