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雲陽縣梅峰九年制學校創建於1939年,具有悠久輝煌的辦學歷史,是雲陽縣首批九年制學校之一,辦學成績斐然,是山區教育的一面旗幟。秉承優良傳統,憑實力鍛造出“敢於打拚、團結協作、自覺奉獻、勇爭一流”的新梅峰精神,三年學前教育長智力養習慣、六年國小教育長見識養品行、三年國中教育長技能養個性,為人民辦滿意教育,鑄就山水文化學校。吮鄉土之甘乳,韜光養晦凝骨氣;吸山水之靈氣,不拘一格育人才。以“守正出奇、勤學善思、民主科學、韜光養晦、追求卓越”為教師團隊精神,用科研力量打造精英教師團隊。以“德才兼備、平等自由、奮發圖強、持之以恆、包容天下”為學生團隊精神,用自主創新意識培養與眾不同的學生團隊,建立富有特色的優質生源地。堅信“沒有改不掉的陋習”,讓每一個孩子主動走上講台自主演練,用12年鄉土浸潤和山水磨礪為人生奠基,成就每一個人的美好夢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陽梅峰九年制學校
- 創辦時間:1939年
- 校訓:敢於打拚、團結協作
- 所屬地區:重慶市雲陽縣
辦滿意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諧教育工程,全人教育理念,
辦滿意教育
以全面提升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創建“常規管理示範學校”為重點,加快基礎建設步伐,認真實施市級科研子課題和縣級科研規劃課題,落實黨的建設、常規管理、隊伍建設和安全穩定工作,著力規劃並實施山水文化學校,因地制宜打造“十大品牌校園”(平安校園、綠色校園、人文校園、健康校園、科研校園、經濟校園、鄉土校園、效率校園、質量校園、滿意校園)。構建“三色教育”理念,即德育為靈魂,打造紅色陣地;安全穩定是根基,構築黃色屏障;質量是命脈,培養綠色人才。科學實施“和諧梅峰強素質、健康梅峰打精神、溫暖梅峰做人文、鄉土梅峰抓內涵、科學梅峰攻質量”五大戰略,促進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校本教研社區化,將各教研組分成“蘭草文學社、數理樂園、英語沙龍、心靈空間、管理經緯、體藝世界、幼教天地”七個教研社區。建立籃球、棋牌、紅歌、山水、三健客、QQ工會俱樂部,教育科研與業餘文化生活有機結合,促使教師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情感。民主建立學校校務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將常規的中層部門改為教育管理、德育管理、後勤服務、研究培訓、信息管理五個中心,形成科學決策、有力執行、有效監督的管理網路,真正做到了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的有效融合,合格教育、精英教育、特色教育相容並舉,穩步實施345(三課、四會、五節)和諧教育工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著力打造與眾不同的山水文化農村學校。
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奮力拚搏,在新世紀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成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獲得縣級“最佳文明單位”、“‘五個好’基層黨組織”、“優秀學校”、“信息技術先進集體”、“現代教育技術合格學校”等稱號。
雲陽縣梅峰九年制學校系雲陽縣首批九年制學校之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質量顯著,是雲陽教育的一面旗幟,是中國科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區非正規教育示範點。雲陽縣“最佳文明單位”、“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多次被評為先進學校。
目前,學校有21個教學班(含6個國中班,2個幼兒班,5個村小複式教學班),學生1166人。31名正式教職工,17名代課教師,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7%。學校以和諧為魂,規範為綱,質量為本,穩定為基,以“夯基礎、強管理、重質量、爭一流”為目標,實現了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有機融合,合格教育、精英教育、特色教育相容並舉,穩步實施345和諧教育工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11篇文章夯實基礎
