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天明

雷天明

雷天明,原名雷盈鑒,1916年4月出生於湖北省房縣城關鎮蓮花村雷家灣一地主家庭。他4歲時,母親病故,8歲時,父親赴省開會途中被人害死。從此他成了孤兒。

雷天明童年時,很有志氣。母親死後,他跟父親一起生活,6歲啟蒙讀書,學習非常刻苦,父親死後,他在叔叔們的照顧下,仍堅持上學。雷天明的麼叔雷振殿,曾留學日本,學紡織專業,回國後在武漢工作。為了培養雷天明,專程從武漢回房縣,把12歲的雷天明接到武漢讀書。雷天明到武漢後,先在江漢國中學習,後升入江漢高中學化工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天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
  • 出生日期:1916
  • 逝世日期:1947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湖北省農業專科學校
  • 信仰: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雷天明(1916-1947)
湖北房縣人。1936年入湖北省農業專校。後投身革命。1938年隨共產黨員龐俊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同年7月,經龐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以各種名義主辦、編輯《動員日報》、《五月》雜誌、《民先日報》,建立地下黨組織。1940年進入鄂豫邊區根據地,先後任新四軍師政治部秘書,團政治處主任,鄂中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地委統戰部長,江漢軍區政治聯絡部長,中原軍區二縱隊政治部副聯絡部長,江漢獨立第一旅三團政委。1946年8月,任鄂西北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鄂西北專員兼房縣縣長等職。後被捕犧牲。

