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深書院不是政治書院,不討論國家政治體制及發展;不是
宗教書院,不討論宗教問題;也不是漢學院,對中華56個民族在中華文明發展史起的作用均予以肯定,希望對中華各
民族的文化、思想、禮儀、服裝、建築、飲食等諸多方面,進行由“體”到“形”至“用”的研究探討。
通過興學實踐,雲深書院將加強對中華禮儀的推廣和教學。用行禮儀和讀經典,讓學生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愛親愛家愛國的品質,成為學校德育的第二課堂。教成人、家庭行禮儀,為家鄉民眾提供學習傳統文化的場所。書院對企業、團體講學和主持禮儀,促進“禮儀武漢”建設。書院還在傳統節日裡,舉行具有傳統特色的禮樂活動,使書院成人們節假日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儒家學說我個人認為不是宗教,也不存在國教的問題,儒家學說倡導培養的是一個正直、博愛、智慧好學且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己矣”,
孔子並沒有把他當做聖人;如果孔子看到他的後人把他當成神,給他上香磕一個頭,這樣國家就會平安、學生就會考上大學、商人就會賺錢、農民就會有一個好收成,他也許會非常失望;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並不是把他的學說當作天之神授,“好古”,愛好鑽研古代思想文化,勤奮尋求而已,也就是說,儒家學說並不是孔子一人的發明,是孔子繼承了華夏古老文明的火種並發揚光大。希望雲深書院能直接或間接培養出正直、博愛、智慧好學並有創新精神的仁人君子。
目標
雲深書院作為播撒文化與思想的載體,秉承八大目標
(一) 傳承中華文化精髓(二) 振興人文道德價值
(三) 倡導文化興革運動
(四) 復興素質教育模式
(五) 推廣終身學習制度
(六) 提供祭祀先祖場所
(七) 發揚民族文化傳統
(八) 帶動社會和諧發展
宗旨
在廿一世紀的今天, 全世界的教育家正積極尋找一個有效的教育模式來提高人文道德與知識的素質教育,尤其是中國目前較注重應試教育,對於素質教育和終生教育較為忽視, 而華夏五千年的文化精粹及中國古代書院的智慧型教育正好符合了這方面的需求。雲深書院在發揚中華文化的工作中由“體“到“形”至“用”。我們今天的書院建設既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振興人文道德價值、提供集思廣益平台而努力,尤其又主張及強調中華文化必須與現實生活貫通,以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書院同時提供祭祀場所:1、祭祀中華民族先師孔子及各位先賢,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2、祭祀先祖,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周朝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依據周禮在主廊設“左宗右社”禮制進行祭祀。
機構
制度化的私學——漢唐的私學十分簡單,講學的形式也比較隨意,很少有從事管理工作的專門職事和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書院出現後,便成為一種比較正規的教育機構。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一是教學組織系統,包括副講、堂長、經長、學長及生徒等。其中主講、副講為師長,而堂長、經長、學長都是由生徒中選拔。
二是總務組織系統,由管幹、副管幹以及具體的辦事員、雜役人員組成,負責書院的財政收支、衣食住行等事務。
1、主講(副講):由具備傳統文化知識的講師擔任,客座講師由其它專業講師如科技知識、工業技術、資訊科技聘請臨時講座。
2、生徒(學生):
①為學校畢業同時又暫時無法就業的學子提供繼續教育;
②為青年子弟節假日進行繼續教育,培養道德禮儀修養與擴大知識面;
③在校學生周末和寒暑假課外 知識講座培訓。
書院的職事和組織管理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組織機構簡單,管理人員少,這樣可以避免人浮於事的冗濫現象;第二,學生直接參加書院管理,書院中許多職事都是由學生擔任,可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和減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員;第三,對許多職事明確規定,對提高書院的管理水平是有益的。
且在長期辦學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獨具特色的教學、研究方法,形成了獨特的書院學風。
學規
凡學於此者,必嚴朔望之信,謹晨昏之令。居處必恭,步立心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莊,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出入必省,讀書必專一,寫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齊,堂室必潔淨。相呼必以齒,接見必有定。修業有餘功,遊藝有適性。使人莊以恕,而必專所聽。
凡涉及賭毒、侵擾公私、喧噪場屋、遊蕩不檢、打架鬥毆等行為,一概勒令退學。
課程
教學與管理制度,書院的教學以自由講學、學術研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為特色。
自由講學方式有兩種:第一,由講師進行學術傳授式的講學;第二,會講。會講是指不同的學者聚會講學,同時可舉辦書法、繪畫、音樂等比賽交流。
學術研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自由講學和學術研究具有內在的聯繫,學者們要求自由講學,是因為他們在獨立的學術研究中產生了不同的學術觀點;同樣的,學術研究總是要藉助自由講學才能深入探索和廣泛傳播。書院把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統一起來,學術研究促進了書院教學的深入,書院教學又促進了學術研究的繁榮。