狠抓基本建設,做好11篇文章。如 今,學生宿舍、食堂裝點校園,解決了邊遠兒童讀書難,德政惠民工程暖人心。做好環保生態工程,校園公廁採用了環保化渣技術。全面整修維護教學樓,製作木製永久性標語,完成“兩基”攻堅工程。實施安居工程,挖運平整操場,修建了圍牆。組織了校園安全巡邏隊和課間安全巡邏員,保證校內外平安穩定。新修和諧校門,樹立形象工程。
學校自籌資金修水渠,搭牽管道,實施飲水工程,徹底解決吃水難。師生勤勞雙手美化校園,實施綠色文化工程。師生搬運砂石,挖運花木山石,匠心獨運,木製古樸文化長廊,山石與泉水相依現靈性,“逸趣院”成樂園。修建教師宿舍廁所,實施人文工程。解決了舊教師宿舍18名新老職工上廁所之憂。實施規範化工程,修整功能用房。添置了400套課桌凳、30套辦公桌椅,自製了30套學生木質餐桌、4張教師餐桌和40個木凳,教師餐廳暖融融,實施了溫暖工程。現代化工程是先鋒隊,自籌資金添購多媒體設備,開通了網際網路,建立網路教室,實現了行政辦公現代化,教師教學手段現代化,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遠程教育資源,努力實現教育教學手段最最佳化,教育效果優質化。
提高教育質量
讓每個學生成材是目標。要讓老百姓真正支持教育,必須狠抓教學,全面提高質量。學校提出認真教學“6+2” 則,即6個認真和2門技術。攻基礎學科,抓薄弱學科,強特色學科。因地制宜開發校本教材。
學校備課做到“五有”、“六備”。教學研究“雙基”、“雙力”和“雙法”。實踐課堂教學“五步教學法” (引導發現—自主探究—走上講台—質疑問難—拓展訓練),主張“讓學生上講台”主動參與,積極實施自主式、探究式教學法、和諧教學法。課堂教學民主化,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特長。讓學生課堂做到“三動”和“兩先兩後”。
建立教育質量監控台帳,重教學過程監控,重點幫扶薄弱學科教學,師徒接對互助合作共贏。2006年國中升高中升學率達93.5%,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居全縣13所同級同類學校第二名,低差率僅為6.45%,語文及格率居全縣同級同類學校第一名。國小畢業合格率100%。其它年級各學科“四率”都有明顯提高。
和諧教育工程
“三課”“四會”“五節”和諧教育工程穩步推進,呈現多彩亮點,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體育文化藝術節是重頭戲。開展“告別粗野,做文明人”主題教育活動,自主式班隊活動精彩紛呈,六一中隊“感恩教育”活動常抓不懈。
大隊部組織“送快樂下村”活動,數家媒體爭相報導。團總支舉行了軍事化訓練。校本教研注重實效。側重課堂教學的“一課多磨”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以及新課程理念的滲透。教師自主參加紅色之旅,踏尋革命足跡,增強革命信念;班主任到原始森林戶外拓展訓練,增強團隊意識;06年組織教職工參加縣級職工籃球比賽,是全縣唯一的一支農村參賽球隊,贏取了寶貴的新梅峰精神。主持了縣級《利用鄉土文化資源構建和諧教育》課題研究項目,主辦“和諧教育論壇”,創辦了“三峽鄉土文化網站”。豐富多彩的常規性工會活動,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中國高級職業經理人、學校支書、校長李天春表示:“梅小”已拼出一條嶄新的發展之路,打造出“敢於打拚、團結協作、自覺奉獻、勇爭一流”新梅峰精神,將以“實現教育公平,構建和諧校園”為目標,實現教育均衡和諧發展,努力把學校辦成農村特色教育園地,讓“梅小”重振雄風,鑄造新的輝煌。
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的理念是強調教育的範疇應該是整體性的、全面性的,同時考慮到孩子的發展學習需要與順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童才能在心智及體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發展。熱血傳奇私服換句話說,也就是要讓學童不僅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道德與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並且啟發他們學以致用,幫助具備相關知識以因應現實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並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願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