人物事跡

1938年春,雷天明放棄學習機會,由省政府民政廳介紹,以鄉政助理員的公開身份回房縣開展工作。
房縣是鄂西北邊陲重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賀龍率領紅三軍在此建立過革命根據地,民眾基礎較好。抗戰爆發後,在外讀書的房縣藉青年學生,奮不顧身,投入抗戰。他們以國家大事為重,放棄學業,回到故鄉,組織宣傳,喚醒民眾。1937年冬,在上海大廈大學讀書的張吾純,回到武漢,約集許蔭民、許澄宙、鄧荔等十餘人房縣旅漢學生,組成“抗日救亡宣傳團”,推許蔭民、張吾純為正副團長,長驅千里,返回房縣,在古老的山城燃起抗日烽火。他們回房縣後,成立了“房縣抗戰動員委員會”,開展了一些抗日宣傳活動。雷天明回房縣後,在西關國小任教,並推選為動員委員會委員。雷天明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很強,回房縣不久,就充分展示了才華。他與先行回房縣的青年學生組織了“抗日救亡演出隊”,在學校和居民中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話劇,一時間,房縣城郊到處響起了高亢的抗戰歌聲。鑒於當地民眾渴望知道抗戰訊息,而外地報紙,因交通不便,輾轉傳遞,頗費時日,雷天明、張吾純、許蔭明等著手籌辦《動員日報》,報紙以報導抗戰訊息和國際新聞為主要內容,以激勵人民愛國熱忱,動員人民抗戰為宗旨,訊息來源主要商請無線電台台長朱韓修和醫生屈子昭用耳機收聽廣播供給。
193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共產黨員龐俊、吉維學、鄒則民、曾陶坤、鮑瑞琴五位同志,到房縣開展工作。公開身份是成立合作辦事處,組織合作社,發放貸款。龐俊任合作辦事處主任指導員。主要任務是組織民眾、發動民眾、秘密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動員民眾,參加抗戰。龐俊未到房縣前,通過鄂北地下黨,基本上了解了房縣進步青年的基本情況,到房縣後,就與雷天明取得了聯繫,並和天明在同一個學校教書,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雷天明在大學讀書時,就結識過共產黨員,參加過學校黨組織開展的活動,對黨的綱領、性質、任務有所了解。通過對龐俊的接觸,對黨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在龐俊的領導下,雷天明工作更加積極、主動。他們以西關國小為陣地,以教員的合法身份開展工作。雷天明在學校教國語、英語和音樂,工作量很大,擔子很重,他堅持邊教學、邊宣傳,利用合法講台宣傳黨的抗日救亡政策。為了廣泛深入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雷天明爭取一切機會,利用一切形式,深入工廠、深入農村、深入街頭教唱抗日歌曲,與民眾親切交談、徵詢意見、回答問題、發表演講,他的演講慷慨激昂,入情入理,對聽眾頗有說服力,深受鼓舞。後來,他又組織進步學生,創辦了《五月》抗戰刊物,成立了抗日救亡宣傳隊、歌詠隊,拉上街頭表演,走進廣場公演,師生同台,演的逼真、動情,傾城往觀,轟動一時。雷天明不僅是一個有才能的組織者、領導者,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和演員。他曾扮演《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送丈夫去當兵》、《罵汪精衛》等劇目主角。他獨唱《流亡三部曲》時,音色悲壯,扣人心弦。為適應民眾需要,擴大宣傳效果,雷天明利用星期天或假期先後到城郊的百果樹、三海堰,以及下店子、上當河公演。每到一處,深入民眾,親切交談。在蛤蟆石演出時,他了解到茅坪鄧保長買賣壯丁,借端敲詐的劣跡,隨即編寫了一段數來寶,歷數了保長罪行,正好這個保長在場,就讓民眾將其推出示眾,民眾無不拍手稱快,都說:“演的是真戲。”
經過革命鬥爭的考驗,1938年7月,龐俊介紹雷天明加入中國共產黨。雷天明入黨後,工作更加積極,經常忙到深夜,他將一大批進步青年緊緊地團結在自己周圍,為建立房縣地下黨組織,奠定了基礎。
1938年10月,由於革命鬥爭需要,鄂北特委派雷天明到襄樊開展地下工作。1939年春,國民政府解散了鄂西北各縣抗日救亡團體,逮捕了在房縣工作的共產黨員,抗日宣傳活動和黨的組織,受到很大挫折。為了發動民眾投入抗日戰爭,鄂北特委派雷天明、蔡錦盈(又名蔡競、江津)再次回到房縣,宣傳民眾,發動民眾,物色對象,發展黨員,重建地下黨組織。
雷天明回到房縣後,重新組織了一部分積極分子,開展抗日宣傳,並秘密進行建黨工作。到1939年11月,天明和蔡競先後在城關、軍店發展了劉晏春、汪道生、孫運光、蔡靈龍、李道潤、余錦蓉、陳正西等一大批黨員並建立了地下黨支部,天明任書記。黨組織建立後,房縣抗日宣傳活動,聲勢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深。中共黨組織的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縣黨部的注意。縣黨部書記劉貫儒派出密探,偵察共產黨組織活動地點,帶領警察中隊赴軍店逮捕了共產黨員蔡錦盈,房縣縣委書記馮錫三,並對雷天明進行監視。鄂北特委鑒於房縣地下黨組織已遭破壞,雷天明已經暴露,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指示雷天明暫離房縣,到鄂豫邊區開展武裝鬥爭。
1940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三),雷天明離開房縣,到達谷城,找到鄂北特委,匯報了房縣情況。鄂北特委派雷天明到鄂豫邊區開展武裝鬥爭。當時,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武裝,對各地控制很緊。雷天明、張執一等同志化裝成商人,闖過了一道道封鎖線,到達鄂豫邊區。在鄂豫邊區,天明在新四軍五師工作,先後擔任十四旅四十三團政治部主任,第二軍分區聯絡科長,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地委統戰部長等職,主要負責分化、瓦解國民黨軍隊工作,爭取進步力量一致團結抗日。1942年4月,在安陸一個農村里,鄂北地委民運部部長余林,隨隊下鄉借糧,正好遇見雷天明前來配合借糧工作。雷天明和余林,都是房縣人,他們之間是師生,是同事,又是戰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對情侶,異地相見,革命的火花相撞,燃燒成熊熊烈焰。1942年10月,經軍政部批准,雷天明和余林在鄂中軍區政治部結婚。
