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斑鮰屬鮎形目鮰科魚類,又稱褐首鯰。屬溫水性淡水魚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並且具有生長快,產量高,適應性強,容易飼養,食譜廣,抗病能力強和容易起捕等特點。雲斑鮰適宜池塘、稻田、湖泊、水庫等淡水水域養殖,是淡水養殖的一個優良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斑鮰
- 拉丁學名:ctaluru nebulosus
- 別稱:褐首鯰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綱:輻鰭魚綱
- 目:鯰形目
- 科:鮰科
- 屬:鮰屬
- 分布區域:原產於北美洲,現以在中國繁殖深受四川人喜愛
雲斑鮰的生物學特性,雲斑鮰親魚的培育,雲斑鮰繁殖習性,人工取苗,雲斑鮰親魚性別鑑定及成熟度的選擇,
雲斑鮰的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 雲斑鮰體形中等,體前部圓肥,體後部縮小、稍側扁。吻寬而鈍,有前後鼻孔兩對。口端位,橫口裂。有觸鬚4對。尾鰭頂部圓平。雲斑鮰頭部背面、體背部黃褐色或灰褐色,兩側顏色較淺,有不明顯的褐色雲斑,兩側下部呈花白色,腹部銀白色至灰色。整個外型酷似黃顙魚(黃臘丁)。
2、生活習性 雲斑鮰屬於底棲性魚類,喜歡生活在富含有機物,水生植物叢生,底部為泥沙的池塘、湖泊的分支、河流和溪流等。雲斑鮰生性貪食,喜歡在陽光下集群攝食,具夜行性習慣。
雲斑鮰適應性很強,對溫度、氧氣和污染均有很大的忍受能力。適宜溫度在5~36℃,生長最適溫度為18~36℃,致死溫度為40℃。雲斑鮰對氧氣的需求量不高,正常生長的溶氧量在1.5~2.5毫克/升,當水體中溶氧低於0.4毫克/升時才開始浮頭。在冬天,當水中溶氧低於0.2毫克/升時,雲斑鮰仍能生活。雲斑鮰正常生長的pH值在6.5~8.9。對鹽度的適應範圍也很廣,通常在淡水中生活,但在鹽度高達8‰~15‰的情況下也能生存。
3、食性 雲斑鮰屬雜食性,主要攝食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底棲生物、有機碎屑、藻類、水生植物、小雜魚等。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雲斑鮰不僅攝食天然餌料,對豆餅、麥麩、配合飼料等也很喜歡攝食。
4、年齡和生長雲斑鮰屬中型魚類,一般個體長20.3~35.6厘米,最長可達53厘米。生長速度快,最大個體重達3公斤左右。當溫度在18~30℃時,雲斑鮰生長速度較快,1冬齡魚的體長12~16厘米,體重80~150克;2冬齡魚的體長16~25厘米,體重250~400克;3冬齡魚的體長25~33.5厘米,體重400~650克。
雲斑鮰親魚的培育
1、親魚選擇 雲斑鮰親魚的性成熟和懷卵量與親魚的年齡和個體大小有關,選擇2齡、0.25~0.5公斤的個體最佳,要求體質健壯、無傷、鰭條完整、無病害。
2、親魚池的選擇 親魚池一般以1~2畝為宜,靠近水源利於排灌,水深0.6~1.2米為宜。池塘底部要求淤泥少,土質軟,池底平整,有些沙質和水生植物較好。
3、親魚的放養 親魚的放養密度根據池塘的大小而定,一般每畝200~300尾,雌雄比例3∶2。另外,親魚池中可套養少量的花、白鰱,有利於控制水質。注意不能搭配底棲魚類。
4、飼料 對越冬後的親魚,應採取精養和強化培育的措施,雲斑鮰親魚培育的飼料要求蛋白含量在28%~30%。飼料以魚粉、豆餅、米糠、麥麩等混合配製而成。投餵量應根據溫度的變化和親魚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水溫在7~12℃時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12~20℃時為2%~3%;20~30℃為4%~6%。由於雲斑鮰在早上和傍晚攝食最活躍,且喜歡群食,所以分早晚2次投餵。投餵地點、時間應基本固定。繁殖前1個月,隔幾天投餵一些麥芽,促進親魚的成熟。