所以全人教育並不偏重某一特殊領域,而是講求全面的、均衡的身心健康發展,跟一般所謂的「新」教育理念不同。
我們認為,只有全人教育才可以真正的讓學童充分發揮潛能,並且有足夠能力可以因應一生中的各種考驗。正確的教育,必須從做人處事的整體面去考慮與施教﹐這是僅著重傳授技術與知識所無法比擬的。我們認為,這雖是最傳統,但同時也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教育理念。
為達到全人教育的效果,我們參考全球最好的教育方式,結合流傳數千年的教法與教材,融入國家指定的基礎教育,完成明德國小獨特的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容易了解的,因為全人教育符合最根本的常識,也符合兒童自然發展的過程﹐所以家長、老師、校長都很容易配合,但是要徹底執行並不容易,因為除了要符合國家要求的學習標準,甚至超過標準,還要把知識以外的人生價值取向(例如真、善、美的追求)也融入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家長、教師長具備共識,全面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為了幫助孩童打穩一生所需要的教育基礎,這是至關重要的課題,因此任何難關都值得努力設法突破。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認真的推動,必定會有良好的效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 雖然明德國小是設立在最貧困的農村地區,但是,這套教學系統不會輸給任何大都市、民辦或國際上最好的學校。我們認為人本來就是平等的,不應該因貧窮而受困,只要提供相同的機會,每一位學童都應該可以發揮他最高的潛力,這也是我們捐建明德國小,從事教育工作的宗旨所在。
接下來,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表達全人教育的精神與重點。
首先,全人教育強調「勤勞樸實」。因為凡事唯有勤勞以赴才能求得良好成就。在勤勞的服務精神下,才能體會樸素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親切、踏實與服務人群的態度。我們希望,每一個孩童在踏入社會以前,都能了解這個的道理,因此,明德國小特彆強調「勤勞」,並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落實這個理念。為了讓活動井然有序,我們用「分區」的方式,交給每個孩童責任區,而這些責任區可能包括洗手間、教室、走廊、樓梯、公共區等,用簡單的評核、觀摩方式來提升孩童的參與感和成就感。每個孩童負責的環境責任區也可以定時輪換、互調,藉以維持其公平性。除了以上的清潔打掃以外,任何勞動項目,例如校園綠化、小區服務等,也都可以考慮納入活動中。
要徹底落實全人教育,用正面的、鼓勵的方式,其效果會遠遠超過嚴肅的、負面的方式。
另一個全人教育的重點是啟發、帶動大腦的均衡發展。教導邏輯性、解析性的知識,只能帶來片面性的教育成果,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左腦(邏輯性)的教育。若想激發孩童的創造力,就必須讓大腦全面的受到激勵與啟迪。也因為如此,我們特彆強調藝術、文學等具有啟發性的活動,用輕鬆、整體競賽的方式來培養孩童的興趣。在藝術方面我們採用繪畫、書法及手工作品的製作,在文學方面我們強調朗誦古典與聖賢所留下來的珍貴經典,同時以和道德有關的題目作為孩童作文的主題。
左右腦分工理論,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Sperry教授的創見,以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而榮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Sperry教授稱左腦為意識腦,掌握知性、知識、思考、判斷、推理、語言、抑制、視聽嗅味覺等。右腦為本能腦或潛意識腦,它控制了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第六感、念力、透視力、直覺力、靈感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心算、數算),超高速大量記憶(速讀、記憶力)等。人腦所儲存的信息絕大部分在右腦中,而思考的過程則是由左腦提取右腦的數據,將其符號化與語言化。
