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保護級別,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m;幼枝被柔毛。冬芽具3-4對鱗片。葉橢圓形至寬披針形,長5-10cm,寬2-4cm,頂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鈍圓至近圓形,全緣或稀具疏淺齒,上面疏生微柔毛,主脈下陷,下面沿脈被白色長柔毛,邊緣具睫毛;葉柄長約5mm。傘房狀聚傘花序生於短枝頂部葉腋;小苞片2對,一對較小,卵形,不等形,另一對較大,腎形;萼檐膜質,被柔毛,裂至2/3處,萼齒鑽狀條形,不等長,長約4-5mm;花冠白色至粉紅色,鐘形,長2-4cm,基部一側有淺囊,二唇形,喉部具柔毛及黃色塊狀斑紋;花絲無毛;花柱較雄蕊長,不伸出。果實圓卵形,被柔毛,頂端狹長,2對宿存的小苞片明顯地增大,其中一對網脈明顯,腎形,以其彎曲部分貼生於果實,長2.5-3cm,寬1.5-2cm;種子扁,內面平,外面延生成脊。花期5-6月,果熟期5-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80-2400m的山坡灌叢中。分布於四川、雲南。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散寒解表。
主治
用於麻疹,痘毒,濕熱身癢及穿踝風等症。
相關配伍
1、治麻疹:雞骨柴10g,紫草、大青葉各6g,水煎服。
2、治皮膚瘙癢:雞骨柴、蛇倒退、龍葵各10g,水煎服。(1-2方出自《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第1卷》)
用法用量
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