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真人康公墓銘

雲峰真人康公墓銘

《雲峰真人康公墓銘》是元代白霫進士李守所撰墓銘。原文刻於康泰真墓碑,此碑仍存,立於今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長壽山。原文在《塔子溝紀略》、《滿洲金石志外編》中均有著錄,內容相同,但文字上互有許多謬誤遺漏之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雲峰真人康公墓銘
  • 作者:李守
  • 創作年代:1256年 
  • 出處塔子溝紀略 
  • 作品體裁碑銘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雲峰真人康公墓銘》

白霫進士李守撰

蓋陰陽始判,杳乎其莫能名,天地初分,淵乎其不可測。涵養群生,惟人最貴,包羅萬物,惟道最精。或逆化,或順化,所以隱顯不同倫也。何者?或岩峰而悟陟,或圜堵而煉真,或花酒中瞭然得道,或風雪裡卓爾全神。騎聲蓋色,離見絕聞,遊戲自在者,予於含真體道至德真人云峰子見之矣。

公俗姓康氏,道諱泰真,利州花務村人也。世業農桑,母感異夢娠二十四月而生。幼而不群,長而敦厚,美髯過腹,自有仙風道骨,淳儉由於性成。明昌元年躬耕於州西長壽山,因而憩息,遇至人盤石而坐,公異之,遂稽首至敬。至人口傳道秘,公心印玄妙,頓覺神識爽然,以悟仙機。因拜謝間,忽失所在,石上履跡迄今存焉,與祖師重陽公甘河飲水得道之緣,甚相符契。遂棄家入道,明全真之關楗,悟大教之根源。合乎妙理則學於譚馬丘劉,體乎虛玄則達於黃老莊列。於長壽山懸壁之半石窟之中,下志修真,雖危峰崷崪,顛嵓磊落,林木參錯,鳥飛而力倦,獸步而神疲。公居數年,坦然自若。山下行人過之者,罔不嘆服。后里人敦請,公乃下山,蓬頭跣足,披木葉之衣。過巡院村舅氏之舍,其衿氏竊焚公之葉衣,火艷飛身,神亦無懼,體亦無傷。非有道之士,孰能如是哉?至承安三年,南州舊宜州,圜居六載,透徹淨中,境界養成。其氣吐而為文,亦中規矩。且吾聞之天上無懵懂仙人,雲峰子殆其是與?後天朝革命,初定中原,兵餘食艱。負其老母,忠誠以丐,遠近慕焉。公之天性至孝,好禮恭儉,喜慍不形。予屢惜金鼎之地,至人奇士比比而出,如鄭狀元、曹尚書、蓋堂頭,乃儒釋中之英俊。今美髯仙翁,亦道中之傑也。斯蓋水秀山明之所锺也。公於丁丑夏間,徙從居霫都,化自然飯。有長春觀住持道人高煉真,志氣堅剛,性情決烈,少所許與。一見公貌,輒奇之,曰:殆锺離之後乎?遂稽首曰:弟子所居之院,額曰長春,師不棄卑猥,於中盤礴,可否?公聞之,諾而受焉。煉真永為皈依,肇闡玄風之勝。有遊宦者教之以忠正,修道者指之以性命,士庶者勸之以孝悌,芻蕘者誘之以耕耘。教化勸誘,接物利生,十方大眾,無不周矣。聲譽藉甚,聞於四方。四方之人,踏門受教者,不下數千人。公得不傳之妙,人莫能窺其涯涘。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雖然性近而習遠,下學而上達,匹夫匹婦可以與知焉。孔子有言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斯言信矣。時夏正旱,士庶懷憂,大帥烏古論公與幕下參佐,知公祈求有驗,率眾請公。至於雩壇之上,公於赫日中,跏趺而坐良久,曰:來朝辰正,當有甘澍。果依期有一犁之足,田苗浡然興之矣,其言驗如影響。