鑒於朗誦珍貴經典的重要性,我們特別安排「經典誦讀」的課程。首先依孩童程度的不同區分課程等級,接下來用最輕鬆的方法鼓勵學生整體朗誦,一天用幾十分鐘來讀古人留傳下來的經典。不用怕學生讀不懂,也不用強調背,一般孩童透過輕鬆朗誦,只要重複幾次以後自然會背誦,而且會經由自然而然的學以致用而不斷增加理解的深度。依據我們過去推廣的經驗,用這種輕鬆的方法,不但會增加孩童文學的能力,還會增強數理的能力,會加強孩童的注意力與定力﹔克服注意力障礙,解決現代所面臨最嚴重的學習障礙問題。
經由朗誦可以將孩童的注意力、意識力(聽、講、思考)融合為一,這一點可用最先進的醫學研究工具檢測,孩童在朗誦的過程,有明顯的腦波趨緩現象,可以從超快的b波(14Hz以上)慢到a波(8-13Hz),甚至某些孩童可以達到q波(4-7Hz),也就是一般的睡眠波。主要的原因是許多熟練朗誦的孩童,經過幾分鐘的朗誦過程,甚至可以達到左右腦波同步(coherence)的現象。這種腦波同步現象相當罕見,一般是在深度的靜坐或者是在高度創意的狀態下才可能產生的。所謂「天才」,通常是處在左右腦波同步的狀態,要不然不可能充分發揮全腦的潛力。
其實這些觀念在國外早已得到認定,我們在1999年特別去拜訪美國前教育部長班內特博士(Dr. William Bennett),分享讀經的經驗。他不但認同這種教育的模式,還提供不少左證﹐說明歐、美地區在四、五十年前就是用它來進行文學教育,只是近幾十年來這種傳統模式已經被忽略了。班內特博士同時認為,假如朗誦方式可以普及化,將會啟發學生未來最需要的創造力與道德觀念。
接下來在同一年(1999年),我們和34位全球各地的教育專家,共同成立了世界性的兒童聯盟組織(Alliance for Childhood),在研究及討論中發現,全球各地尤其是西方文化先進的國家(德國、瑞士、法國、美國),都有「經典誦讀」,也有其它許多好的教育方法,但是相較於「經典誦讀」還是難以企及。「經典誦讀」不但在全球各地廣被接受,同時也正熱烈地推展中。目前僅在華人區域,包括中國本地在內,參加誦讀的小朋友已經超過800萬人,即可見一斑。
由於誦讀經典是學習文學最好的方法,因此,在明德全人教育的系統中也包括了英文經典誦讀。這種方法是反映多年來我們在國外教導語文的經驗,發現直接朗誦殊勝優美的詩詞是最好的方法,遠超過一般教導語文的方式。我們希望明德國小的學生,未來能夠成為具有國際觀的優秀人才,因此及早讀英文是有必要的。為考慮偏遠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我們也帶來最標準的發音CD光碟,以此搭配誦讀經典的活動。
全人教育的另一個觀點,就是要強化孩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換言之,就是如何強化孩童適應各種狀況的能力。其重點在於運用多元訓練為基礎的專題教學與問題引導來激發學生,以取代單一且固定的學習模式。因此,應多鼓勵學生參與科學、數學等專題活動,及早啟發他們的創意潛能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上述介紹全人教育的根本理念,我們還需要採取一些相關措施,給予學生不斷的鼓勵和指導,用這些方法來落實教育理念,例如給予學生多次的考試,用頻繁的小考不斷刺激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而不只是透過一兩次大考就決定學生的表現成績。經由這種頻繁小考的方式,讓老師徹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並且及時做一些必要的輔導補救措施。另外,我們認為孩童在最快樂、最有興趣的時候,反而是孩童學習能力最高的時候,所以鼓勵老師利用互動的方式教學,並且提供每位孩童均等的機會,讓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公平對待,同時也讓他們了解,老師的希望,是每個學生都能學好,而不是強調競爭性。在教室外,我們也儘量鼓勵老師帶動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甚至是跨校的競賽。利用這個方法,可以促使不同學校的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甚至校長和校長之間,都能產生相互觀摩、鼓勵的作用。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全人教育。我們認為只要大家認同這樣一個好的理念,同時又願意全心投入,將來會給幾百萬個明德小學生,帶來新生命的開始,並充滿希望。我們相信任何學生、老師、校長,只要願意投入這種教育模式,未來都會以明德大家庭所培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