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雲岡堡是大同明長城上修建的堡城遺址之一,系明代屯兵之所,有“懷遠”、“迎曦”二門,其位置在雲岡石窟西部石窟前,即下堡;後由於禦敵需要於萬曆年間上移,即為上堡,上、下堡相連,在當時形成了一種封閉式的防守體系。
歷史
明朝嘉靖時期,蒙古部族俺達汗興起,駐牧於宣大邊外,因其所處之地貧瘠,“以故最喜為寇抄”。而此時,大同鎮大邊、二邊俱失守,棄為虜地,鎮城“孤懸極邊,與胡虜共處一地,無寸山尺水之隔”,完全暴露於外。為了加強防禦力量,整個嘉靖朝,明廷在大同鎮修建軍堡49個,雲岡堡即在其中。
明時,雲岡堡屬於“腹里”地區, 處於大同與高山之間,歸大同鎮左衛道北西路,位於大同通往左雲的交通要道,無分管邊牆,只管轄火路墩八座。雲岡堡興建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經過幾次修建,萬曆二年(1574年)形成上堡、下堡並存之勢。
入清以來,改為民堡,原屬大同府管轄,後歸朔平府,民國三年(1914年),又歸大同。雲岡上堡略呈方形,周520米。堡牆高約9米,牆頂寬約4米,除南堡牆的西部坍塌,其餘保存相對較好。該堡開南門,門洞牆基處外露石條5層,外有呈半圓的瓮城,開西門。堡門外西南殘留有玉皇閣台基,玉皇閣位於二十窟窟頂,其下為著名的露天大佛。上堡地處雲岡山頂,生活取水不便,遂廢棄不用。下堡位於雲岡山前,交通發達,生活便利,加以雲岡石窟的名聲,逐漸擴大,成為雲岡鎮的中心村。2009年,為配合大同市雲岡大景區規劃建設,雲岡堡村整體搬遷,存在了五百多年的雲岡堡成為
雲岡石窟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
上堡四面的形制尚屬清晰,從空中俯瞰,形如“只”字,其中,“口”字部分是堡體,“八”字部分則分為東西兩道翼牆,向東南、西南方向各有延伸,仿佛兩支手臂,將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攬入懷中。在這裡,雄偉奇健的北魏造像和厚重滄桑的明長城古堡融為一體,堪稱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蹟。
評價
從歷史記載上看,雲岡堡起到了威懾和防禦作用,並成為明邊塞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建造過程卻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上堡嚴重破壞和毀滅了原築於崖頂上的北魏和遼金寺廟遺存,而下堡一度還將雲岡石窟群一隔為三,阻斷了洞窟原本的連續與完整,破壞了雲岡石佛寺院的大格局,軍備上的實用主義取代了文化訴求。當然,古人無法苛求,空間有限,時局恆變,歷史自有其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