於是民大和會,德聲聞於四野。故曰:修其德而天自輔。豈不然哉。是年仲冬凜冽,霫之朝爽樓者,最為傑觀。四壁曠然,千山疊雪,公裸袒而居,以及十旬余。樓下瞻仰者,雲集紛紜,曰:非造道之深,何以與此乎?京主留守完顏芳秀洎監軍蒲鮮公,拜邀歸院。丰姿愈盛,道體堂堂然,真寒暑不能侵者也。前後住食坐凍,祈雨圜居,興緣建立,多有事端,豈可屢陳。世人贊曰:其方外之人也。其後利州節度任公,帥官屬稽首於公,曰:金鼎郡,師之鄉也,先隴存焉,願建道院一區,冀鶴駕時一賁臨,洗滌一方塵心,以為養浩之所,不亦宜乎?公憫其懇誠,俯而允諾。至婁家營,不數載間,創構琳宇,名曰玉京。聖位窈窈然,廊廡沉沉然,香廚爽然,雲堂邃然,靡不具備。歲次戊戌,遇聖朝遣信臣,懸金符,搜訪天下高道。聞公道德彌高,特賜全真體道至德真人。謂悟養生主,可符大宗師。公曰:道士家風,一瓢一杖,生涯足矣,焉敢受此大名。一夕而遁去。有宣授太師國王夫人完顏敬善及凝陽真人馬公、君瑞大師門公,望塵懇請,曰:公之名震天下如雷霆,此豈人力也哉。而能動天,必有道矣。非至誠一德,其孰能使之。公勉而受焉,終不喜於虛名。後居於長壽山,泉甘而土肥,峯危林茂,真所謂人間之勝地也。昔廣成子居於崆峒,希夷子隱於華山,務成子潛於姑射,寇謙之寓於嵩山。斯聖者也,清者也,賢者也,達者也。公慕四子幽微之趣,緬九衢市井之喧。松軒竹塢,足以給棲遲,暮靄朝霞,足以供嘯傲。公方於四子,亦可謂之明者也。一日謂眾徒曰:儲風養月,枕石潄流,足稱終焉之託,惟所闕者,十笏丈室耳。弟子聞之,欣然願成,於是鳩工董役,梓者斤,杇者墁,陶者瓦,鍛者火。董董薨薨,丁丁登登,肩相摩於其山者,日有千數。輦而輸幣,輿而入粟,絡繹道途,縷縷不絕,如經如織。孔子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其斯之謂歟?創乃丈室,果不日成之,命曰葆光。是年六月,旬有四日,公命湯沐,盥滌易衣,書遺世頌,頌云:平生活計得優遊,寄跡人間九十秋。撒手這回歸去也,杖挑明月赴瀛洲。書訖,枕袖蛻然。慟哭者數千,眾聲振川谷。僉云:就葆光丁字內穴地,以為窀穸葬之。其徒朝祭夕祀焉,至百日,開棺視之,信香襲人,尚如初睡。智慧福德,靡不畢具。公演道七十餘年,春秋九十有二,一日門人利州道錄康守安及楊志玄,不遠往來,匄文於余,曰:師之德,恐久而沉陷焉,將以刊諸翠琰,以顯於世,死而無憾矣。守失學空腹,焉能發揚哉,誠意懇求,三辭不免,略摭其實,而為之銘,曰:

道超今古,一氣綿綿。中間涵養,雲峰走仙。得遇至人,口訣幽玄。懸流勇退,性識超然。卜隱長壽,計就終焉。心燈瑩潔,物不著邊。枕袖蛻行,鸞鳳翩翩。葬於斯地,以了真緣。仙翁來兮,鶴鳴於天。仙翁去兮,道誰於傳。蕙帳空月,丹灶冷煙。瑤台玄圃,洪崖拍肩。海岳飛塵,師德彌堅。靈前刻石,億萬斯年。

歲次丙辰年癸巳月乙酉日建

利州道官寧虛大師康守安同立石 寶真大師潘守信同立石

宣差利州道達魯花赤功德允同立石

宣授太師國王夫人完顏敬善同立石

(說明:原碑陰面另刻康泰真門徒和信眾的姓名、宮觀、地點、職務等信息,此處略。)

作品鑑賞

此文內容豐富,是研究道教大師康泰真的唯一完整的實物史料,揭示了東北全真道發展的一個重要側面,而梳理同時期的其他數據可知,金元之際全真道已經在東北地區有著廣泛的傳播和影響,並形成興盛之勢。

作者簡介

作者李守,元代白霫進士。餘事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