上午:四書五經 書法、繪畫、 下午:四書五經 實踐活動,書院作為一種文化性設施,可為民眾提供文娛活動及鄉村旅遊活動等。
延伸閱讀
投稿招聘
招聘:講師、助教:要求大學本科師範類、中文或歷史系畢業,身體健康,品行端正,年齡30歲以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具有書法、繪畫、音樂、服裝特長者優先,應屆生也可應聘。
論壇版主:熱愛傳統文化的發掘、整理工作,並能在論壇上帶動大家探討專題項目,同時每年召集至少一次在書院聚會研討活動。
服務員:要求高中以上學歷,年齡30歲以下,身體健康、品行端正。
招生(培訓生):雲深書院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思想、文化、教育、服飾、飲食等諸多方面進行由“體”到“形”至“用”等方面研究和探討。書院招收培訓學員,學期分1周、1個月、3個月,書院提供住宿,學費每天人民幣15元。要求學員高中以上學歷,愛好中華傳統文化,身體健康。
投稿:雲深書院將以網刊的形式定期出版刊物,命名為“雲深電子學報”。歡迎投稿,並提供稿酬。
書院文化
書院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教育形式。它起源於唐代,發達於宋代,延續於清代,1901年後改制為學堂。書院一般為私人創立,與官學相對應,選址在風光秀麗的名山、清溪、竹林等幽邃佳境,刻意追求“情景交融”的效果,在遠離塵埃“無市井之喧”的地方建立校舍。
中國古代的書院遍及全國各地,數量達7000餘所。據統計目前至少有400餘所書院以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形式留存下來,成為各地的文化教育場所及重要的文化景觀,服務於今人,造福於社會。
書院教育歷時2000多年,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書院是我國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結合得最為完美的地方。走進任何一所書院都能感受到無法言說的莊重和人文氛圍。那些“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風致趣聞,給人一種舒適、爽朗的感覺。置身其中,拂去歷史的塵埃,古老的書院就會浮現在我們面前。
說起“書院”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唐朝。它是中國士人圍繞著書,開展包括藏書、讀書、講學、著書、刻書、祭祀活動的教育機構。
唐開元年間,國家富庶,經濟和文化空前昌盛,史稱“開元盛世”。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任命學士馬懷素為修書使,專門負責國家圖書,並且組織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編輯國家藏書,又借來民間流傳的圖本,派人抄錄,使圖書更加豐富。 還委派了官員負責管理,設立了乾元院。轉年,乾元院改名麗正修書院。後來,在京都長安的光順門外、東都洛陽的明福門外,也設立了麗正書院。
書院除了文人學士自己在這裡讀書治學以外,還附帶著教授子弟,或收徒講學。有了學生,於是兼有了教學職能。如江西永豐的皇寮書院,本來是吉州通判劉慶霖來到永豐定居之後“建以講學”的。陳袞建立的江西備安東佳書院,收集書籍上千卷,供來學者閱讀,子弟到了弱冠年齡,都來這裡就學,這時候書院已經具備了雛形。
五代十國時期,政權林立,連年戰亂,官方辦的官學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卻為民間私人興辦書院提供了機緣。人們要讀書求學,沒有官學可入,可以進入書院學習,這就為書院發展創造了條件。
書院在社會不斷展示其魅力,吸引名師講學,吸引眾多的弟子入書院攻讀。書院是一個教育機構,又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
學術研究是書院教學的基礎,而書院的教學又是學術研究成果傳播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學術研究和教育相結合是書院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
歷史上有名的書院,大多數都既是當時一方教育活動的中心,又是著名的學者探討學術的勝地。
象山書院始建於淳熙十四年(1187),當時名“象山精舍”。象山精舍在貴溪縣上清鎮東南的應天山上。因山形如象,陸九淵將應天山改名為“象山”。他在這裡講學五年,先後上山求見問學者“逾數千人”。他辦學的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教學方法多樣,有主講,有談話及互相問答。他要求學生自我反省,“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讀書要專精,不要“隨人腳跟,學人言語”。象山精舍因陸九淵而聞名天下,被稱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
元朝將書院完全官學化。明代書院官學化程度遜於元,但四次毀天下書院,書院被毀不少。清初,書院得以恢復。以後隨著時代的前進,1901年中國 在“新政”之後,許多書院被改制成學堂,或被廢止。這個曾代表著中國古代教育輝煌與驕傲的名字就這樣淹沒於歷史的滾滾塵煙之中。但是,書院歷經千年而蘊積的教育、思想精華並沒有隨之終結 ……
一日游
1、早上9:00由漢口出發,約45分鐘後抵達書院2、參觀
3、傳統文化講座一節課(45分鐘),由講師講述四書五經
4、午餐
5、休息、閱覽圖書
6、農業勞動(45分鐘)
7、垂釣(自由選擇)
8、下午4:30返程
地圖信息
地址:原種場陽邏街原種場112省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