在抗日游擊戰中,由於日偽、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和地方反動武裝的圍攻,新四軍每天都要行軍打仗。在艱苦的環境中,雷天明白天行軍打仗,夜晚打報告、寫總結,還要抽時間看書學習,很少和余林見面。1943年10月,余林突患重病嚴重貧血,住進軍隊醫院,正在前方作戰的雷天明,聽說後萬分焦急,請人在敵占區買了兩瓶“自來血”送給余林。當時,雷天明從聯絡科長升任政治部副主任,藥帶走後,他在日記中寫到:小餘生病,嚴重貧血,戰鬥緊張,不能探望,我托人給她買了兩瓶補血藥,為了個人私事,用了公家的錢,檢查起來,是很不對的,這與我的職務是不相稱的。職務變了,對黨的忠心不能變,職務變了更不搞特殊,更應勤勤懇懇為黨工作。
1945年5月,雷天明的長女雷英半歲了,放在奶媽家哺養,天明很少有機會見到女兒。一次部隊轉戰到余林工作的地區,原打算停留三天,余林就把奶媽和雷英接來,讓雷天明好好地看看女兒。誰知道,第一天來,第二天雷英發高燒,雷天明和余林心急如焚,想方設法送雷英去治療。正在這時,雷天明接到情報,敵人要進行大“掃蕩”,部隊馬上轉移。雷天明對余林說:“說實在話,我很愛你,也疼女兒,可是敵人在掃蕩,部隊要打仗,我不能留下來,也沒條件帶走孩子,更沒有錢給孩子看病,我對不起孩子!這筆賬,我們要算在日本鬼子身上,讓他們加倍償還!”說完,親了親孩子,含淚出發了。
1945年8月,經過八年艱苦鬥爭,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都盼望和平,盼望過上好日子。但是,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集中了30萬大軍,圍攻中原解放區,中原部隊遵照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指示突圍。當時雷天明在江漢區獨立旅任副政委,因余林身懷第二個孩子,即將臨產。組織上為了照顧她,決定讓雷天明和余林化裝北上到解放區去。在黨的事業和個人利益天平上,雷天明把砝碼全部加在革命事業上。他主動到司令部請戰:“我是房縣人,對房縣的情況熟悉,我堅決要求參加突圍,到鄂西北去開展工作!”司令部同意了他的請求。
夜深人靜,雷天明緊緊地握著余林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小余,我不願離開你,也想看看未出生的孩子,但是,工作需要我回房縣去,我相信,不要多久,我們會在解放區團圓!”余林萬萬沒想到,這次分手竟是永別。
1946年6月26日拂曉,國民黨向宣化店發起總攻,中原軍區部隊分三路開始突圍,雷天明所在江漢獨立旅是南路突圍的先遣部隊,他們一部勢如破竹,越過敵人重兵把守的平漢鐵路線,突破襄河天險,打開南漳、宜城、保康,7月17日進抵房縣縣城。
房縣城是明洪武十年修建的古城,城牆高三丈、厚一丈,牆外有護城河。在新四軍攻城前夕,偽縣長項麗源加固了城牆,修築了碉堡,並從鄖陽搬來保全四大隊一個團,死守縣城。
1946年7月18日,開始攻城。雷天明所在的三團擔任主攻任務。守敵憑藉堅固工事和優良裝備負隅頑抗,三團等部強攻三日未克。1946年7月19日,敵程潛為防堵中原軍區部隊進入大巴山,部署整編六十六師一八五旅三十七團,五十五師十六旅及六旅十七團向房縣以西搜尋攻擊。為避免與敵主力作戰,根據中央電令,決定停止攻城,部隊繼續西進。1946年7月22日,攻克竹山縣城,1946年8月27日,江漢軍區部隊與王樹聲領導的一縱在房縣上龕會師,當即成立鄂西北軍區和鄂西區黨委,部隊分散開展游擊戰爭。雷天明任命為房縣縣委書記、縣長,帶領部隊在房縣西南地區開展鬥爭。
雷天明在房縣擔任縣長期間,生活條件艱苦,鬥爭環境惡劣。他既要帶兵打仗,又要深入民眾做宣傳工作。當時,縣政府設中壩周家坡一個農民家中,敵人常來騷擾,雷天明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其中在與中壩相鄰的秦口鎮,全殲敵正規軍一個連。進入深秋,環境惡劣,條件艱苦,沒有衣服,沒有糧食,沒有彈藥。在一次戰鬥中,雷天明帶領的手槍營,被敵人圍困在山頭上,戰士們用石頭同敵人拼,最後僅剩下15人,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他和警衛員巧妙地將敵引開,13位同志安全轉移,然後,他和警衛員從懸岩處逃出虎口,絕壁逢生。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天寒地凍,雷天明和戰士們身著單衣,腳穿草鞋,在雪山上繼續與敵作戰,由於敵人增加了搜山力量,地方反動武裝也聯合起來,發動進攻,為保存實力,雷天明和劉斌團長決定率部隊向興山轉移。
轉移途中,雷天明右腿長了一個大瘡,腫得很粗,不能行動。快進入興山境內時,團長劉斌要用擔架抬雷天明,他說:“部隊已經到了最艱苦的時候了,你趕快帶領部隊撤離,不要管我。”劉斌說:“那不行,你一個人留下來,很危險。”雷天明懇切地說:“不要緊,我是房縣人,情況熟,我可以去找民眾,等瘡好後,立即去找你們。”這一夜,劉斌和雷天明在一塊石頭上談了很久。第二天清晨,劉斌率領部隊向興山轉移,雷天明和警衛員李明武留了下來。
劉斌走後,國民黨六十六師一八五旅,在旅長塗煥陶親自率領下緊趕直追。在棒子樹嶺一個石拱橋下面,雷天明和李明武與敵遭遇,不幸被捕。1947年2月23日,雷天明被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

人物紀念

雷天明犧牲後,他的親屬,幾經周折,找到屍體,抬回安葬在雷家灣,房縣解放後,將其遺骸遷至紅軍烈士塔。
雷天明,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鄂西北抗日救亡運動和鄂西北解放戰爭領導者之一。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寫下了風雷激盪的篇章,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87年,創建“雷天明烈士紀念館”,館址位於房縣城關鎮中西關老街天明國小校,占地面積120平方米,館內共分五大部分:少年求學、山城播種、堅持鬥爭、為國捐軀、繼承遺志等,各類圖片及珍貴文物總計8O余件。建館二十餘年來,先後接待了來自縣內外中國小校師生、駐軍指戰員、黨政機關幹部和企事業單位職工等20餘萬人次。2011年5月被房縣紀委確立為“房縣反腐倡廉傳統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十堰市紀委監察局命名為全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雷天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