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天體測距法是利用雷射技術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出現於60年代雷射技術問世之後。僅限於測定月球和人造天體的距離。基本原理是將雷射發生器產生的雷射光束通過望遠鏡發射到天體上,然後用望遠鏡接收由天體反射回來的雷射回波,並用計數器測出雷射束往返的時間間隔t,便可算出天體距離S,顯然S=1/2tc,其中c為光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射天體測距法
- 定義:利用雷射技術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
雷射天體測距法是利用雷射技術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出現於60年代雷射技術問世之後。僅限於測定月球和人造天體的距離。基本原理是將雷射發生器產生的雷射光束通過望遠鏡發射到天體上,然後用望遠鏡接收由天體反射回來的雷射回波,並用計數器測出雷射束往返的時間間隔t,便可算出天體距離S,顯然S=1/2tc,其中c為光速。
雷射天體測距法是利用雷射技術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出現於60年代雷射技術問世之後。僅限於測定月球和人造天體的距離。基本原理是將雷射發生器產生的雷射光束通過望遠鏡發射到天體上,然後用望遠鏡接收由天體反射回來的雷射回波,並用計...
人造衛星雷射測距是套用人造衛星雷射測距儀,精確測定地面測.站至裝有後向反射器的衛星的距離和根據衛星的軌道要素用來精確計算測站的地心坐標等數據的方法。與經典的天文大地測量方法相比,優點是不需測量衛星方位, 避免了大氣折射等的...
雷射測距法 它比雷達測距法更精確。但目前只適用於很近的天體,如人造衛星和月球。它的工作原理與雷達測距法相似。 太陽系外較近的天體 三角視差法 對離太陽100秒差距範圍以內的近距星,都可利用三角視差法測定它們的距離。但對距離...
測定天體的距離是天體測量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儘管方法很多,但要得到可靠的結果是不容易的。因此,對於某一天體,應儘可能採用幾種方法分別測定它的距離,然後相互校核,才能得到可靠的結果。雷射測距 測程方程 Pr=(Pt*Kt*Kr*Ar*p*...
天體照相儀對天體進行照相定位,即從底片上某些已知星的坐標推算出其他星的坐標。在長焦距照相儀每隔半年拍得的兩張同一天區的照片上,可以測定距離在一百多光年以內的恆星三角視差。雷射測距儀能記錄雷射束在儀器與目標間的往返時間,從而...
內容涉及雷射測距的理論基礎、測距系統的基本組成、測距數據的採集與處理以及在地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的套用。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衛星雷射測距技術的產生、發展以及相關的國際組織機構,闡述了常用的坐標系統和時間系統;然後從雷射測距的基本...
天文儀器和方法,天文學研究的對象是天體,而絕大部分天體人們直接接觸不到,只能通過它們的輻射進行研究。從這一基本特點出發,人們不斷創造出各種天文儀器和觀測方法。簡史 在古代,人們就已經創造了一些天文儀器,如中國的渾儀(見渾儀...
通過測量一束雷射(或雷達波)往返月面所需的時間,可驗證三角視差測距法的正確性。將這種視差測量與行星運動的克卜勒定律結合起來,可得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到太陽的距離。以日地平均距離為基線觀測近星在遠星背景上的視差角,用上述方法可...
第一種是雷射測距法,控制網是由間距約為1000公里的雷射反射器這樣特殊的測量“覘標”所構成,這些反射器是在美國“阿波羅”11號、14號、15號和蘇聯“月球”17號等空間飛行任務中安置的。由地面上的雷射測月裝置測定這些覘標和地球上...
《近代物理專題》是2010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友林、姚乾凱。本書內容有近代物理概論、雷射技術、超導物理、納米科技、現代通信、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天體物理等。內容簡介 《近代物理專題》是為物理類各專業本科生介紹近代...
雷達天文學( radar astronomy )雷達天文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發展,已從無線電波段的雷達發展到光波段的雷射雷達,研究對象也從太陽系內天體擴大到人造天體。它的測距和定位已成為當文觀測中精度最高的一種手段。在人造天體的精確測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