5、親魚池管理 飼料要求新鮮無變質,投餵量以在2~3小時吃完為度。加強日常巡塘觀察,保持水質清新,及時排灌。在親魚培育期間,每隔幾天進行流水刺激,可促進親魚性成熟和及時排卵。
雲斑鮰繁殖習性
1、求偶配對 在生殖季節,雄魚選擇好產卵場所,然後追隨和吸引雌魚進入產卵場所,後開始交配產卵受精。求偶配對過程中,雌雄魚會發生咬斗,導致傷亡。
2、產卵巢 雲斑鮰對產卵池底質的要求不高,但不能太堅硬,其自行挖掘的魚巢只要能容納1對親魚,較為隨意。放入親魚前,可在產卵池中人工挖掘直徑約0.3米、深0.1米的坑,間隔1米以上,供親魚作為產卵巢,減少親魚築巢所消耗的能量。
3、產卵、孵化 (1)雲斑鮰雌魚1年1次卵成熟,多為一次性產出。產卵一般是在天氣較好的情況下進行。最適溫度為23~28℃,pH值為6.5~8,池水透明度為0.35米。親魚在0.3~1米深的水底均能產卵。如果水溫在21℃以下,則很難產卵。一般0.25~0.5公斤重的雌魚的產卵量為2000~3000粒。(2)雲斑鮰自然受精,孵化有兩種方法:一是任親魚自行孵卵;二是在親魚池中人工收集卵塊,然後進行流水孵化。無論以哪種方式,均要求水質良好,溶氧高。缺氧會造成親魚離開,不再護卵。雲斑鮰有護幼的習性,受精卵由雌雄魚或雄魚負責保護,免受敵害侵害,並由親魚扇動水流,促進孵化。經過6~9天的孵化,孵出的魚苗仍由親魚保護,直至仔魚長到1.5~3厘米離巢,親魚才離開。(3)人工孵化管理。早上9∶00~11∶00觀察產卵巢內是否有卵塊,如有卵塊,輕輕趕走親魚,用雙手輕輕撈出,運回人工孵化處孵化。因雲斑鮰在晚上和清晨完成產卵,在這段時間不會干擾它正常產卵。
魚卵從產卵巢收集進孵化器要首先進行消毒,而且在眼點出現之前,每天上午消毒1次。如細菌病用3毫克/升高錳酸鉀浸泡10~15秒或8毫克/升土黴素浸泡50~60秒;黴菌病用100毫克/升福馬林浸泡4~5分鐘。未受精的卵呈現白色,會發霉,影響其它卵的正常孵化,應及時清除。
4、魚卵的運輸 一般是採用魚桶帶水運回孵化處孵化。在取卵和運卵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陽光直射,因為紫外光會把卵子殺死,魚卵在桶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應立即送孵化處孵化,以免缺氧窒息而死。
人工取苗
魚苗孵出後即可取苗,可由人工用直徑1厘米的塑膠管將魚苗吸出,這樣做可將魚苗全部撈出,便於集中培育。
也可在產卵後9~10天,仔魚長到1.5厘米左右時,已能自由遊動而離巢,由於仔魚在清晨和傍晚攝食活躍,成群遊動,每天早上,用手抄網把仔魚撈起來,集中到一個地方進行培育。因為此時魚苗已離巢,不易將魚苗全部撈出。
雲斑鮰親魚性別鑑定及成熟度的選擇
1、親魚的性別鑑定 雲斑鮰在幼魚階段和非生殖季節的性別難以鑑別。在生殖季節,當魚長到0.25公斤以上時,可根據魚的生殖孔、體型和顏色的差異進行鑑別。雄魚頭部比雌魚的要亮、扁平、有發達的肌肉狀、身體瘦長、呈灰黑色。把雄魚的腹部抬起,有一明顯的生殖器突起,泄殖的兩個孔間隔大。雌魚頭部較窄、飽滿、身體圓肥,多數呈黃色或淡黃色。雌魚的生殖孔為圓形,泄殖的兩個孔被瓣狀皮膚分開,形成溝狀,但間隔比雄魚的要小。
2、親魚成熟度的鑑別 雌魚宜選擇腹部膨大柔軟,腹圍與體長比在0.7~0.85,生殖孔充血紅腫,稍微外突,用手指輕壓腹部會有卵粒流出。雄魚宜選擇體色灰黑,生殖器突出膨大,表面粗糙,生殖器尾端充血紅腫者。成熟雄魚精巢呈樹枝狀,一般擠不出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