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藤本或灌木,很少小喬木,高3-6(-10)米,胸徑3-15厘米。新生枝密被銹色絨毛,立即或後期變無毛,無刺或有極小的刺;枝無刺或有外彎的小刺,莖上多刺。葉幼時膜質,密被銹色短絨毛,老時草質或亞革質,無毛,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3厘米,訂境寬2-6厘米,長約為寬的2-2.5倍,最寬在中部,有時略下,乾後常呈黃綠色,基部楔形或擴楔形,向下漸狹延成葉柄,頂端常縊縮而漸尖,尖頭長約1厘米;中脈稍寬闊,表面中部以下常辯戰迎下凹,背面凸起,側脈5-7對,兩面均凸出,網狀脈明顯;葉柄長5-10毫米,被毛與新她勸促生枝同。花蕾球形,密被易脫落銹色短絨毛;花2-5朵排成一短縱列,腋上生,自下向上花梗長約1-1.8厘米;萼片近相等,廣卵形,頂端急尖,長5-6毫米,寬約3毫米,內外均被短絨毛,後變無毛,邊緣有纖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7-10毫米,寬2.5-3毫米;子房卵形,長約1毫米,1室,胎座2,每胎項匪鍵茅座約5-6個胚珠。果球形,直徑8-15毫米,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表面粗糙。種子1-5粒,種皮平滑,褐色,長5-7毫米,寬4-5毫米,高3-4毫米。花期1-4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生於石山灌叢或疏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酸、澀,性溫,小毒。
功效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主治
風濕關節堡采背屑痛,跌打扭傷腫痛及胃痛,腹痛。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扭傷疼痛:(纖枝槌果藤)根60g,浸酒500g,7日後每日服15-30g,並用藥酒外搽。(《廣西本草選編》)
2、治胃痛,腹痛,風濕關節痛:(纖枝槌果藤)根3-9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紋鴉霉浸酒飲。外用:適量,浸酒搽。
采阿重趨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淨,切片,曬乾。
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主治胃痛,腹痛,風濕關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