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大喬木 ,高達15-20米;小枝後來無毛,僅被有腺體,暗褐色或赤褐色,皮孔顯著。葉為偶數或稀奇數羽狀複葉,長25-35厘米,
葉柄 及葉軸最後變為無毛;小葉4-7對,對生或幾乎互生,具0.5-1厘米長的小葉柄,長成後薄革質,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無毛而僅散生腺體,下面中脈及小葉柄有疏短柔毛,最後變無毛,側脈每邊10-13條。雄性葇荑花序通常集合成圓錐狀花序束,自葉痕腋內無葉的側枝上生出。
雄花 較密集,幾乎無柄,苞片3裂,有柔毛,花被片4枚,花葯具毛,藥隔具1凸頭伸出於花葯頂端。雌性葇荑花序單獨生於側枝頂端或生於雄性圓錐狀花序束的頂端。雌花近於無柄,苞片及小苞片基部有毛,花柱短,柱頭2-4裂。果序長可達30-45(-60)厘米,俯垂;果實球狀,直徑3.5毫米左右,上部被剛毛,苞片及小苞片基部被有剛毛,貼生至近果實中部;苞片的裂片倒披針狀矩圓形,向上端略擴大,頂端鈍,中間裂片長2.5-3.5厘米,寬0.7-1厘米,側裂片長約1.5厘米。11月開花,1-2月果成熟。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印度、泰國、越南、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和廣西。生長於海拔550-2100米的山坡雜木林中。
雲南黃杞 繁殖方法 採種後宜隨采隨播,種子細小,宜採用撒播的方式。每畝播種量大約為20-30千克,用細表土和火燒土各一半混勻後作蓋土,厚度以剛好看不到種子為好。然後在畦面蓋草,注意淋水保濕,等待種子發芽。待種子發芽率達到70-80%時即可將草揭去,幼苗做好遮陰,使用持水性好的基質,生長到一定程度再用一定的株行距進行移植,當幼苗長出3-4對真葉時可進行移植。營養土採用80%的闊葉林下腐殖土、15%的農家有機肥和5%的
過磷酸鈣 混合而成。移栽後每隔1-2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移栽後第15天開始追施1%的
尿素 營養液,此後每隔20天施1次。移栽1個月後拆除拱棚;移栽2個月後,當平均苗高≥2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術 雲南黃杞造林地一般選擇在光照充足的陽坡疏林中栽植較好。初植密度為2米×3米,整地採用塊狀整地,種植穴規格長、寬、深為30厘米×30厘米×50厘米。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質量,全部採用植苗造林。苗木種類採用容器苗,所採用的苗木均要達到規定的Ⅰ級、Ⅱ級苗標準:苗高20-50厘米,葉片數8-10片,無病蟲害。種植季節選擇在每年雨季,一般為6-7月。植苗時掌握“三埋二踩一提苗”技術要領,先將基肥(有機肥+磷肥)放入穴內,將表土打碎回填5-10厘米,把苗木放入塘內扶正,使其根系舒展。再回填細土踏實,用手握住苗木根部慢慢用力向上提起,使苗木根系伸展。最後踏實,再填土比地面高出5-10厘米左右,防止苗木根部積水淹苗,注意不要將心葉埋入土中,以免引起爛心和限制葉片生長。植後3個月內進行查苗、補苗,發現缺苗要及時補齊。
病蟲防治 根腐病 :苗木出土後,在不影響苗木生長的情況下應少澆水,以不利於發病。對已感染的病株,立即帶土挖除,並在病株周圍1米範圍內進行土壤消毒,藥劑可用50%的
苯來特 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主要價值 木材淡黃褐色,心材與邊材區別不明顯,結構細,輕軟,氣乾密度0.39克/立方厘米,可供制家具、板材、茶葉箱等用;莖、枝皮富含纖維和鞣質,可提制栲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